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博士生发表动机影响机制研究

2022-10-19 08:5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期望值效价博士生

张 卓

一、问题缘起

博士生教育在国家教育现代化及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博士生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全球竞争力。随着功利主义、数字文化、绩效量化等浮躁学术风气在大学考核评价中的盛行,高质量论文产出直接影响博士生的奖学金评定、学业考核、学位授予及未来职业发展,在内部学术生存及外部利益驱动下博士生面临“不得不发表”“为了发表而发表”“不发表就淘汰”的困境。与此同时,论文发表市场化、期刊管理不当、投稿行为偏轨等不良学术现象频发,严重冲击着博士生的科研热情,干扰着博士生的学术发表动机[1]。由差异化动机引发的学术态度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学术成就以及学业完成进度等,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博士生的发表动机?这些因素是如何左右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和厘清,才能更好地改善博士生学术发表动机、营造良性学术发表生态、激发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从而为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国外学者基于实证分析关注到专业知识背景、组织文化治理、目标激励机制、家庭环境支持等因素对博士生学术发表动机的影响。Turner等人发现博士生的科研工作开展、科研成果发表更多依赖于外部考核指标压力而非自身学术意愿,内部发表动机普遍低于外部发表动机[2]。Reyes等研究者认为学业考核、学位授予等外部动机是博士生发表论文的重要驱动力,而学术志趣、内驱动力等内部动机较为不足[3]。国内关于研究生发表动机的研究多数采用实证量化及个案分析方法对博士生学术发表的内外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且侧重于对个人学术追求、科研能力、他人影响、毕业预期等因素的分析。朱志勇基于个案分析发现研究生学术发表受自我学术认同与外部学术环境相互“推拉”作用影响,其中内部“拉力”具有正功能,而外部“推力”产生负能量[4]。李锋亮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导师对博士生的全方位指导有助于提升博士生学术热情及科研产出,良好的导生关系对博士生的学术发表产生显著正向影响[5]。

然而,目前学界鲜有通过构建理论解释框架以及区分不同阶段对博士生发表动机的研究,进而导致解释力欠缺。大部分研究分从学习动力、学术热情、期刊管理等单一维度进行切入,且不少研究以高校教师作为学术发表动机主体。这些研究难以展现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全貌,且结论普适性有限。鉴于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与博士生互动中深度挖掘其学术发表的隐藏要素动机,试图构建博士生发表动机影响因素解释模型,以探索博士生发表动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博士生因学术表现不足和科研成就不够而导致的“延期毕业”“失趣退学”“焦虑压力”等现象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探索。扎根理论是研究者对具有过程性和互动性的经验材料进行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描述解释、精炼概念以及聚类范畴,通过对核心范畴间逻辑关系的分析构建出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6]。采用扎根理论开展博士生发表动机复杂影响机制的探索具有较好的适切性。

2.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非概率-偶遇抽样”方法,在南京大学选取一批博士研究生作为受访对象。受访对象选取以在读且曾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SSCI以上刊物发表至少1篇论文作为标准。研究者依据理论饱和度检验原则对访谈者人数进行控制。本研究主要数据来源是对12名受访博士生研究生的“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对另外15名受访博士生进行的三组化(每组5人)的焦点小组访谈。受访者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研究运用开放式问卷(访谈提纲)对受访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访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你什么时候开始发表论文,当时为什么要发表?②在发表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人或经历对你的论文发表产生影响?③学术环境对你的论文发表产生怎样的影响?④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你的论文发表产生影响?

访谈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对12位受访者进行的“一对一”形式的深度访谈,每人访谈大约45~60分钟;另一部分是对15位访谈对象进行的“焦点小组”方式访谈,将其划分为三个焦点小组,每组5人,每组访谈时间为110~120分钟。每次访谈结束后,研究者都对访谈者的表述进行回顾梳理,并将访谈内容及时反馈给受访者进行完善补充,进而形成原始访谈记录。同时,在12位“一对一”受访者中随机抽取8名,在三个“焦点小组”中随机抽取2个焦点小组,以其访谈资料作为分析编码、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构建的依据,其余三分之一的研究对象的访谈记录用于后续的理论饱和度检验。

