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与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2022-10-31 09:28李昊研王凤涛吴为威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9期
关键词:钻杆锚索土建

李昊研 林 泉 王凤涛 吴为威

随着新型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施工企业若仍采用传统施工技术,则很难实现预期的土建工程施工目标。此外,为了杜绝“千城一面”的问题,土建工程施工项目逐渐走向个性化。因此,施工企业要想提升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应将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作为重点,并归纳各项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总结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障土建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

1 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1.1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地基土的强度,因此该项施工技术常应用在软基处理施工环节[1]。目前,土建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多将支护结构与水泥搅拌桩融合应用,在保证地基强度的同时起到支护作用或止水作用。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来源:作者自绘)

在全过程质量管控理念下,土建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每项技术的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管控。

首先,保证施工现场待施工区域场地的平整性,核查场地是否存在软弱土层,必要时需换填处理,为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奠定场地基础。同时,核查施工范围内的土层情况,以保证钻杆能够顺利下钻[2]。在放线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桩之间的距离,避免其互相咬合。在搅拌施工与注浆施工环节中,由于水泥搅拌桩极易向地表反出大量水泥浆,因此需在桩机就位前挖好沟槽,一般情况下,所挖沟槽深度可控制在1 m 左右,宽度控制在1.5 m 左右。

其次,在第一次搅拌下沉时,应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将配合好的水泥浆倒入带有刻度的铁桶内进行搅拌,然后将搅拌后的水泥浆倒入储存池中并连接胶管,胶管的一端为储存池,另一端为桩机。启动注浆泵设备,观察搅拌钻头的出浆情况,需等钻头出浆后才能正式开启桩机。桩机钻杆向下做切土搅拌运动的同时开始送浆,待下沉达到施工图纸的设计深度后,钻杆停止运行30 ~40 s。再操作桩机使钻杆做反向提升动作,此阶段应注意钻杆的提升速度始终保持匀速,一般提升速度应控制在1.2 m/min以内。第二次搅拌下沉的具体过程及质量控制与第一次大致相同[3]。

最后,待两次下沉注浆结束后,将桩机移动至下一个桩位。此外,为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地基土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核查水泥浆的泵送压力,确保地基土的水泥掺入量在20%以上。

1.2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土建施工中,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固施工区域的地基,因此该项施工技术常应用于各类地基加固施工环节。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土建桩基工程支护桩施工中,施工人员常将该项技术与钢筋笼配合使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流程详见图2。

图2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流程(来源:作者自绘)

首先,平整场地,放线定桩位,具体施工要点同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另外,还应检查地泵并调试地泵施工设备,同时连接泵管。

其次,待钻机就位后,确保钻头与桩位在多个方向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即可下钻。此环节还应核查钻杆的倾斜角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不可仓促下钻。在钻进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将钻进速度控制在1.2 ~1.5 m/min,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钻进,需暂停作业,检查或纠正后方可继续作业。

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会藉由“世界读书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但多是各高校图书馆自行举办,没有成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机构进行活动规划和统筹,其活动效果有限。并且往往都是图书馆在校内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其他部门并不参与,使得活动效率低、影响范围有限。

同时,为保证作业区域的施工便利性,施工管理人员应在现场安排挖土机,用于清理钻出的土方。当钻至设计要求后,施工人员操作输送泵将混凝土灌入孔内,并在灌注过程中提升钻杆,保证钻杆的提升速度。一般情况下,需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提钻与泵送的速度,保证灌注的连续性[4]。

最后,保证下笼的及时性,待灌注完成后第一时间下笼。钢筋笼吊装工艺流程如图3 所示。由于钢筋笼长度过长,在下笼过程中应控制钢筋笼的垂直度,若存在偏位问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钻机操作人员辅助纠正。

图3 钢筋笼吊装工艺流程(来源:作者自绘)

1.3 锚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土建施工中,锚索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锚固方式提高施工现场基坑周边的土层强度。近年来,随着国内土建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锚索结构的种类也随之增加。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锚索施工工艺流程(来源:作者自绘)

