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甲骨文、纳西文与楔形文字的比较研究

2022-10-25 08:25
华中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象形纳西族纳西

孟 慧

“科学学”有一条规律:“比较增进知识,分类形成系统”[1]。这是一条说明了多种学科发展历史的规律。象形字自身对于世界大多数古老文明来说,都是其现今文字系统的“基础”,是连接“前文字”时期与早期较成熟文字体系的纽带。文字学家发现,楔形文字与汉字进行比较,发现虽然两者外表迥然不同,然而内在结构如出一辙。六书同样可以用来说明楔形文字的造字和用字。同时,楔形文字和甲骨文都有象形文字,也同时是不同文明最早的文字体系,虽然也有埃及圣书体等文字,但是在学术界通常都是拿甲骨文与楔形文字进行对比。通过这些文字的比较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古代不同民族的文字取象思维,也能看到其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形制。

1 甲骨文、纳西文与楔形文字

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以象形为基础文字系统,其出现在是中国商代后期(公元前14~公元前11世纪),总数约 3900个。纳西文分为表意的象形文字即东巴文,表音的音节文字即哥巴文。文中所谈及的纳西文指的都是东巴文。纳西文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经师书写运用的文字。董作宾先生认为纳西文是文字演变过程中汉古象形字的童年[2],马叙伦先生认为纳西文是汉字的前身[3]。虽然甲骨文和纳西文出现的时代不一样,但是两者的文字基础都为象形。在文字研究中,也常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

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200年间,总数约在900~1200个之间。主要是记录一些关键信息所用,不能表达完整的句意。虽然甲骨文和楔形文字在时间上相差近两千年,但二者所处的社会条件和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奴隶制国家产生和形成时期)[4],都是成熟的且代表高度文明的文字系统,这两种文字系统的象形字的数量也相近,以上都是这两者可以进行对比的客观基础。同为象形的起源的甲骨文与“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在字体的形体特征上较为类似:如两种“文字”直观上偏抽象,突出事物特征或者关键信息,线条感明显。

2 建筑类甲骨文、纳西文、楔形文字的比较研究

在这三类文字体系中,都有不少成熟的建筑类文字存在。由于纳西文有一部分偏向图画和合体的构字法,这类字体不纳入此次的比较中。本文的比较主要是以这三类文字系统的象形和会意构字为主。

2.1 从甲骨文与纳西文的比较研究看两者建筑信息

对于纳西族的记载,在唐代之前鲜见于史册。纳西族先民主要活动在今四川西南地区,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就已经在秦朝的郡县制统治之下。纳西族很注重宗教信仰,在这些习俗信仰中,有原始宗教的痕迹,也混合着佛、道等中原的教派,没有系统繁复的教义和制度,具有一种“功能性”,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这些对于宗教的描述也存在于纳西的文字当中。学界一般认为,东巴经书的内容在宋代基本成型,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记录的,反映的主要是纳西族在唐宋及其之前的情况,从字的本身可以看出纳西族历史上房屋村寨的情况。下面则从建筑的角度,提取出甲骨文与纳西文单体相同表意的文字进行比较(图1) 。

图1 甲骨文与纳西东巴文象形会意类同义字外形比较

由图1中的文字图形对比可以看出,在表达相同意义的建筑时,纳西文和甲骨文的取象角度是相同的。虽然纳西文不是汉族文化,但是作为同源文化的取象思维是相近的。不同的是在取象的时候,甲骨文的所表达的图形更为简略、对称、特征明显,线条理性。纳西文在表达时,要么只表示简单的外形,类似今天的简笔画;要么则详细地描述其建筑的“主要内容”且线条表达更为感性化(图2)。图2中祖房的表达就是屋内供着火塘神位,与现实中旧式火塘神一模一样。而房屋的文字则与常见的纳西族木楞房侧视图一致,细节也表达得很到位。

图2 东巴文字与东巴建筑

对于纳西早期的建筑,并未有详细的记载,或者建筑遗址的出土。最早的纳西族民居记载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耕田,有邑聚。”由此,可以看出,靡莫(纳西)等部族从事农耕生活,有“邑聚”,说明有固定场所,但并未说明是穴居还是“构木为巢”。明代以来,纳西族在川南和滇西北开始异常活跃,这时的文献资料也相对丰富。正德《云南卷》卷11中第一次详实记载了纳西族的“木楞房”:“板屋(麽些蛮所居,用圆木纵相架层而高之,至十八尺即加椽桁覆之,以板石压其上,房内四面皆施床榻,中置火炉高于床齐,用铁 刳木甑炊爨其上。诗注西戎之习俗,木板为屋,其由来远矣。)”根据当地的一些考古资料显示,这个地区早期建筑多以干栏式建筑为主。从建造技术来说,纳西族有帐篷、木楞房、土庄房以及仿汉房四种大类。蒋高宸[5]认为,这些类型是依照毡房—土庄房—木楞房—仿汉建筑的顺序变迁的,毡房在远古时期流行于西北河湟地区,土庄房在公元7世纪前流行于大渡河、无量河地区,木楞房在公元7世纪后流行于金沙江上游地区,仿汉建筑则是在明代和明代以后流行于丽江地区。以下则根据方国瑜、和志武、赵净修、以及李霖灿整理的常用东巴文字和一些东巴经文为基础对东巴文字中反映的建筑进行简要的整理(图3)。