三、资料分析与研究发现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以原始访谈资料为基础开展逐字逐句编码、贴标签及定类属,其目的是将全部访谈资料逐步进行概念化和抽象化处理,并从中提炼范畴和发展类属[7]。基于对大量访谈资料反复分析、比较、整合及归纳,本研究共抽象出38个初始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存在大量重复交叉的同质化初始概念进行合并、精炼出15个变量类属(见表2)。这15个变量类属即是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影响因素。

表2 开放式编码结果

2.主轴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基础上通过比较、挖掘及建立不同概念范畴之间的有机关联,进而整合出不同维度归属和重要层次类属[7]。本研究对开放式编码中的15个变量类属进行主观归纳、聚类并构建逻辑关系,最终提炼出6个主类属,分别是成功发表期望值、发表相对投入、发表相对回报、自我感知、关键角色、环境诱因,见表3。

表3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类属

续表2

3.选择性编码及模型构建

选择性编码是在主轴编码基础上进行精炼及整合,通过分析主类属与副类属之间逻辑关系,进而发展出“核心类属”,核心类属以统领性作用将大部分研究结果集中到一个广泛的理论领域[8]。本研究基于前两次编码分析,通过对成功发表期望值、发表相对投入、发表相对回报、自我感知、关键角色及环境诱因六个主类属之间关系的反复考察和比较,对核心类属进行抽象化并确定为“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围绕“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这个核心类属的“故事线”可以扩展为:成功发表期望值、发表相对投入、发表相对回报、自我感知、关键角色、环境诱因六个主类属对博士生发表动机有着显著影响。由“预期投入”“潜在投入”构成的发表相对投入以及由“职业回报”“学术回报”构成的发表相对回报,共同反映发表效价(即成功发表对满足博士生需求的价值),一方面直接影响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另一方面又调节了成功发表期望值与发表动机之间的关系。博士生的成功发表期望值与发表效价属于博士生对发表论文的理性衡量。由“学术追求”“发展迫求”及“偏好选择”构成的自我感知,由“培养环境”“同辈环境”和“学校环境”构成的环境诱因,以及由“关键角色态度”“关键角色影响”构成的关键角色,共同构建发表内外部情境,一方面通过影响发表效价间接作用于博士生发表动机,另一方面对博士生成功发表期望值与发表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博士生发表动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理性衡量—情境—动机”模型),见图1。

图1 博士生发表动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

4.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利用预留的访谈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具体来说,将预留的访谈资料再次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顺序进行提炼分析,观察是否产生新概念及范畴,同时判断模型中“主次类属”是否达到饱和状态[8]。通过有效性验证,发现“成功发表相对值”“发表相对投入”“发表相对回报”“自我感知”“关键角色”和“环境诱因”六个主类属中未发现新的属性关系,六个主类属内部也未发现新的要素结构,进而表明六个主类属以及由“初始概念”抽象出的15个变量类属趋于饱和。由此可推断,该模型中的各要素结构及相互关系在理论上达到了饱和状态。

5.模型阐释

本研究分析得出的“理性衡量—情境—动机”故事线模型可以有效解释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现结合访谈记录进行如下具体解析:

(1)博士生对其发表论文的理性衡量直接影响发表动机。博士生对发表论文的理性衡量由成功发表期望值和发表效价构成,二者均对发表动机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成功发表期望值直接影响博士生发表动机。成功投稿期望值、按期毕业期望值及成功就业期望值都对发表动机产生直接正向影响。博士生的成功投稿期望值是对自身科研能力、学术信心以及研究积累等方面的自我认可,较多的科研成果、较强的科研能力可以提高成功投稿期望值,进而提升发表动机,有受访者表示“我硕士阶段成功发表过几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对发表C刊论文有很大信心”(A05)。 在按期毕业期望值方面,学术规划不同的博士生持不同心态,一些受访者表示“我完全可以接受延期毕业,这样还可以借助N大学平台多发C刊论文”(A02,A07,B03)。而大部分访谈者表示“尽管发C刊论文过程很艰辛,我还是能够克服并顺利毕业”(B11,B05,A10)。在成功就业期望值上,“高质量和多数量的科研成果有助于选择称心如意的科研岗位”(A12)。

