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章华台奇异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2022-10-25 08:25唐宇华陈希茜
华中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楼院落特质

王 晓 唐宇华 陈希茜

楚文化璀璨而独特,楚艺术奇诡而烂漫,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未发现、也未能确切无疑地得出较为完整而又翔实的楚建筑图像。章华台是楚国最著名、最壮丽的建筑群之一[1-2],笔者近年在对其的研究过程中,突然发现了楚章华台的奇异特质,对进一步认识楚建筑、对荆楚当代建筑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楚章华台的研究成果颇丰,但针对建筑形态的仅有杨鸿勋先生的一文[3]及陈希茜的学位论文一篇[4]。本文以章华台考古发掘资料及相关研究文献为基本依据,根据楚国建筑材料与技术、楚国气候、楚审美观,结合建筑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原理,分析章华台相关建筑特殊的柱洞分布原因,揭示其奇异建筑形式特征,最后讨论楚建筑的奇异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1 章华台遗址相关基本情况

1.1 章华台遗址基本状况

楚章华宫是楚王的一处重要行宫,约建成于公元前535年,章华台是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处建筑群。汉代以后,以章华台代称章华宫,章华台逐渐被称为放鹰台。章华台是章华宫中规模最大、层台最高的主体建筑(群)[2]。龙湾遗址群位于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其中主要为楚章华宫遗址,章华台遗址是其中一处建筑群遗址。

根据考古发掘报告:章华台(放鹰台)遗址位于龙湾遗址群东部,东西长约350m、南北宽约120m,上有四处夯土台基,其中Ⅰ号台基最高,位于章华台遗址东南部,东为湖面,北有古河道,西为人工大水坑遗址(疑为与河道相连的码头遗址);Ⅰ号台宫殿基址的台基东部原为三层台建筑(系宫殿“主体建筑”,即“主楼”,坐北朝南);西部为二层台建筑,台南似为院落式建筑;台北、台东为亭廊环绕的园林式建筑[4]。章华台的所有建筑均以第一层夯土台为基础(考古报告称为一层台,为便于理解,本文称为“总基础台”),该台东部为“主楼”下部的“L形”夯土台(考古报告称为三层台,为便于理解,本文称为“L形夯土台”)(图1),该台坐北朝南,东壁边长24.65m,南壁边长25m,北壁边长12.8m,西壁边长12.9m,台南壁为正东西向,台东壁为南北向略偏东;紧邻“L形夯土台”西侧为主楼一处附属房屋下部的一个小型夯土台(考古报告称为二层台,本文称为“附属房基础台”)[5];结合两次发掘结果分析,一层台原高3~4m,二、三层台原高分别高出一层台1~2m、3.5m[2]。

图1 章华台基本平面布局图

1.2 章华台基本平面布局

上述考古发掘报告已确认了“主楼”及其西侧配房的位置,也确认了其东侧、北侧为亭廊为主的园林式建筑,根据上述考古发掘的柱穴及其他内容[2-3],可以进一步明确章华台的基本平面布局的如下特征:①南院。由于“主楼”南侧“似为广场式建筑”的东部边缘为夯土墙柱础遗址(图1-a处),西配房以南、与东部夯土墙对应位置存有4~5个柱穴(其中1个因位置与其他柱坑对位关系较弱,应为后代建筑遗留)(图1-b处),应为南院西部边缘夯土墙柱础遗址,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主楼”南侧肯定是一个“较大的院落”(可称为南院),而非考古发掘报告中所述的“广场”(或为该文作者所理解的较大院落中的较大场地),院东、南、西三面为墙,南墙设院门;并可推论“主楼”南面近处不规则布局的数个柱穴,是章华台毁弃以后某代建筑的遗存,与章华台无关。②南院外廊。位于南院的东、南、西外墙之外,其中,东部外廊(可称为“东外廊”)由南至北,接于北院1的外廊(图1-c处),东廊南部为四排柱的宽阔敞廊或两条平行的较窄敞廊,北部为两排柱的折线敞廊。南院“西外廊”仅存北部7个洞穴,其中有3处具有形状、大小、位置的一致性(图1-d处),是西外廊的遗存,但难以由此判断其宽度。③西廊。位于西配房西侧的东西向横墙的南北两处(北部的可称为西外廊1,南部的可称为西外廊2),西外廊1、西外廊2处分别存有多处柱穴,但具有形状、大小、位置的一致性的柱穴各仅有2处(图1-e处),难以判断其柱洞分布规律。④北院落。位于主楼以北,为走廊交错的两处院落( 从东到西,分别可称为“北院落1”“北院落2”),院周皆为敞廊,两院敞廊相套,其中“北院落1”最北部的柱洞比周边走廊的柱洞直径明显较大,应为一处房屋的遗存(图1-f处)(可称为“北院落1房屋”)。

