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地面亭建筑造型的形式表达

2022-10-31 09:28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9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号线线路

刘 阳 亓 琳

1 北京地铁发展的历史背景

地铁是一种在城市中修建的速度快、运量大、用电力牵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 年,试运营于1971 年,是我国的第1 条地铁系统。从1991 年亚运会到2008 年夏季奥运会,再到2022 年冬季奥运会,通过多次举办世界范围内的大型体育赛事,推动了北京地铁的快速发展。截至2021 年年底,北京地铁共有27 条线路(包括25 条地铁线路和2 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覆盖北京市11 个市辖区,拥有428 座运营车站,运营里程783 km。

2 北京地铁的发展阶段

根据北京地铁车站的运营情况及北京地铁规划发展的年代特点,北京地铁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3 个时期。

2.1 第1 个时期(1960—1980 年)

此阶段兴建的地铁包括1 号线、2 号线。1 号线建成初期本着“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指导思想,并未对公众开放。直到1981 年,北京市地下铁道公司成立,苹果园站至北京站地铁运营区段移交北京市地铁公司管理并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21 年8 月,1 号线(含八通线部分)全长54.47 km,共设37 座车站。

2 号线走向与老北京城内城墙基本重合,1987 年利用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和一期工程的一部分,组成了北京市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这也是中国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截至2020 年3 月,2 号线全长23.1 km,共设18 座车站[1]。

2.2 第2 个时期(1980—2010 年)

此阶段前期属于1 号线与2 号线工程继续修建与完善时期,直到2001 年7月13 日,北京获得了第29 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极大推动了北京地铁事业的发展,13 号线、5 号线、10 号线、8号线、机场线、4 号线-大兴线、15 号线、昌平线以及房山线陆续投入运营。其中,13 号线是北京第3 条建成运营的城市地铁线路;4 号线、5 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网中贯穿南北的城市主干线;10 号线是北京第2 条环形地铁,也是北京地铁客流量最大的一条线路。

此阶段地铁的兴建已不同于1 号线、2 号线兴建之初的战备意图,经济建设、缓解拥堵与助力奥运成为建设的主要目的。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逐渐完善的环形线网补齐了城市南北向的联络通道,主城区外的几座卫星城(大兴、昌平、房山)也在郊区地铁线路的联系下关系愈发紧密[2]。

2.3 第3 个时期(2010 年至今)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加之2015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申办成功,地铁建设也迎来了一段史无前例的黄金时期,投入运行的线路有6 号线、7 号线、9 号线、11 号线、14 号线、16 号线、17 号线、19 号线、S1 线、大兴机场线、亦庄线、房山线、燕房线、西郊线以及亦庄T1 线。其中,6 号线是横贯北京城东西的第2 条交通大动脉,缓解了1 号线的客流压力,承担了通州副中心与北京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核心区无缝衔接的功能;19 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南北穿越中心城区的大站快线,最高运行速度达120 km/h,从南四环外到北三环外仅需24 min;地铁S1线又称北京磁浮线,是我国第2 条、北京第1 条中低速磁浮线路;西郊线是北京第1 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穿行于曾经的皇家苑囿之间,即著名的“三山五园”地区,也被称为最美西郊线;燕房线是我国第1 条全自动运行的线路,列车各项任务均由电脑完成,无需人工操控。

此阶段地铁的建设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加密路网,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地铁运行速度更快,载客量更多,同时智能化程度也更高。服务范围进一步向郊区延伸,综合考虑造价等因素,郊区更多采用高架线、地面线以及地铁与有轨电车混合运行的模式,体现了现代轨道交通建设的灵活多样性。

3 各时期地面亭建筑造型特点

地铁沿线各站的地面出入口建筑,又称为地面亭,建筑形态主要有合建式与独立式两种类型。合建式通常将出入口附建于地面原有建筑物的一角,适用于地面条件复杂且用地拥挤的场合,可独立也可与地面建筑连通。独立式又分为敞口式、门亭式,敞口式的出入口没有突出地面的建筑,常用于不便设置地面建筑的场合;门亭式的出入口处均有可遮风避雨的屋盖,四周可封闭也可开放,一般结合周边环境设计[3]。地面亭作为地铁线路的地面标志,不仅代表着北京的城市形象,更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处缩影,其造型具有时代特征。