首先,结合设计标高对施工区域进行土方开挖,需要注意的是土方开挖深度应低于设计标高20 cm ~30 cm。待一系列质量管控工作结束后,施工作业人员按照设计间距要求进行布孔。

其次,在钻孔过程中,若土层为淤泥质粉砂,需采用套管护壁进行钻孔作业。同时,钻进深度不应限于设计深度,而应超出设计深度的0.4 m ~0.6 m。施工人员在此环节需实时观察孔底排出的土质情况[5]。

最后,在锚索安装阶段,需控制好锚索长度,一般情况下锚索长度需大于孔深1.5 m 左右并对锚索进行防腐处理。同时,施工人员在锚索下放环节需控制好锚索杆体,避免杆体弯折、扭转。在混凝土冠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质量管控。第一,所有桩头经清理均露出钢筋后才能进行冠梁钢筋的绑扎施工;第二,冠梁主筋的焊接方式若选择双面焊需保证焊缝长度为5 d(d 为主筋直径),若选择单面焊需保证焊缝长度为10 d;第三,最大限度减少商品混凝土的蜂窝麻面,并在施工作业完成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养护;第四,一般情况下浇筑3 d 后可拆除模板。另外,在锚索张拉锁定环节也需要进行质量管控,如张拉前应进行预张拉。

2 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2.1 应用BIM 技术

在土建工程中,应用BIM 技术进行施工技术质量管控能够有效提升技术管控效率。

第二,用于布置施工场地。BIM 技术的三维建模功能,不仅能够帮助施工管理人员节省时间、精力,还能够向施工管理人员呈现高清立体的施工场地布置情况,从而保证场地布置决策的科学性,为土建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第三,用于了解施工要点。BIM 技术的施工技术模拟功能能够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各项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实现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2 施工技术准备的管理

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质量管控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虽然部分施工人员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但是他们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不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影响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第二,部分施工人员由于工龄短,缺乏施工经验,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无法灵活运用某一施工技术,致使工期延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施工技术准备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施工作业前应召开有关施工技术的集体会议,让施工人员明白各类施工技术的实施要点与注意事项。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可通过以往的重点施工案例与施工人员沟通,并为其讲解案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传达各道施工工序中的质量要求。最后,定期进行考核,提高老员工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帮助新员工熟练掌握施工技术。

2.3 施工技术应用的管理

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管控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遵循规范性、适用性的管理原则,结合不同土建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在施工现场开展技术应用管理工作促使施工技术规范应用。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实践中,管理人员需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施工强度。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复杂且烦琐,工期跨度相对较长,管理人员应通过现场巡查方式掌握某一道工序的施工强度,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严禁出现超负荷施工的现象。虽然超负荷施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但施工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加强施工各方的交互与协作。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管理人员应与土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建立有效的交互机制。通过与设计单位的交互,为施工技术应用的选择提供决策基础;通过与施工单位的交互,判断所决策的施工技术是否具备可行性;通过与监理单位的交互,把握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为针对性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奠定基础。

2.4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责任制度

首先,完善质量追溯制度,对土建施工现场中的关键工序、重点工程部位等实行操作人员签名制度。虽然该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其次,以土建施工项目的施工要求为基础更新以往的技术交底制度。在落实该项制度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预检与复检隐蔽工程、关键施工部位,再将检查结果与技术交底制度对照,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

最后,完善奖惩机制并纳入施工技术质量责任制度中。同时,施工管理人员需保证奖惩机制的公平性与奖惩机制实施的公正性。

3 结语

本文主要从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两个角度简要分析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其中在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过程中,主要列举了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方面的施工技术。由于土建工程项目种类繁多,除本文所述的地基基础工程外,还涵盖砌体工程、安装工程、防水工程以及防护工程等,因此需进一步优化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分析。

猜你喜欢
钻杆锚索土建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闸板防喷器-窜动钻杆动态剪切机理研究*
悬浇拱桥索力设计计算分析
新型铝合金钻杆对岩屑运移效率提升研究
煤矿巷道顶板锚索受力特征与分区锚固机理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某S135 钻杆管体断裂失效分析
土建装修工程中的施工交叉管理策略
房屋建筑土建监理质量控制探析
锚索搅拌头加工制作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