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峡谷中桥址处风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2022-10-21 12:19段青松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27期
关键词:偏角测点监测点

柯 勇*,段青松

(1.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41;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对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西部山区有建设大跨度桥梁来跨越山区峡谷的需求。西部山区峡谷风速高、紊流强度高且沿桥跨向分布不均匀,非平稳性、脉动风特性突出,大跨度桥梁跨度大、刚度小、结构柔、频率低,对风作用敏感,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山区峡谷风特性,为后续桥梁设计奠定基础。

针对典型的理想状态山区峡谷风特性,张忠义[1]、丁海平[2]等进行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针对典型的过山气流特性,李正良等[3]采用k-ε 湍流模型分析了三维山体的风特性。胡峰强[4]采用k-ε 湍流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较好的模拟。对于实际中复杂地形处的风特性研究,许多学者[5-8]也展开了针对性研究。针对北盘江大桥桥址区风特性,与平原地区不同,山区峡谷地形复杂,传统的桥梁设计基准风速的选取方法不再适用,目前尚无针对山区峡谷中桥梁设计风速的选取方法。

本文基于山区峡谷复杂地形,通过数值模拟对桥址处地形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桥面高度处设计基准风速,为山区峡谷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拟建大跨度桥梁位于四川省西部山区,桥梁周围主要以山区峡谷地形为主,具有两侧海拔高、中间河道较宽的特点。地形模型的三维视图如图1(a)所示,计算区域局部地表网格划分如图1(b)所示,其中图形中心部位的直线为桥梁轴线。计算区域划分为2 492 259 个单元, 660 944 个节点。求解时采用k-w SST湍流模型,方程组求解时采用SIMPLE 算法。

图1 有限元模拟

2 计算工况

为了考察不同方向来流对桥位风场的影响,计算中来流取6 个方向(图2),分别定义为工况1~工况6,分别为:北偏西36°、北偏西51°、北偏西66°、东偏南24°、东偏南39°、东偏南54°。风场计算中入口处来流风速30 m/s。为了直观的描述考察点风速分量与边界入口风速的关系,引入了风速放大系数这一无量纲参数:Cu表示该测点风速与入口风速的比值,该值反映了地形影响导致各计算点处风速的放大或衰减。为了反映桥位处风速的变化规律,沿桥轴线位置重点考察了48 个监测点,具体如图3 所示。

图2 工况定义

图3 CFD 计算风速监测点设置

3 结果分析

3.1 风速放大系数

图4 给出了工况1~工况6 中不同监测点处的顺风向风速放大系数结果。可知:桥跨两侧风速放大系数比桥跨中大,测点30~40 区域(靠近右侧桥塔区域),风速放大系数相对较小,这主要是与桥塔所处的地形有关。在0~20 测点区域内,工况3 (北偏西66°) 时风速放大系数最大,工况6 (东偏南54°) 风速放大系数最小。20~48 测点区域内,工况2(北偏西51°)时风速放大系数最大,工况6(东偏南54°)中风速放大系数相对最小。在靠近山体两侧,风速放大系数相对较大,跨中侧风速放大系数相对较小。

图4 不同工况时风速放大系数沿桥轴线变化曲线

3.2 风攻角及风偏角

图5(a)给出了工况1~工况6 中不同监测点处的风攻角结果, 图5(b)给出了工况1~工况6 中不同监测点处的风偏角结果。

图5 不同工况时风攻角、风偏角沿桥轴线变化曲线

可知:不同测点处的攻角范围基本在+6°~-8°,工况4、工况5、工况6 在靠近右侧桥塔区域,风攻角局部较大(工况6),最大达25°,不同测点处的风攻角变化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山体两侧地形的影响有关。在测点0~24 范围内,工况1~工况2 中的风攻角为正,工况3~工况6 时攻角为负;在测点25~测点48范围内,工况1~工况3 中的风攻角为负。而工况1中,不同监测点处风偏角变化相对较小,在0°左右;工况2~工况3 中,在右侧桥塔区域附近,风偏角为负,绝对值最大可达10°;工况4、工况6 中,在右侧桥塔区域附近,风偏角为负且绝对值最大达50°;在右侧桥塔区域附近,风偏角为正,且最大达30°,这可能主要与地形有关。

综上可知:横桥向+15°来风作用时,桥跨范围内风攻角约+6°~-8°,中跨桥面测点攻角约在+5°~-12°范围内;从工况1 到工况6,平均放大系数均较小,最大为0.80;但工况3,即沿河道下游来流与桥主梁成15°风偏角时,主梁端部的风速放大系数较大,为1.16。

表1 给出了工况1~工况6 中的平均风攻角、平均风向角及风速放大系数结果。可知:平均风攻角范围在-3°~+3°内;风偏角最大为10°~-24°;风速放大系数范围为0.5~0.8,不同工况中风速放大系数相对差距不大。

表1 各个工况主跨测点平均风攻角、风向角、风速放大系数

综合气象资料,卡哈洛乡至黄华镇金沙江大桥桥址处近百年一遇的风速为25.7 m/s。按照最大风速放大系数1.16 考虑,桥面高度处的设计风速可取为29.8 m/s。

4 结论

本文以山区峡谷大跨度钢桥梁地形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桥面高度处风速放大系数、风攻角、风偏角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 桥跨两侧风速放大系数比桥跨中大,靠近右侧桥塔区域,风速放大系数相对较小。

(2) 不同测点处的攻角范围基本在+6°~-8°,风攻角在局部测点处较大,最大达25°;不同测点处的风攻角变化相对较小。

(3) 工况1~工况3 中,在桥塔区域附近,风偏角为负,最大可达10°;工况4、工况6 中,在右侧桥塔区域附近,风偏角为负且最大达-50°;在桥塔区域附近,风偏角为正,且最大达30°。

(4) 根据气象资料和地形CFD 计算结果,桥面高度处的设计风速可取为29.8 m/s,综合风速和风向,建议设计时考虑的攻角范围为±5°。

猜你喜欢
偏角测点监测点
徐州市云龙公园小气候实测与分析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水下单层圆柱壳振动声辐射预报的测点布置改进方法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全面准确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