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

2022-10-31 06:15刘照升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3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初中英语评价

刘照升

(临泉县田桥街道中心学校 安徽阜阳 236400)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面临的困难

笔者通过对六、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在衔接上有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英语学习后劲不足。尽管从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大多数学生经过四年的英语学习,上初一以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害怕开口讲英语。虽然小学英语教学以听说课为主,但大部分学生依然存在不敢开口说英语的问题,听、说能力都欠佳,语音、语调不标准,音标学习能力不足,导致拼写单词能力较差。二是读写能力一般。大部分学生对50词左右的阅读材料,表示不能理解大意,书写小短文语法错误很多,对英语句式结构没有认识,习惯用中文思维写作,书写不规范现象存在。三是英语学习素养不高。学习英语需要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背诵习惯,学生观察、发现及总结学习规律的能力差。

(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笔者所教的262名学生中,从六年级毕业质量监测数据来看,仅有53名同学能达到小学英语要求的水平,绝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这个水平,给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加上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多,一部分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就出现掉队现象。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原因分析

(一)中小学教材版本存在差异。目前笔者所从教区域小学阶段选用的教材是三年级起点PEP,初中阶段则选择人教版新目标。两套教材语用、内容、话题、词汇等重复出现,还有一些衔接错位问题,五、六年级的教材比初一的内容难度要大,初中英语教材前三个单元(预备篇)从26个字母重新开始学习。

(二)教师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小学英语主要侧重语音和听说练习,强调通过大量let’s talk、look and say、play a game、chant and sing、story time等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热爱英语的学习。这种方式符合6~12周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小学生会很乐意参与。但到初中时,面对大量的单词、语法、长篇的对话、课文,学生开始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从而影响初中英语的学习效率。

(三)教师和课时存在差异。小学英语课时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六年级英语每周2课时,班额大,且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有许多班级的英语课是由语文老师或常识课教师兼任,还有的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学任务繁重,势必会造成教师备课时间、精力不足,进而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四)家长和学生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小学阶段大部分家长更重视语文、数学的学习,认为英语在小学阶段是副科,等到中学再努力学习也不晚,所以这也极大挫伤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

三、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以上在中小学教学衔接上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解决。

(一)处理好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衔接

市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应涵盖两个学段;县教育局教研室应结合实际,定期组织初中英语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互相听课或成立中小学教研共同体;县直中学与街道中心学校定期举行联片教研活动,走进彼此课堂,实地了解双方学生的学情以及课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同商讨、交流,为共同做好辖区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协同发力,探讨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如何做好衔接工作,就新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共同研讨。中学英语老师研究在初中开始阶段如何保持小学阶段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同样能够喜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小学英语教师研究如何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书写训练,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二)处理好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通常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对话,单纯的语法知识较少。因此,学生升入七年级后,应对小学英语中的重点问题,多采用复习巩固的方式,温故而知新,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已有知识储备,来激发对新学习内容的认知,以达到巩固、记忆和活用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目的,为顺利过渡至七年级新语言的学习做好准备。复习导入新课时,可以用导学案来了解他们的现有水平和掌握状况,预测他们的口语水平和用英语答问的能力,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把握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熟悉彼此的教材,更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的研读,这样才能避免因学习的重复与脱节而造成学生的积极性受损。

(三)处理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听说课,以促进儿童生活化交际为主,课堂教学中教师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从直接听说、开展游戏活动、创设情景、全身反应等方面进行教学。初中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不同于小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及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交际能力。上述教学要求之差异,促使中小学英语教师熟悉彼此教材和教法,相互交换教学资源,以便掌握英语教学方法与规律,明确中小学英语的异同点,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此外,初中英语教师一开始应尽量保持小学英语教师在交谈过程中的活动气氛,还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节奏中逐步转向初中英语,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如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记笔记、学会思考。此外,教师还要教学生一些英语学习方法,如U形记忆曲线、反复运用、思维导图等,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英语学习。

(四)处理好中小学教学评价的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提到,小学的评价应与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相吻合,小学评价应以儿童的兴趣、保持信心为主要评估目的,形成性评价为课堂教学服务,重点评价他们课堂上的情感因素,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点一滴,比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同学合作的精神以及帮助同学学习的情感态度等。因此,小学教师应在教学上注重鼓励评价,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小学教育阶段的鼓励评价;鼓励评价的方式要多元,课堂创设情境、平时测验、学生成长袋、问卷调查、家访、谈心谈话等都可以为教学服务。中学老师要多向小学老师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多让学生发言、体验,让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中学形成性评价也应坚持鼓励原则,让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活动获得幸福感,坚定学英语的自信心,不断调节学习策略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结语

总之,初中开始阶段,尤其从初一开始,老师应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真实语用环境,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团队竞赛、小组活动、撰写小作文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使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课堂上,坚持关爱、鼓励原则,减少责备和批评;尽可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始终贯穿以生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他们思维的空间,更有效地帮助小升初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平稳度过衔接期。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初中英语评价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