图3 东巴文字中的建筑

2.2 从甲骨文与楔形文字的比较研究看两者建筑信息

从世界范围的象形字研究来看,其取象成字的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整体代整体、部分代整体、整体被包含。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与甲骨文的取象形式整体上相同多于相异,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在于大部分取象主要方式是“整体代整体”。但如果是以“部分代整体”的形式取象,两种文字的差异就比较大。从这里就能反映两种古文明造字者思维方式是具有地域文化民族差异的。而正是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其在造字的时候是选择一部分,还是整体来代表事物特征到最终形成文字。在我国早期的楔形文字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把“六书”理论作为分析原始楔形文字结构类型的切入点。所以以下主要从“象形”来分析与建筑有关的楔形文字。

甲骨文的建筑类的词汇在商代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祭祀占卜活动。君王逢事必卜的习惯为甲骨文内容极大的丰富性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也使得甲骨文字象形字的实用性变得较强。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出现主要是记录商业活动的。以下是现出土的、能识别的与建筑有关的象形类楔形文字与甲骨文同义文字之间的比较(图4)。

图4 楔形文字象形类于甲骨文同义字外形比较

从图4对比中,可以看到原始楔形文字的初造字中有丰富的几何图形。大多字符由诸如规则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图形等一组或几组几何图形组成。也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几何图形组合成的字符[6]。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商代的建筑种类丰富多样,如 、京、高、廪 、宀 、宁,而苏美尔人的建筑样式比较单一,因此甲骨文中建筑类象形字的数量和所占比例高于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中该类字的数量和所占比例。

殷商人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木头和泥土,所以中国的古建筑都是“土木之功”。古苏美尔人建筑有土石结构城墙,土木结构房屋,使用经过晒干的泥砖等特点(这与白种人的巨石房屋结构有很大的区别)。古苏美尔建筑是以泥砖建造的,不用灰浆或水泥对砖与砖进行连接,这是因为两河平原石矿和树的稀缺。在一段时间之后,这类建筑会被铲平然后以相同方式重建。苏美尔的图形符号大多数于乌鲁克文化切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公元前3100—2700年)的神庙遗址中掘得。考古结果显示,乌鲁克发展过程中国家起源在先,文字起源在其后。

古苏美尔人是以宗教治国,所以最为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塔庙。目前考古出土的一些图章描绘了各种有阶建筑,学者一般认定为塔庙或者小型塔庙的祭台。塔庙呈阶梯状,向上逐渐收缩。在乌尔遗址中,有遗址表明在早王朝时期出现过高台式建筑,后被较晚的乌尔第三王朝的建筑物所包裹。德国人早期的考古研究表明,塔庙的前身似乎是高台,不是现在在中东地区随处可见的建筑古迹——阶梯状塔庙。

3 从表意接近的古文字看中国古建筑、纳西古建筑与古苏美尔建筑

格尔伯在《文字研究》中说:“由于世上之人类及其周围之物体多有共性,可以预见,人们构建的象形字亦将有很多相同点。这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的实际形式都原本相似的缘故”[8]。拱玉书则认为:“比较三大古代文字体系中的同物字或同义字,可知完全同形的文字十分罕见,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本一物的字,形式却相去甚远,不可并论。文字毕竟不是图画,不能完全真实地再现实物。心理、文化、角度、美感不同都可导致虽同形而字形不同的情况。”[8]

3.1 表意接近的建筑类甲骨文、纳西文与楔形文字

在中国,除了甲骨文的象形度高,纳西文的象形度比甲骨文更加明显,笔者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甲骨文、纳西文、楔形文字进行了比较(图5)。

图5 表达相同语义的建筑类纳西文、甲骨文、楔形文字比较

从图5看出,象形程度上,纳西文更偏图画版。纳西文通常更注重描述事物的原貌,而甲骨文与原始楔文并不做非常精细的原型再现,它们只对事物的外在轮廓做出大致的体现。这表明甲骨文和原始楔文己经失去了部分图画特征。

3.2 以“城”为例——看表意接近的建筑类甲骨文、纳西文与楔形文字

例如表达群居生活的“城墙、城”的含义(图5)。“城”字的最初形态界定了内部与外界的不同生活领域,同时也界定了居民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身份,是传统社会结构的物化表现,也是人类历史的进程和文化的主要载体。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造字者在创造新字,发展字的形态、丰富字的内涵,使用文字来传递信息的同时,会带有自己的主观世界观,甚至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融入到文字形式的创造中。

结语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古建筑与古文字之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证。文中将纳西文、楔形文字以及甲骨文代表相同含义的字形进行横向对比时也发现,这个结果不仅仅在中国古文字中有体现,同时在其他以“象形”为文字基础的文化中也有着相似的变化。这样,在今后的建筑考古工作中,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建筑看到代表其性质的文字特征,也可以通过文字反推之前的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形制和形式,探讨建筑的形制、制度。由于本文只是简略的进行比较。今后若是能将此为主题进行详细的比较,将会发现更多建筑信息,即不同民族建筑文化、技术的差异。这也会是一项有趣的建筑历史研究。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整理绘制。

猜你喜欢
象形纳西族纳西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安纳西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安纳西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图解趣味象形字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纳西鲁丁的微笑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