其次,发表效价直接影响其发表动机。发表效价是博士生评价和判断发表C刊论文所需要的投入和预期回报。发表相对投入包括预期投入和潜在投入。具体而言,在预期投入方面,博士生在发表C刊论文时会预估时间、财力及精力等成本,预期投入各项成本越低,发表动机就会越强烈,“如果投稿期刊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回复,我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去投其他期刊”(A09)。在潜在投入方面,如果博士生已在科研实验和学术研究上投入很多时间与精力,往往会认为“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结果分析,如果不选择C刊而选择普刊,实在可惜”(A06),从而产生较强的发表动机。发表相对回报由学术回报和职业回报组成。在职业回报方面,“博士阶段发表较多C刊论文往往有很大机会进入高校任教”(A03),相比其他职业,“高校更适合做学术”(A08),“高校工资待遇较稳定”(A04),“高校教师普遍受人尊重”(A11);在学术回报方面,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发表C刊论文不仅能够提升学术能力还能拓宽学术视野”(A13)。

(2)发表内外情境通过发表效价间接影响博士生的发表动机。第一,发表内部情境间接影响其发表动机。自我感知是影响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内部情境,其中学术追求、发展迫求及偏好选择对博士生发表动机产生间接影响。博士生对自身学术追求的认知会影响其对发表相对投入和回报的计算,进而影响发表动机。“我很享受沉浸式学术研究,并认为自身具备学术能力和兴趣,发表C刊论文是对科研成果的认可”(A07)。博士生发展迫求会影响其对发表相对投入和回报的计算,从而影响发表动机。“为满足博士毕业要求,我也要发表版面费较高的C刊论文”(B02)。博士生偏好选择也会间接影响发表动机。“根据不同C刊投稿特征进行针对性选择,以提高投中几率”(B04),那些在硕士阶段已经“养成学术习惯或将大量时间投入科研上”(A13)的博士生往往能够克服发表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第二,发表外部情境对博士生发表动机具有间接影响。首先,培养环境通过影响发表效价作用于博士生发表动机。“学院平时对大小论文撰写质量要求较高,每周都会举办研究方法及写作规范讲座,高标准写作训练有助于提升我的学术水平,我有信心发表高质量的C刊论文”(A02)。其次,同辈环境通过影响发表效价作用于博士生的发表动机。“课题组弥漫着浓厚的科研氛围,每位同学都在争分夺秒做实验、发文章,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术发表环境”,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博士生对发表相对回报的期待,“积累更多科研成果成就我的未来职业选择”(A15)。再次,学校环境通过影响发表效价作用于发表动机。“学校为博士生制定科研成果奖惩机制并细化C刊等级,以学校规定分级分类的C刊目录为标准进行差异化奖励,如不符合相关规定则不进行学位授予”(A14)。学校硬性规章制度无形中提升了博士生的发表相对回报预期,进而增强了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关键角色的主观态度影响博士生的发表效价判断,进而影响其发表动机。导师与博士生探讨如何发表论文,使一些博士生认识到多发C刊论文会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而增强发表动机。同时,关键角色的客观经历也会影响发表效价判断,进而影响发表动机:“我也了解过毕业师兄所从事的高校教师工作,这也加深了我对发表投入与回报的认识”(B01)。

(3)发表效价和内外情境调节成功发表期望值与发表动机之间的关系。在发表效价的调节作用上,相对于发表效价较低的博士生,成功发表期望值往往对具有较高发表意愿的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影响更大。“我毕业之后想去高校任职,也深知科研成果是获取高校教职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十分渴望发表更多C刊论文,进而提升任教资本”(A09)。发表内部情境发挥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成功发表期望值往往对那些具有一定科研产出且自身具备研究能力的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影响更大。“我硕士阶段发过几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这些发表经历使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科研实力,更有信心发表C刊论文”(A11)。成功发表期望值对评优评先、毕业需求较强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影响更大,获得国家奖学金或优秀研究生称号的博士生往往更渴望多发表C刊论文。在偏好选择方面,成功发表期望值对较多了解期刊特征的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影响更大。

