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江门潮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2-10-31 09:28陈秋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9期
关键词:植被海绵净化

陈秋成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很多问题,特别在每年的汛期,部分沿海城市往往会发生严重的积水现象,土地渗入和吸收雨水的能力下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海绵”概念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与施工中。运用“海绵”概念不但可以营造美丽的景观环境,还能提高城市的功能,很好地缓解城市的水患问题。本文从广东省江门市潮头公园的景观设计入手,归纳出其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强化公园景观的功能,深化海绵城市的开发,有效改善江门的生态状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雨洪治理理念,是指在应对气候变迁、暴雨造成的自然灾难时,城市表现出较强的“弹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给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即在遇到降雨时,城市可以吸水、储水、渗水、净水;当有必要时,可以“释放”储存的水分,并加以利用[1]。由此可见,海绵城市的基本含义是现代化城市应当具备吸收、净化和利用雨水的功能,并具备抵御极端气候变化和极端降雨灾害的防灾减灾功能,以维持生态机能。

1.2 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海绵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推进城市生态化的有效手段。海绵城市以城市为中心,以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主,结合市政、水文、景观,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证雨洪和谐共生[2]。此外,在目前建设的海绵城市中可以看到,这些城市节约了修建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投资,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公园景观设计要素

2.1 地域形态

地域形态是景观设计的中心架构,应将其与雨水资源融合形成汇水格局。一般情况下,要在垂直空间建立下凹型接口,以构成一个生态雨水系统。当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原状,建立水系循环系统。

2.2 水域

在公园景观中,可以结合周边环境改造水域。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增加跌水、喷涌等水景设施,以改善水循环,尽量避免出现污水、水体发臭的情况。同时,应合理利用微生物和植物资源,定期治理坑塘等静止水体,将水的形状塑造与水的储存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水域景观。

2.3 植被

公园中的植被具有净化水体、保持水土、塑造空间等作用,是公园绿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植被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各类公园植被,将有助于优化城市当前的雨水径流、杜绝面源污染并增强水体循环与水体贮存的性能。此外,园林植被还能滞留、吸收以及净化处理当地的雨水,从而凸显植被本身具备的生态性能、环境教育以及审美功能。具体来讲,运用园林植被建设海绵城市主要有以下价值。

(1)实现雨水滞留。园林植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实现雨水滞留,确保从源头实现雨水径流的全面减缓。由于植物根茎与植物树冠还能保留部分雨水,因此有助于雨水循环。

(2)完成全方位的雨水净化。多数园林植被不仅具备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还能实现全方位的雨水净化。城市如果缺少植被,那么含磷与含氮较多的雨水将会注入城市内部或者城市周边的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吸纳多余的城市降雨。目前,很多生态敏感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毁损与破坏,其中破坏最显著的生态要素包含森林、草地、湿地、河流以及湖泊等。海绵城市亟待增设多样化的园林植被,以便滞留并汇集雨水。同时,园林植被还能够延长雨水滞留的时间,确保城市土壤吸纳相对较多的雨水。

2.4 路面铺设

结合公园景观的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公园绿化的材质渗透性能、铺装形式、铺装色彩的配比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预防城市积水,做好防水工作,并不是在地上铺一层物料就可以起到渗漏作用,而是要在铺设漏水材料前先打好地基,这样水分才可以通过材料快速渗入地面。正确的路面铺设方式可以让雨水通过地面的缝隙流入地下,还可以控制水流的急缓,达到较好的排涝效果。

2.5 房屋结构

房屋结构的作用在于承接雨水,提升景观观感。首先,利用屋顶项目绿化措施可以确保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进行创意设计与理念调整,使整个园区的绿化效益达到最佳。其次,在屋顶的绿地管理操作中,要完善管理机制,减少屋面雨水总量和污染物,在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的前提下达到最佳治理效果。最后,在设置花园式屋顶绿化建筑结构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提高有关的荷载系统管理水平。另外,在屋面绿化中以树木为主,并将数量控制在一个特定区域,从而高效提升核心区域的性能。

3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江门潮头公园景观设计

3.1 工程概述

潮头公园位于江门人才岛西北角的岛头位置,为全岛龙头,是景观规划中的核心公园。北侧为外环机耕路,南侧为振兴大道,东侧至荷塘大桥,景观面积为14.69 万m2,周边以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目前,场地建设区域以鱼塘为主,其中一条河流贯穿该区域,东侧现存一处土丘。景观规划以“整合梳理”“编织打底”“三道交织”“活化融合”为主,将潮头公园打造成“蓝绿交织、生态海绵、活力潮尾”为目标的江门人才岛岛头景观形象。

按照现有的池塘形态,在公园中开凿湖泊,形成美丽的生态海岸;利用慢车道将各个场地连接起来;与周围的土地紧密联系,设置具有多种功能的体育场所,如节庆广场、潮头码头、阳光沙滩以及体育场所等;在视野较佳的地方,设置透景线,并在景观平台上设置一个观景台和凉亭;与海绵设备密切配合,配置生态滤池、开放式表流湿地、循环泵、水下森林、植草沟、雨水花园以及曝气机等综合性海绵设施[3]。

