战斗英雄陈桂章

2022-10-19 06:57彭忠富
党史文苑 2022年9期
关键词:战士朝鲜部队

□彭忠富

陈桂章(1929—),四川省绵竹市绵远镇(今属富新镇)吉兆村十一组人。1950年6月2日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〇一部队第一支队第五连战士。在上甘岭战役期间,陈桂章作战勇敢,多次负伤,先后三次荣获三等功。1952年入党,1954年回国,1958年退伍后务农至今。

好男儿去当兵

1929年12月5日,陈桂章出生于绵竹县绵远公社一个普通的贫雇农家庭。陈桂章兄弟两人,哥哥叫陈富章。考虑到将来娶媳妇比较困难,按照当地传统,母亲在陈桂章十二岁左右给他找了个童养媳,平时在家里都以兄妹相称。彼时,陈桂章父亲因为突患疾病,已经去世了。家里经济困难,兄弟两人都没有读书。直到参军到部队,陈桂章才通过扫盲班开始识字,能写自己名字和简单的家信。由于文化程度低,这给陈桂章这辈子都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也影响了他在人生关键时刻的进步。

没有文化,家里又失去了父亲这根顶梁柱,年幼的陈桂章就得和哥哥帮助母亲分担家务,还得在外打短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哥哥成年以后,很快就结婚成家单过,剩下陈桂章、童养媳和母亲相依为命。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政府在四川到处抓壮丁,妄图做垂死挣扎。不幸的是,哥哥陈富章就被抓了壮丁。

当时,哥哥对陈桂章说:“二娃!你守一下鸭棚子(两兄弟帮人放鸭子),家里就交给你了!”陈桂章并不知道这对哥哥意味着什么,只是点头说“好”。等到有邻居提醒陈桂章,你哥被拉壮丁了时,陈富章已经被拉走有半里路了。陈桂章气得咬牙切齿,可是自己手无寸铁,又怎么跟那些国民党士兵斗呢?所幸陈富章在国民党军队里待到1948年,总算活着逃回了家。由于在战场上受了惊吓,陈富章癫痫病发作得更加频繁了。除了照顾母亲、童养媳的生活,陈桂章还得对哥哥一家给予适当的帮衬。他拼命地挣钱,可是囿于文化有限,只能卖苦力,因此所获不多。

年轻的陈桂章有的是力气,他和朋友徐代顺一起帮人推鸡公车,每天可以挣得半斗米钱。鸡公车可一人在后,弓着背推,也可两人合作,一人在后推,一人在前面用麻绳拉。绳子挽成绳套,套在肩膀上。拉车者反手攥着绳子,身子前倾,一步一步地朝前挪,像纤夫在拉纤一样。

从1948年3月到1949年8月底,陈桂章经过朋友介绍,又在绵阳县永兴镇一家榨油坊打工,还是推鸡公车,挣点辛苦钱。9月初,陈桂章母亲生病了,他连十多天工钱都没有要,就直接跑回家照看母亲。陈桂章是个孝顺的孩子,他经常对人说:“母亲把我含辛茹苦抚养大,我得报答她的养育之恩。”卖了家里一些鸡鸭做本钱,陈桂章开始在安县河坝场做点小生意,就这样维持生活。

1949年12月25日,绵竹县和平解放了。那天,河坝场逢场,听说路上有解放军经过,陈桂章也跑去看热闹。从河坝场到秀水的干河子,一路上全都是风尘仆仆的解放军。陈桂章现在还记得,那些解放军战士的眼睛满是血丝,看起来睡眠严重不足。陈桂章眼巴巴地看着这些解放军战士,心里特别羡慕,这可是咱们穷人的队伍啊,要是自己也能穿上这身军装,那该有多好啊!

1950年6月2日,陈桂章做小生意回家,听到村部闹哄哄的,原来是村长李本才正在动员适龄青年参军:“共产党把绵竹解放了,我们才过上了安定的日子。现在,美国正在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上。美国帝国主义是世界性的大恶霸,只有打倒恶霸才能翻身。打倒世界上的大恶霸,农民翻身才有保证。国家现在有难,要抗美援朝,愿意当兵的赶快报名!”

