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研究

2022-10-21 07:39杨珊珊
西部学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民生时代生态

杨珊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举措,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形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新时代生态文明观蕴含深厚的民生情怀,生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一、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内涵和形成逻辑

从现实逻辑来说,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对国内生态环境和和民生问题的积极应对;从理论逻辑来说,它是借鉴各种生态民生思想和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一)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内涵

生态与民生原本属于两个独立体系。在不同文化和学科背景下,生态一词具有不同含义。早在古希腊人们就提出“生态”一词,用来表示栖息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制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生态”一词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民生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民本思想色彩的词语,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而不匮”。对民生一词进行修辞学分析可知,民是指人民,民生就是指与人民相关的日常生产生活,例如衣、食、住、行、家庭、就业等相关领域。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民生概念主要落脚于社会层面,指人民最基本的生存、生活和工作状态,也包括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和权益受保护的状况等。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以生态作为民生领域的重点,将民生改善作为生态的价值衡量尺度;以满足人们环境需要为价值追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和世界为最终目标的思想观点。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不是生态与民生的简单相加,而是生态与民生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随着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推进,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着眼于生态短板制约民生发展的时代课题,实施有利于提高人民福祉的民生举措,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二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科学性。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民生智慧,结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生态与民生进行融合创新,形成指导我国生态民生建设的新观点。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理论来源于实践,面对生态和民生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生态民生观需要不断发展更新以适应时代需求,并更好地指导生态民生实践。

(二)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形成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从过去追求“能填饱肚子的物质民生”转变为“实现更好生活的生态民生”。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就是在围绕解决生态问题,满足民众对环境强烈诉求的基础上,吸收各方生态民生智慧而产生的理论成果。

第一,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生态民生思想是重要理论基础。虽然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并没有对生态与民生思想进行直接系统的阐述,但却处处体现着对生态民生的重视。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为了生存,人们必须从自然中索取这些资料来满足自身需要。马克思等经典作家进行理论分析的社会背景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利润对自然无休止开发,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使人反思改造自然需要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提出人与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状态。人与自然和谐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从而为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民生思想是理论源泉。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一直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而开发利用自然,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老子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古代先贤们对生态环境的朴素理论主张,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同时,在封建社会中也存在着朴素的百姓观,如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要想维护自身的长期统治,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在继承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民生思想的基础上,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更加注重维持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平衡,使人们对生态民生的认识上升到新高度。

第三,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民生思想是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探索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生态与民生经验。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之间的关系,并在控制人口、兴修水利、绿化祖国等方面十分重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邓小平将生态治理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加快发展科学技术,主张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强制性的法律手段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协调关系。江泽民根据生态环境出现的新挑战,深刻地阐明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从经济、生态、社会、民生等方面出发,关注民众的生态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张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在十七大上首次将“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大会报告。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民生思想,给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继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生态民生方面的智慧,并根据当今中国社会的实际,将生态民生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升华。

(一)生态需求是生态民生的自然前提

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我们要想更好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的需求。在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阶段,民生内容主要表现为物质民生,此时人们生态需求仅仅停留在动物层面,较少关注过度索取自然所带来的严重生态后果。但民生中的“生”字,不仅仅指生存,也指生活。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较发达阶段,由求生存升级到求生活的生态民生,舒适的生存环境成为人民越来越关注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人们不再局限于资源的需求上,而更多向往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期待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的生态需求。民生问题是根本问题,生态环境关乎民生质量。生态环境不仅造福同时代的每个人,也影响着后代人的幸福生活。只有创造更优越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满足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注重民众的生态需求成为生态民生的自然前提和动力。

(二)生态治理是生态民生的基础工程

生态治理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系统性大工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空气、水、土壤被污染,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近些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实施严厉措施,从污染气体排放源头着手,对违规排放的工厂实时监测,进行精细化治理,稳步推进有关工作,以打赢蓝天保卫战。水是生命之源,因而关注水安全就成为民生关注焦点。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国家始终把人民福祉放在第一位,优先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下大气力保证民众饮水安全,在全社会营造节水惜水的氛围,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土壤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而且是孕育万物的重要“培养皿”。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滥用和污染土地,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推进土壤治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耕地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科学治理,修复土壤的同时也要注意污染之前的防护。“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把生态治理作为生态民生的基础工程来抓,才能有利于改善民生。