在发表外部情境调节作用上,环境诱因通过三条路径产生调节作用。一是培养环境的调节作用,“读博以来,一直与导师进行课题项目合作,并围绕课题发表了几篇C刊论文,并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这提升了我的发表动力”(A06)。二是同辈环境的调节功能,“发表C刊论文的师兄师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这不断地激励我为之努力”(A01)。三是学校环境的调节作用,“学校的科研成果评定准则为我们博士生发表高质量文章提供了制度保障,尤其是发表1篇权威期刊论文等于两篇C刊论文且给予重大奖励等规定让我们更渴望追求发表”(A08)。关键角色通过两条路径对成功发表期望值与发表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一是成功发表期望值往往对那些获得关键角色支持、认可和鼓励的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影响更大,“导师经常鼓励我尽可能多发表C刊论文”(B02)。二是成功发表期望值往往对那些关键角色激励以优异科研成果获得理想生活状态的博士生的发表动机影响更大。“我更向往高校教师的科研生活状态,这也坚定了多产科研成果的想法”(B10)。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费鲁姆的“期望—效价”理论,探索性地构建出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理性衡量—情境—动机框架),该理论强调某一活动对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对该活动结果的期望程度(效价)以及他所得到该活动结果的预期价值(期望值)[9]。本研究在其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三个维度扩展:首先,个体期望(博士生发表动机)不仅受到对发表结果期望程度(发表效价)和完成发表预期价值(成功发表期望值)的直接影响,还受二者的交互影响。其次,个体期望(博士生发表动机)除受到发表效价和成功发表期望值影响之外,还受到发表内外部情境的影响。再次,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对大量数据材料进行三级编码,最终构建出六大主类属的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解释模型。其中,38个初始概念、15个变量类属以及6个主类属是本研究扎根出的特有理论,可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及优化博士生教育提供针对性建议。

1.激活学术内驱动,提高博士生科研效能感

人的行为是在个体内驱动力支配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发现,博士生的发表动机与其所处内外部情境关系密切,尤其是内部发表动力对其发表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激活博士生学术内驱力,提升科研效能感,为其成功发表论文进行持续性“造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已成为博士生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博士生更多关注能否完成毕业发表要求,往往忽略自身学术兴趣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单位则注重博士生发表外在环境设计,而学术追求、偏好选择、研究旨趣等对博士生发表动机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却被忽视。为此,激发博士生学术内驱力需要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主观认知层面为学术科研而努力,积极转变“不得不发表”“只求顺利毕业”等被动意识为“我享受发表成就感”“我愿意做科研”等主动态度,且自发主动对学术发表产生认可接受的驱动力[10]。同时,在导生交往互动过程中,一方面,导师要积极引导博士生树立合理的学术发表观,并及时开展相关发表经验交流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博士生理性审视自身学术内驱力以及科研兴趣,合理安排自身学术发展规划。

已有研究表明激发学术内驱力以提升科研效能感为逻辑目标,科研效能感通过学术内驱力间接影响发表动力[11]。因此,本研究认为提高科研效能感可以增强博士生发表动机。博士生的科研效能感主要体现在学术发表过程中,即产生研究假设、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呈现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及脑力劳动等成本,要对其发表回报进行预判,而且还受到导师期望、发表制度、同辈榜样等外在环境因素影响,所以博士生要提升科研效能感来应对内外部复杂情境,进而增强发表动机。具体来讲,博士生可以将科研任务分解为可量化的学术成果,以循序渐进式科研产出来实现阶段性目标,在科研效能感不断得到强化后再追求更高层次科研体验。

2.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当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及衡量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指标[12]。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博士生对学术发表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提升论文发表等级和增加论文发表数量的考核标准,潜意识认为期刊层次决定其研究水平,进而忽视了对“为什么要研究”“究竟研究什么”“研究贡献与创新如何”等学术本真问题的关注。基于访谈发现,部分博士生过于重视“成功发表概率”,甚至为成功发表论文而采取一些学术不端行为。这种短视化、功利化行为容易较早透支博士生的学术创新志趣,难以提升实质性创新能力。如果博士生发表论文并非基于学术志业召唤,而是更多出于经济人假设,其进入学术职业后就难以为科研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首先,培养单位与导师要扮演好学术“守门人”和“筛选者”的角色,客观评判博士生科研成果所具备的创新价值及应用意义[13]。导师应根据自身的学术经验指导博士生树立合理的发表认知,即衡量学术能力的标准在于论文的创新贡献而非数量等级。提高博士生论文发表内容与参与课题、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前沿问题等的关联性,促使博士生对科研课题进行深度钻研、长期研究和综合创新。其次,加大对博士生论文写作及投稿的学术指导,各培养单位应开设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课程,对博士生学术论文的前期构思与写作、中期投稿和修改、后期发表及交流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导师承担着博士生培养的主体责任,更需引导博士生对发表内容进行学术诚信审查[14]。最后,培养单位应建立弹性发表制度,构建多元化学术成果考核机制,侧重发表论文的质量和贡献,并充分利用预答辩、中期考核、学术汇报、研究论坛等全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及时筛选科研水平不足或难以进行学术研究的博士生,对其集中进行科研帮扶,以正向激励形式为科研“难产”的博士生提供帮助。