1.3 章华台主楼基本形体特征

杨鸿勋[3]认为该楼的平面为“L”形,陈希茜[4]认为该楼的平面为“一”形。笔者认为,陈希茜的结论综合了使用功能、楚国气候、楚审美观,并参考了杨鸿勋先生的研究,对章华台基本形式特征的研究更接近于原状。鉴于主题,本文只是汲取陈希茜研究结论中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特征[6],融入到研究结论的整体建筑背景之中:章华台主楼立于高台之上,为三层木结构四坡顶建筑,一层周设回廊,二层东西向逐层内退,直线梁柱。

2 章华台特殊建筑形式揭示

本文参考章华台建设年代建筑基本特征,根据上述考古发掘报告中的相关信息[2-3],研究并确认其中属于章华台遗存的柱础遗址,并由其形状、位置关系揭示其建筑相关特征。

(1)南院外廊

南院外廊遗存的柱穴,以东外廊最为完整,西外廊仅北部存有数个柱穴,南外廊柱穴全部消失。东廊发掘出相关廊道柱穴遗址171个,都为方柱坑、圆柱洞。廊道北段(位于中段以北的部分)的柱基遗址由2排柱洞组成,廊道南段(位于中段以南的部分)的柱基遗址由4排柱洞组成。东廊的大多数柱坑、柱洞都缺乏轴线对位关系,极少数柱洞甚至与周围柱洞存在较大的轴线位置偏差。南院其余外廊虽然现存柱洞极少或没有,但形式与分布特征应与东外廊相同。

(2)北院落外廊

已发掘的北院落1的基坑为其东侧及北侧东段的走廊柱基坑,皆为平面尺寸较为接近的方柱坑、圆柱洞,但大多柱洞都不存在轴线对位关系。已发掘的北院落2的基坑为其东侧、南侧、北侧东段、西侧南段的走廊内的柱基坑,基坑类型较多,分布较为复杂,其中,东侧、南侧走廊沿庭院一侧的基坑中大多数柱坑的平面为长方形(柱洞皆已毁),且平面尺寸、间距大致相同,长边与庭院相邻边界平行,大多位于同一轴线或接近处,应为该处走廊的原建柱坑(其余柱穴较少,且分布无明显规律,应为后代建筑遗存),但部分柱坑间距明显不一样,部分柱坑缺乏轴线对位关系;其余部位的柱穴大多的尺寸、位置缺乏明显规律,应为后来不同时代建筑的遗存(图1)。

(3)西廊

虽然西廊柱穴的遗存的极少,由于西廊在章华台建筑群中所占比例极小,其形式与分布特征应于南院外廊、北院落外廊协调,与后者相似或相同。

(4)与上述柱洞吻合的廊亭梁柱特征

上述建筑为廊亭建筑,其柱洞大多缺乏轴线对位关系,有的偏离平均轴线距离较大,最甚者1.1m(根据上述考古发掘报告提供柱洞尺寸估测),这只能说明此类建筑大木构件采用的是未做取直加工的木材:①柱子采用的是具有自然弯曲度的木材,而且选材时并不强求树干较直,甚至特意采用少数弯曲度较大的树干;②梁采用较直的圆木,未做表面刨平,与柱子协调,柱子上端对齐,与梁相接,底部按自然状态确定柱坑位置,所以柱坑缺乏轴线对位关系;③廊亭的枋、檩也采用较直的圆木,未做表面刨平,与梁柱协调,椽子应为刨平的,与檩的局部空隙采用薄木板垫充。