陈桂章听说解放军要征兵去朝鲜打美国人,第一个站出来报名,其他的青年纷纷响应。回家后,陈桂章将要参军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红着眼睛说:“你走嘛,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通过体检和政审后,陈桂章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初到朝鲜土地

新兵集中在绵竹县城北河坝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大家跟亲人告别后,就由连长带队,步行到广汉去进行为期一周的集训,主要是进行队列训练。陈桂章被分配在第八五〇一部队第一支队第五连,正式过上军营生活。然后,新兵们乘坐军车,沿着川陕公路浩浩荡荡地一直坐到宝鸡,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训。连指导员教新兵们怎么坐火车、怎么打背包,此外还学习了相关禁闭条例。此后,大家坐火车一直到东北丹东市,此地与朝鲜新义州隔鸭绿江相望。著名的鸭绿江大桥就在丹东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就是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鸭绿江大桥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历经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铭记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

彼时,正是七月,每个战士发了两件衬衣、两件单衣。可是早晚温差太大,战士晚上站岗时把衣服全部穿在身上都冷得直跺脚,只好把四斤重的棉被裹在身上御寒。陈桂章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时,已经是1951年的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了。他依然记得,经过鸭绿江大桥是晚上12点钟。为什么不是白天过桥呢?因为美国人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随时都有美军飞机过来轰炸。夜晚行军,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守护鸭绿江的是苏联军队,约有一个团。他们个个身材高大,说话叽叽咕咕的,陈桂章根本听不懂。守桥苏军的高射炮特别厉害,美国空军在白天吃过亏,晚上就更加不敢过来骚扰了。

走过鸭绿江大桥,就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地上高低不平,只能互相搀扶着行军。走过一段路时,陈桂章觉得不太对劲儿,发现脚底下软绵绵的,根本站不稳。陈桂章蹲下身子一摸,差点叫出声来,这分明是尸体啊。看来白天鸭绿江大桥朝鲜这边应该被美军轰炸过,不然地上哪会有尸体呢?不过那一刻,他一下子明白了村长讲话的内容,“只有打倒美国帝国主义这个世界大恶霸,中国人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在朝鲜鸭绿江附近,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根本找不到完好的房子。陈桂章在朝鲜江界线附近待了七天,抓紧时间搞军事训练。有朝鲜大妈在军营里帮着志愿军战士做饭,陈桂章看见她们不论老少,都挽个圈圈放在头顶上,用脑袋顶着瓦罐子取水,觉得非常惊奇。陈桂章想跟朝鲜大妈聊几句,了解一些情况,可是两人语言不通,根本无法交流。

美军是可以战胜的

陈桂章随着部队一直朝前线开拔。陈桂章参军前长期干体力活,部队行军对于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可是有些城市兵就麻烦了,有几个战友走一段路脚上就打起泡了。这时候,如果掉队就危险了。陈桂章自告奋勇地站出来,找来一根较粗的树干,将这两三个战友的背包和随身带的炒面、炒米、干虾米和一袋饼干挑起。这些干粮按计划要吃两个星期,如果干粮袋弄丢了,那就只有饿肚子了。

开始美军飞机还少一点,后来越来越多,一拨拨地飞过来,就像满天燕子似的。为了减少伤亡,部队只能夜晚行军,白天躲在松树林里分散睡觉。有一天,第二连的一个新兵住在朝鲜老百姓家里,晾了一张洗脸帕在室外。这可不得了,一下子就暴露了目标。美军飞机飞得太低了,也就四五十米高,他们在飞机上把下面看得清清楚楚的。美军知道朝鲜人没有那种毛巾,对着朝鲜老百姓的房屋就用平射炮开始打,一下子就打死了四个战士。部队首长以此为戒,要求大家切勿暴露目标,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夜里也不准战士称呼排长、连长、营长,都是喊序号。譬如在连队里,连长就是1号,2号就是指导员,其他的以此类推。