3.1 1960—1980 年的造型特点

该时期的1 号线与2 号线地面亭建筑,外观方正,窗户布置规则,未设置扶梯,面宽较窄,搭配单层的体量,整体显得狭长,给人一种简洁朴素的观感。颜色采用接近石材的米黄色,搭配透明玻璃,与当时色彩普遍单一的街道背景相呼应,没有突兀感(图1)。全线各站情况基本一致,仅在个别重点站进行了装饰。例如,1 号线天安门东站B 口的地面亭,因靠近紫禁城,屋顶是黄色琉璃瓦,采用高度较矮的盝顶,墙面采用高档的花岗石,与周边皇家建筑风格统一,识别性较好。

图1 2 号线的地面亭(来源:作者自摄)

3.2 1980—2010 年的造型特点

进入21 世纪以来,地铁在城市机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要承担运输的本职工作,又要在复杂的城市系统中展现都市魅力。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城市中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景更加丰富多彩,地铁出入口的地面亭建筑也一改传统形象,更加注重艺术造型。这一时期,地面亭建筑与高技派、参数化等相结合,与周边街景对比显得更加特立独行。例如,5 号线北苑路北站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抽象的几何形体造型使得地标特征十分突出。又如,2009 年首段建成通车的4 号线地面亭,其外观采用不规则楔形拼贴的构成手法,体量上也呼应了立面楔形的特征,造型更加接近梯形,材质上也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幕墙做法,突出了建筑本身的现代感(图2)。再如,2008 年首段建成的8 号线奥体中心站和奥体公园站,位处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带内,整体建筑造型与园内景观设计元素相呼应,协调性与标志性相辅相成。

3.3 2010 年以后的造型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大众对美学认知的能力也在同步提升,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与日俱增,单纯靠技术堆砌出的建筑显得冷漠且无法与周边环境相容,地面亭建筑开始更加注重人文情感和地域特色,变得更加精致化与地域化。例如,19 号线地面亭顶部模仿传统木构建筑的榫卯结构,整体层次感更强,下层墙体采用米色石材,中层榫卯材料采用金属板包封结构,上层屋面采用深蓝色金属屋檐,如图3 所示。又如,14 号线丽泽商务区站D 口紧靠丽泽家居办公(Small Office Home Office,SOHO),地面亭作为丽泽商务区标志性建筑物的一部分,采用了丽泽SOHO 的造型特征,是目前北京地铁中造型较为前卫的一座地面亭建筑,如图4 所示。

图3 19 号线的地面亭(来源:作者自摄)

图4 14 号线的地面亭(来源:作者自摄)

4 地面亭造型的构成要素

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要素来提炼,这种要素是一个地域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提取一座城市的文化要素,实现与所在地域的联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设计手法,尤其适用于北京这座历史积淀深厚的现代化都市,设计师往往通过设计地铁地面亭建筑的形态、色彩、材质等将文化性转变为可引发大众共鸣的设计语言。

4.1 形态

独立式地面亭建筑作为城市街道旁的小型公共建筑,依据地铁“一线一景”的设计手法,尽可能营造出标志性的体量形态。在通常的设计中,建筑体形可以基于各种简单体形的排列组合,组成形式多样的复杂体形。地面亭建筑的形态设计难点在于场地的局限性,再加上功能的单一性导致其外形多为矩形盒子,限制了多种建筑构成手法的运用。其中,减法、收缩、拼贴、分割的手法较为常用,而加法、膨胀等手法则要结合无障碍电梯或其他设备用房配合使用。北京地面亭建筑发展至今,已衍生出类型繁多的形态样式[4]。

4.2 色彩

相较于建筑形态,建筑色彩带来的视觉刺激更具有吸引力。通过视觉获得的外部信息占人体各类感觉器官获取的绝大多数,外界的色彩通过明度、色调和饱和度的变化使人们的大脑对各类物体的大小、形状、明暗、距离产生感观上的变化,这就是色彩刺激在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原理。色彩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充分考虑精神需求,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心理预期。第二,利用色彩强烈的对比度或辨识度建立一种新秩序。例如,区分不同线路的色彩,促使外界对此线路形成一种全新的认同感和记忆。此外,地面亭应结合当地城市的人文历史及地铁沿线的景观风貌进行色彩的差异性设计[5]。

4.3 材质

不同的材料质感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冷峻的石材给人一种坚固耐久的敦厚感,明亮的金属体现出一种工业化的机械风,而透明的玻璃则自带商务气质的现代感。

通过不同材质与周边环境所形成的明显反差可以彰显地面亭的独特,若材质与周边环境相似或相同,则会让人产生亲近感。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地铁愈发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本质,在强调实体服务的同时,通过造型设计传递出的人文关怀更能引起乘客的情感共鸣,从精神层面满足现代乘客对地铁建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地面亭建筑将作为城市发展的一扇窗口,向世人展示北京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号线线路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分析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北京地铁房山线产品可靠性分析报告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