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04 13:27晏海婷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文/晏海婷

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认识周围事物的方式以直观感知为主,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提出了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以期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构建出立体、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阶段,无意注意占据主要地位,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幼儿教育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持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而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为幼儿展示欢快的音乐、缤纷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直观展示丰富多彩的画面,能带给幼儿丰富的感官体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主动跟随画面情节进行学习和思考。例如,在游戏环节中,教师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可以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又如,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卡通形象讲解教学内容,可以让幼儿对教师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事物,而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借助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创设出直观生动的情境,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知事物,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获得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例如,在讲故事环节,教师利用背景音乐和相关图片呈现故事的情节,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以“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活动为例,很多幼儿对蝌蚪和青蛙的了解并不充分,已有经验不足,仅靠语言文字描述和教材图片辅助,无法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而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也可以利用风声、雨声和雷声,衬托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处境,还可以利用动画展示小蝌蚪与妈妈之间的对话,帮助幼儿从多个维度感知故事情节,这不仅能帮助幼儿深刻理解故事内容,还能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运用多种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这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例如,在认识飞机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搜集各种飞机的图片,搭配相应的音效,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加深幼儿对各类飞机的印象,从而提升活动的效果。

绘本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但由于幼儿的识字量有限,他们只能依靠图片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无法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而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绘本故事制作课件,将绘本中静态的图片转换成动态的画面,可以让故事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深入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的情节。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制作课件时加入预设的问题,既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又能促使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故事中可爱的形象、有趣的情节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二、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一)开展交互式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知识传输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交互式教学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主动思考、积极尝试。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设计有效的提问,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并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还可以在制作课件时加入需要幼儿操作的内容,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促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深入了解学习内容。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取并打乱故事中的事件及其发生时间,让幼儿一一对应并调整顺序,从而加深幼儿对故事的整体印象。教师也可以将故事角色与对应的事件呈现出来,并变换位置,让幼儿进行连线,从而帮助幼儿理清故事中事件和人物的对应关系。教师还可以先利用“放大镜”“幕布”等功能,放大或隐藏故事中的重要内容,然后让幼儿根据故事的已有情节,猜测想象故事的发展并说明原因,最后让幼儿点击课件验证自己的猜测。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幕布”功能隐藏故事的结尾,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给故事创编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尾;也可以隐藏故事的封面,在故事讲完后,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给故事起名,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

(二)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升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借助丰富多彩的内容,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并了解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但仅靠多媒体技术无法实现知识的转化、迁移和应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幼儿学会迁移和应用知识,从而提升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能力水平,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按照教学计划确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搜集适宜的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多媒体课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促使幼儿主动思考,将“教师传授知识”转化为“幼儿主动学习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幼儿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知识内容和已有经验提出合理的质疑,并带领幼儿进行探究,培养幼儿的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完成教学后,教师要结合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准确掌握幼儿的学习效果,据此确定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并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以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可以在平时多学习、积累相关的知识,增强自身筛选教学资源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借助精彩的画面呈现教学内容,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集体教学及研讨活动,定期讨论交流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以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诸多的优势,但使用不当会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使用过度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导致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下降,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用较少则无法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导致幼儿难以深入理解相应的知识。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帮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有着诸多优势,它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更是幼儿的认知工具,可以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交互性教学,帮助幼儿通过交流与互动的方式学习知识。教师还应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断增强自身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努力为幼儿呈现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以持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让注意力“飞”回来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