3.优化学术发表考评体系,坚持分级分类评价

论文发表本质在于科研成果的分享、学术经验的交流以及研究创新的发展。博士生发表论文不仅能够增强学术自信、激发科研动力,还对促进其研究能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15]。本研究发现,学校的考核制度、博士生的发展迫求、学位授予要求、发表效价等因素对博士生发表动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具体包括:①发表预期投入和发展压力的迫使博士生不得不持续发表论文,在“不发表就出局”“数字学术”“科研绩效主义”等考评理念影响下,不少博士生产生“为了发表而发表”的被动发表观。②培养单位的学术发表考评体系缺乏科学标准,比如,“A类顶级期刊2篇”、“B类权威刊物3篇”等看似客观公平的评价准则[16],未能充分考虑博士生论文发表面临“人多刊少”的严峻现实。③在考核评价实践中往往产生不同学科要求同质化趋势,忽视了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对偏重理论知识积累的人文社科类博士生而言,“短平快”的发表需求可能抑制其学术创新积极性。④考核评价结果的数字化及强制性极易加剧学术生态功利化,尤其容易使博士生产生学术机会主义习惯,不利于其为科研创新发展做贡献。⑤博士学位授予与论文发表强制关联,易使博士生被动进入发表规则的枷锁之中,并进行自利性的异化学术生产。

为此,培养单位一要依据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特殊性,构建分级分类学术发表考评制度。对基础学科博士生,应以原创性学术贡献作为评价重点,引导博士生通过长期积累、潜心钻研,形成创新性学术成果,对其研究产出和科研能力的考评应聚焦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对其发表论文要求应采取柔性化规定或减少其发表数量要求[17]。对于专业学位博士生,应引导其基于社会需求开展应用性研究,发表实践性论文。二要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提供多样化发表形式选择,既可以用“出版著作”“专利发明”“咨询报告”等代替论文发表,还可以将“科研奖励”“实验研发”“课题结项”等内容以一定权重比例进行论文级别代替。三要充分发挥“代表作同行评议”的作用,以论文质量为考评依据,构建“以质论文”考核评价机制。

4.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完善导生交互文化生态

“导生互动”是导师与研究生双向交往互动的过程,其参与双方都会对交互行为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18],从访谈结果可知,关键角色中的导师、自我感知、发表相对投入及成功发表期望值等因素都受导生互动关系影响。然而,在实际中不少导师和博士生对导生互动关系认知不够充分,主要表现为一方主动沟通或被动指导的形态,这种交互行为不稳定对博士生成功发表产生挑战。同时,在影响博士生发表动机的内外情境中,除内部互动环境外,由培养环境及导师支持所构成的外部情境也会对博士生发表动机产生调节作用[19]。其中,培养环境是由培养单位制度规则所决定的,并通过学术文化积淀、学术氛围营造、学生学术发展等环节,对博士生发表动机产生影响;导师支持受培养单位的服务管理制度规则和学术文化影响,并通过指导方式、指导效果等对博士生发表动机产生影响。

基于此,培养单位和导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导生交互文化生态,为博士生提升科研能力和发表论文提供指导服务[20]。具体来看,培养单位需重视建设以学术文化为核心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导师要鼓励博士生以学术志业为己任,使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中,并以端正的态度理性看待学术发表。此外,培养单位还需提供必要的保障性措施,规范管理服务,审视导师的指导方式,从根本上推进导生深度互动。导生互动过程中,一方面导师要提升自身学术魅力,注重指导效果,以高质量指导激发博士生主动交流沟通的意愿;另一方面,博士生要树立正确的发表观,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学术知识积累与专业能力提升之上,以学术自信姿态争取更多与导师互动的机会。

猜你喜欢
期望值效价博士生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病例分析
深圳地区10~40周岁健康人群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参考区间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迎春佳作
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快乐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