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2-10-19 11:50钟晓梅万娟张莉唐光群廖婷
西部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急性期敏感性气道

钟晓梅 万娟 张莉 唐光群 廖婷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资阳 6413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儿可无喘息、气促等典型支气管哮喘(Typical bronchial asthma,CA)症状体征,但存在与CA相似的气道高反应性,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CVA是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首要病因,且CVA与CA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而易发展为CA,有报道称[3],未经治疗的儿童CVA可有54%发展为CA,患儿随之出现明显的喘息症状。因此,CVA及时诊疗有其必要性。目前,肺功能及舒张试验是诊断CVA的重要手段,但儿童群体存在理解能力差、配合度低等特点,上述诊断方法可行性及准确率受限,还需联合其他实验室指标辅助诊疗[4]。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sPD-L1)可抑制T细胞活性,减少T细胞增生,而参与免疫调节[5]。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属于天然免疫受体,可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介导多种免疫细胞而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ICAM-1与其配体相互作用,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还能介导淋巴细胞穿毛细血管壁达到炎症部位的发生过程,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7]。本研究探讨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在CVA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CVA诊疗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162例CVA患儿临床资料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其临床分期分为CVA急性期组(90例)与CVA缓解期组(72例);并收集同期入院的124例典型支气管哮喘(C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分期分为CA急性期组(66例)与CA缓解期组(58例),另纳入36例非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CVA符合《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8]诊断标准,CA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9]诊断标准。②年龄5~14岁。③血清学指标及气道试验等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过敏等因素引起的喘息、胸闷及咳嗽。②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慢性肺疾病。③入院4周内呼吸道感染史。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5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among the groups

1.2 方法 急性期组为急性发作的CVA,CVA缓解期组为经规律用药治疗无症状的患儿,CA急性期组为伴突发气促、喘息等症状的患儿,CA缓解期组经规律用药治疗症状体征消失的。所有患儿在入院后收集外周静脉血5 mL,经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PD-L1(试剂盒由美国BD公司生产)、TLR4(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生产)、sICAM-1(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水平。肺功能采用小儿肺功能仪(德国耶格公司,型号:MasterScreen paed)检测,以深吸气后最大用力最快速度呼气,获得最大气流-容积曲线,记录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并行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检测,使用气道反应性测定仪(日本CHEST公司,型号:Astograph Jupiter-21型),记录初始阻力值(Initial resistance value,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Basal respiratory conductivity,Grs cont),在初始阻力曲线平衡后以乙酰甲胆碱作为激发剂,观察剂量-反应曲线图,以1 mg/mL药物浓度为吸入1 min的量为1单位表示最小诱发累积剂量(Minimum induced cumulative dose,Dmin),在气道阻力升高至初始阻力的2倍或吸至最高浓度时,给予沙丁胺醇吸入2 min,于气道阻力恢复时结束检测,记录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

2 结果

2.1 各组患儿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比较 5组血清sPD-L1水平比较,CA急性期组CVA急性期组>CA缓解期组>CVA缓解期组>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儿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sPD-L1,TLR4 and sICAM-1 among the groups

2.2 各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5组FVC、FEV1、MMEF比较,CA急性期组

表3 各组患儿FVC、FEV1、MMEF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FVC,FEV1 and MMEF among the groups

2.3 各组患儿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比较 5组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组Dmin、sGrs比较,CA急性期组

表4 各组Rrs cont、Grs cont、Dmin、sGrs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Rrs cont,Grs cont,Dmin and sGrs among the groups

2.4 CVA患儿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与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VA患儿FVC、FEV1、MMEF及Dmin、sGrs与血清sPD-L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TLR4和sICAM-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见表5。

表5 CVA患儿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与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CVA与CA发病机制相同,是以气道高反应性及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具有气道可逆性,故及时、积极治疗对患儿预后非常重要[10-11]。外国学者[12]指出,虽然CVA及CA均以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为发病机制,但CVA主要为小气道通气功能改变,以小气道痉挛为主,大气道未受到严重损伤,故气道炎症及气道敏感性介于CA与正常之间。冉博文等[13]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CVA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但功能障碍程度不及CA,小气道病变程度也较CA者轻。本研究针对CVA及CA患儿气道反应性作比较,发现CVA及CA患儿与对照组间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VA及CA患儿Dmin、sGrs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提示,CVA及CA患儿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均高于非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面对理化生物刺激时,可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而诱发喘息[14]。且不同临床分期患儿气道反应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各组Dmin、sGrs比较,CA急性期组

sPD-L1对T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表达均有抑制作用,TLR4则可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T细胞免疫[17]。CVA及CA发病机制均为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而T细胞介导的炎性介质是引起气道炎症的重要因素,故sPD-L1、TLR4可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而参与CVA及CA的发生发展[18-19]。本研究结果提示sPD-L1、TLR4可能参与CA及CVA的病情进展过程[20]。且CVA患儿FVC、FEV1、MMEF及Dmin、sGrs与血清sPD-L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TLR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CVA患儿肺功能越差,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越高,血清sPD-L1水平越低,血清TLR4水平越高。这也与sPD-L1表达下降、TLR4表达升高则T细胞活性增强,炎症介质释放增多,炎症反应越强,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敏感性也越高有关[21]。

另据文献报道[22-23],炎症介质可刺激sICAM-1形成,而sICAM-1在气道的累及能影响淋巴细胞及内皮细胞黏附作用,而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提示sICAM-1也可能发挥其黏附作用参与CA及CVA的发病过程。且CVA患儿FVC、FEV1、MMEF及Dmin、sGrs与血清sICAM-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血清sICAM-1水平越高,气道反应及敏感性也越强,患儿肺功能越差[24]。因此,检测血清sICAM-1水平可判断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辅助临床判断CVA患儿病情[25-26]。

4 结论

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可随CVA及CA病情的变化而变化,且与CVA患儿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显著相关,对CVA病情诊断有利。

猜你喜欢
急性期敏感性气道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儿童中心气道狭窄84例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