3.2 江门潮头公园景观规划

3.2.1 排涝设施的设计

(1)渗。“渗”是指用各种自然方法增加雨水的渗入。通过滨水区绿地进行海绵化改造,在红线范围内设置生态滤池、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及各类植草沟。

第一,生态滤池。生态滤池是以水中微生物和人造生物膜为基础,对废水中的溶解物质进行生物降解的一种模拟自然环境的水质处理技术。第二,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指的是利用植物、海绵种植土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对雨水进行调蓄和净化。该系统能够高效净化雨水,并利用地面上的凹陷和砾石间的空隙收集雨水。第三,下沉式绿地及各类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通过平缓的斜率(通常为0.5%~1%)进行缓冲设计输送径流,除去较大的悬浮物并渗入种植土。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路面约200 mm,是一种既不增加建设投资又不占用土地面积的有效雨水调蓄方法。植草沟的种类有渗透型植草沟、生态多孔纤维棉植草沟以及转输型植草沟等。植草沟的深度不低于200 mm,其主要功能是收集、输送、排放并净化雨水[4]。

(2)滞。“滞”指的是停滞水流,采用生态缓冲带、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收集设施等延长雨水在场地的停留时间。第一,生态缓冲带。在水陆两旁、道路与绿地边缘设置多个雨水过滤带和雨水种植池,利用植被和草坪底部填充质吸附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确保雨水的生态性能。第二,雨水收集设施。在公路两侧设置独特的集雨槽,以提高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

(3)蓄。园区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用地情况,建设生态滤池、表流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及各类植草沟、透水铺装、原位生态净化带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备,总面积为83 000 m2,可提供的最小调节容量为5 755 m3。其中,生态滤池可提供392 m3的调节容量,雨水花园可提供282 m3的调节容量,植草沟和下沉式绿地的调节容量可达698 m3,剩余部分的调节容量约为4 383 m3。江门潮头公园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0%以上,年固体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总量去除率超过45%。

(4)排。即自然排放。以天然排水为主,排涝设施与对应的雨水调节功能详见表1。

表1 排涝设施与对应的雨水调节功能

3.2.2 水下生态系统净化和修复设计

(1)植物净化。通过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构筑具有不同等级的海岸边坡植被系统和人造湿地,以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河流的净化作用,从而保障地区水资源的安全。

(2)底栖放养。以鱼和底栖生物相结合,并与整个公园的功能布置相协调,实现水体生态均衡,提高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生态缓冲、陆禽栖息等方面的能力。

(3)水底优化。在水底形成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为海藻类、无脊椎类、鱼类等生物提供优良的水域环境,实现水体自我净化和生物生存的双重功能[5]。

3.2.3 水系规划

(1)自然草坡驳岸。生物多样性、天然景观均具有调节生态的作用,可以保持水陆生态结构和生态边际效应。在水系规划中,自然草坡驳岸生态功能健全且坡度较缓,水位落差小,水流平缓,是水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堆石驳岸。利用工地上剩余的大石头进行堆积,既节约了成本,也便于工程建设,同时也能硬化河堤。

(3)亲水驳岸。亲水驳岸多应用于亲水面的处理,通过梯级进水可以确保公园的亲水性。

3.2.4 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可以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将具有良好的“弹性”。慢行系统可以通过碎石透水路面,像海绵一样迅速吸收雨水,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能有效解决内涝问题,还能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另外,对于居民出行,慢行系统也将更安全、舒适和便捷。在慢行系统的规范区段设置缓行区,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临近机耕路,人车分流;另一类是公园内的所有公路,一律不允许车辆进入。

3.2.5 绿化系统

(1)树种选择—滨水休闲区。结合江门市的气候环境,预留了较多以绿化、草坪为主体的空间,以供市民休闲娱乐。滨水区与水面相结合,可以营造优美的水岸植被景观。

(2)树种选择— 湿地区。种植时要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耐盐植物,以达到美化水景、改善水域环境、建立鸟类栖息地、改善公园生态环境等目的。

3.2.6 服务设施

(1)综合服务驿站、售卖点。景区入口和公园入口适当安排销售服务点和综合服务驿站,每个驿站间隔3 ~5 m。在滨河步行道及各大公园入口处设立综合性的服务点,为健身人士提供短期休息场所。

(2)环保厕所。采用低碳、节能、绿色、可供游人使用的环保厕所,应设置在景区核心区域、公园出入口和综合性服务站。

(3)标识导视牌。使用统一的标识系统和模板,标识形式应统一,易于辨认;路面标识由慢行标识、骑行标识和方向标识组成。导视牌尺寸及摆放地点应便于观察和游客查阅,并尽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在展板上。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明确公园景观的建设要素为地域形态、水域、植被、路面铺设、房屋结构等。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引入公园设计中,以江门潮头公园为例,结合公园景观的建设要素进行设计规划,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

猜你喜欢
植被海绵净化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净化水泵
多功能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