(5)房屋建筑主要构件曲直分析

章华台遗址已发掘的房屋遗址为“主楼”、西配房和“北院落1房屋”。“主楼”夯土台内的柱洞是为加强夯土台结构强度的,外观看不见,夯土台外壁的壁柱为“凸”形,属于直加工木件,那么主楼主体建筑主要构件大概率也应为直加工的。根据西汉初期贾谊《新书·退让》的记载,章华台“三休乃至其上”,“主楼”为台上三层木结构建筑,以当时铁制施工工具普及70年左右的施工水平,不可能建设具有弯曲柱的三层木楼,所以本文赞同杨鸿勋先生的研究结论[3],主楼梁柱为取直的,那么主楼主体建筑主要构件应为直加工的。西配房面积很小,为夯土墙承重,所以墙体是直的。“北院落1房屋”只存有4个柱洞,南北对齐,东西略有错位,难以判断建筑的外墙类型。

3 章华台部分采用特殊建筑形式的原因

为什么章华台的主楼采用直加工木构件,而廊亭建筑主要采用未做直加工的较原朴木构件呢?显然不是因为铁制工具不足。在中国,公元前600年前后出现了铁制工具,公元前4世纪中叶之后的战国初期,铁器才基本普及[7-8],至此“木构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9]。由此可见,公元前约535年建成章华台的时候,铁制工具虽然尚未在全社会普及,但已出现70年左右,作为大国离宫重要建筑的章华台,铁制工具的数量需求肯定会被充分满足,木构件的直加工能力充分。那么,能够但为什么不做直的呢?在铁制工具出现70年左右、且尚未普及的当时,由精确加工的木构件构成的建筑,犹如早期的现代建筑,在当时应该被认为是最先进、最“现代”的[10]。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1)源于楚人的审美精神

这是最重要的。楚艺术往往体现出一种自由精神,“源于楚人所特有的不碍于物、不滞于心,无拘束、无挂碍的‘流观’审美观,体现着一种富于想象,充满生命激情”[11];楚建筑较为突出的美学特征是“线型、和谐、因借、空灵、朦胧、超拔、绝艳、怪异、恢闵、运动”[12]。所以,作为楚国离宫重要建筑的章华台,其中包括显著的“怪异”、“无拘”的特质毫不奇怪,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特质反倒是很奇怪了。

(2)源于原朴建筑形式

铁制工具出现以前,中国主流建筑形式仍然较为质朴、原始,接近于章华台廊柱建筑形式,但章华台廊柱更加强调了自然、自由,刻意使用了更多的弯曲柱子,由此甚至还可以推论,廊柱的屋面材料可能也不同于“主楼”的瓦,而是采用了茅草或荷叶、香芷等植物,正如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所述,“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自然而浪漫。

4 章华台奇异特质的现代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章华台的如下特质:①廊亭建筑中大量应用了自然弯曲的柱子乃至自然弯曲的大木构件;②主楼与西配房以平直构件为主,形式特征较为理性,廊亭则较为自然、“怪异”“无拘”甚至浪漫,两类建筑并列,也是一种“无拘”的表现。章华台是楚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其上述特质绝不会只限于章华台,至少可以推演到章华台之后部分的楚离宫、楚休闲式建筑之中。本文揭示的上述内容,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学术意义

不仅可以加深对楚建筑的认识,而且在“中国目前可见的最早木构建筑实例为唐代,建筑考古学对深入探索悠久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十分重要”的背景下[13],可以弥补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2)实践意义之一

可以作为楚建筑展示与仿楚建筑设计的依据之一。由于目前尚未发现楚建筑任何明确的形象资料,所以目前任何关于楚建筑的图像(如章华台复原图、电视剧中的楚建筑)、仿楚建筑(如东湖楚城),都与原楚建筑形象具有一定差距。那么,在重视传统文化宣传、与楚国相关影视作品时有出现(如“芈月传”)、楚文化旅游区项目兴起(如荆州纪南文旅区、云梦楚王城),对于有关楚建筑的影像(如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等)、图片及模型(如展览)中,对于仿楚建筑设计,可以作为依据之一。

(3)实践意义之二

可以作为现代荆楚乃至中国建筑创作的依据。在现代荆楚建筑创作中,往往困惑于缺乏楚建筑具体形象的参考,本文所揭示的某些楚建筑的上述木构件的特质,应可以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如局部弯曲的柱子或梁柱。本文所揭示的某些楚建筑“怪异”“无拘”的特质,与解构或后解构主义建筑特质比较接近,如果以“怪异”“无拘”作为主要意象进行建筑创作并产生优秀作品,应会促进新荆楚建筑风格的发展,或许也会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当代发展与世界解构或后解构主义的对话,促进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主楼院落特质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南农新生“建”主楼
八一作品
院落春秋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院落春秋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我们的校园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