(三)生态安全是生态民生的重要构成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不受或者少受破坏的状态以及保护这一状态健康、完整、持续的能力。生态安全是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关乎民生稳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安全的生命线和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生态保护红线可以细分为“三线”,即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通过生态功能保障基线作为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一道防线,从而有效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以国家标准来审核地区环境是否达标,此举意在维护人类基本的环境质量需求,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健康。自然资源利用上限是使资源利用程度与现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从而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如果生态处于不安全的状态,那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会不安全,人们的正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生态民生无法实现。只有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才能守住生态民生的底线。

三、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实践路径

只有把生态民生理论应用于实践,探索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实践路径,才能更好地夯实我国生态民生建设的根基,使生态民生建设更好更多惠及人民。

(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民生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是发展领域的一次划时代创新,其中绿色发展的提法尤为醒目。绿色是生命的本色,不仅体现了自然之色,更体现的是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重。传统的生态治理技术并不能满足当前的生态保护需求,要推动技术攻关和创新,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要坚持协调强化区域生态保护,积极推动区域环境保护协作,促进各地区资源能源的优势互补。要坚持以绿色为基色发展,在新兴产业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低碳、环保、清洁、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坚持开放的保护环境理念,通过内外生态保护联动、东西互济的生态保护体系,吸收优秀的环境保护经验与智慧以提高生态保护水平。要坚持共享发展保障生态保护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包含生态治理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和发展有机融合,在保护环境的实践中创新方式方法,开创生态民生新局面。

(二)加快完善生态制度建设,筑牢生态民生屏障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民生建设需要制定生态制度规划,制度和法治的“两手”要同时发力。不仅从源头紧紧抓住保护,更要在过程中实时管控,并辅以必要的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措施。201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治理做出更加明确的规定。2021年,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编制的《“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生态保护监管任务。不仅在立法上要严,在执法守法上也要下功夫。守住法治高压线,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明确责任,不超越法律界线和底线。“要坚持以整体性、全局性的眼光、科学的思维和严格的制度来推动绿色发展,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互动支持。”生态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做出及时调整,筑牢生态民生建设屏障。

(三)投身全球生态实践,传递生态民生理念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拥有一个优美舒适的生存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面对全球气候恶化所诱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加强与各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交流和合作。2021年,中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展现了作为一个大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担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世界各国需要携手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中国一直用实际行动表明治理环境的决心并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在加强自身生态治理的同时,还帮助其他国家进行生态治理工作,设立合作基金、推广清洁技术来支持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挑战。同时,积极开展气候外交,立足国内碳排放和国际碳排放实际,做出减碳承诺。中国积极探索国际性生态问题的解决路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民生理念为其他国家进行生态民生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四、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内涵丰富、深邃,积极推进生态民生建设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理论视野的扩展,对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的新视野

在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出发,认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具有直接意义。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新时代生态民生观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民生精华,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论断是对“自然生产力”的补充和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助于开发出巨大的绿色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增添了生态民生建设新内容。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环境,其公平性体现在生态环境上就是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都需要不遗余力地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这些新论断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思想的新视野。

(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行动指南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民生。习近平依据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自然环境虽然不直接进入到生产过程,但却蕴含着一种不可替代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收益。在保证发展速度的同时要关注环境,切不可一味地追求经济指标,否则会体会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苦果。“两山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心全意为人民排忧解难的情怀和担当。从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良好生态环境一直都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描绘了生态与民生融合发展的新蓝图,探索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的新互动路径,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立足于人民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需求,在吸收继承生态与民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民生建设的基本方向,从生态角度考虑人民生计的同时,也从民生角度重视生态保护。每个人都是生态民生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在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理论指导下,要坚定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为实现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双赢目标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民生时代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