可是,有些损失仍然是防不胜防啊!很多南朝鲜人潜伏过来做特务,也有本地朝鲜人被收买后做特务的。他们在晚上打信号枪给美军飞机做指引,这对志愿军战士是相当大的威胁。当然,志愿军也不是吃素的。陈桂章说,第六连有个山东大汉,对美军飞机成天四处盘旋恨得牙痒痒。有一天,一批美军飞机又来耀武扬威,山东大汉等它飞低了,经过简单地测算风向、距离、角度后,端起高射机枪对准飞机就是一梭子子弹。在全体战友的见证下,这架飞机很快便冒出黑色的浓烟,一头栽倒在地上。眼瞅着情况不妙,其余的美军飞机连忙升空飞走了。这件事给了大家不小的鼓舞,大家明白,原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也是可以战胜的。

参加上甘岭战役

在抗美援朝期间,陈桂章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43天,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彼时,陈桂章担任机枪射手,一个人操作两挺机枪,两个助手为其装子弹。美国人一拨拨地朝上冲,陈桂章牢记首长教诲,人在阵地在,对着美国兵起劲儿地打。一批美国兵倒下了,又一批美国兵冲上来。

双方杀红了眼。打仗就要死人,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陈桂章对美国兵充满了仇恨。有一次战斗快结束时,三个美国兵冲上来,要跟陈桂章决战。彼时,陈桂章的枪支里还剩下三颗子弹。他跳出掩体,等到美国人走近时,没管那么多,“啪啪”两枪撂倒两个美国兵。剩下的那个美国人来得很快,端起刺刀就往陈桂章腰上刺。多亏陈桂章机灵闪得快,才稍微挂点皮外伤。陈桂章端起刺刀转身就刺在美国兵的屁股上,然后一脚将其踢倒在地,对着他就是一枪。就这样,陈桂章消灭了三个敌人,又立个三等功。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由于战斗激烈,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战士们根本来不及吃饭,饮水也非常困难。陈桂章动情地说:“当时,我们所在的战壕里面有三十多个人,已经几天没有水喝了。没水喝,尿都拉不出来,快把人渴死了。想吃几口饼干充饥,可是根本咽不下去。指导员说,我命令你们,必须把饼干吃下去。”排长看着情况不对,背着12个水壶冒着生命危险去给大家找水喝。山下有个水塘,有几百人去挑水。大家都想到这里来取水,结果被敌人打死了不少。排长在前面连滚带爬地取水,陈桂章就负责给他打掩护,压制敌人火力,总算背回来9壶水,有3个水壶被打坏了。现在看来,虽然这些水不太卫生,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水可是战士们的救命水。遗憾的是,第二天指导员就在战斗中牺牲了。

服务家乡建设

1953年7月27日,彭德怀司令员在开城正式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金日成元帅、彭德怀司令员向朝中部队发布停战命令。1954年,陈桂章回国,在部队上干了四年后,放弃了在部队提拔为副排长的机会,自愿回到原籍地务农。退伍的时候,按照陈桂章的负伤情况,本来可以拿个《革命伤残军人证》,陈桂章也放弃了。他说:“国家现在还很困难,弄个残疾证不外乎可以多领点伤残抚恤金,有多大意思呢!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回乡之后,公社领导希望陈桂章出任武装部部长,陈桂章也谢绝了。陈桂章先后参与修建汉清公路、德天铁路、马红公路等。回到地方后,不管干什么工作,陈桂章都发挥军人的优良品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建设家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如今,每逢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镇、村、学校都会邀请陈桂章前去宣讲党课。老人主动承担起为年轻人和青年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黄继光、刘胡兰等先烈的故事,讲述革命军人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革命爱国主义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热爱祖国。

猜你喜欢
战士朝鲜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老部队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