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2022-11-05 01:22郭振华李翼飞袁安发
武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娱乐民族游戏

郭振华 李翼飞 王 芸 袁安发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和特征的总体概括,而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现代汉语词典》对本质的解释: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而关于本质属性,《辞海》解释为:本质属性是指某类对象必然具有的属性,这种属性能使之与其他对象更好地加以区别开来。由此可以推断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必然具有的属性,这种属性能使之与其他对象更好地加以区别开来。但究竟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自新中国成立后,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了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术研讨会、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以来,熊志冲、胡小明、曾于久、刘星亮、张建雄、江月兰、倪依克、张选慧、叶加宝、苏连勇、李少杰、白腾飞、刁振东、赵进、陈威、罗国珍等学者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尤其以涂传飞、陈红新、刘小平、王俊奇等为代表的学者论辩的场面更为激烈异常!写就了体育学界难得一遇的光辉篇章。但实际的效果是“多杂而泛滥”,使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更加飘忽不定和难以把握。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实际是什么”的现实指向问题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的真理性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即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民族创造并代代相传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且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身体活动。

1 娱乐玩耍:民族传统体育之本质

娱乐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根本动机和出发点,没有娱乐也就没有民族传统体育,即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就是“玩!。“娱”字通“悟”,《说文》:“娱,乐也。”而“乐”,在甲骨文中表示麦子成熟,引申指愉悦、使愉悦等。两字合在一起,娱乐就表示是对某事领悟之后内心的感受和某物成熟之后内心的喜悦。娱乐是人的天性。一个婴幼儿还在襁褓时,当他看到摇动的拨浪鼓都会情不自禁地伸着小手去抓握。民族传统体育初萌之时,游戏就是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游戏能够将多种运动形式融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我国秦汉时期的“角抵”也是是一种互搏的竞技游戏,因其竞技中所蕴含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而备受欢迎。《汉书·武帝纪》载:“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史记·李斯列传》也载:“方作角抵优俳之观”“以为戏。”从这些史籍记载中可以看出,角抵在当时包含着力量的角斗与伎艺射御的角斗,娱乐表演性质非常突出。其他体育活动如赛马、蹴鞠、跳绳、投壶等也是我国古代流行的娱乐活动。《北史·齐纪中·文宣帝》对赛马的境况记载到:“逼遣乘骑,……以为娱乐。” 蹴鞠是以脚踢鞠为戏,与今日的足球非常相似,是古代市民阶层热衷的娱乐活动。“刘向《别录》载:蹋鞠,兵势也,……,皆因嬉戏而讲陈之。”跳绳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早在北齐就已经有了记载:“游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跳绳在宋朝时被称作“跳索”,为宋代百戏的一种,常作为娱乐项目在各种节日庆典活动进行演出。跳绳既可以玩耍又可以强身健体是最普遍的娱乐方式,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投壶在宋代也是受上层人士非常推崇的娱乐项目。如司马光时常“投壶以娱宾。”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特色浓厚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出新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无不具有娱乐性的特点。内容一般有球类、游戏类、跑跳掷类、空中类、民俗游乐类、棋类、击打类、骑技类、射击类、角力类、水中类、舞蹈表演类等。这些项目的参与者,要么娱己,要么娱人。他们在娱人或娱己的过程中,不知觉地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即便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充斥着满满的娱乐性味道。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为Olympic Games,其中games为多种游戏的集合体,也可以理解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娱乐的盛会。美国著名媒介研究学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感叹道:一切公众话语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宗教、体育、教育、商业和新闻成为娱乐的附庸,人们也慢慢地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为了达到更好的娱人或娱己效果,运动员们就要不断地刻苦训练,增强身体素质,让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里的娱己是指自己通过参与运动训练,亲自体验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快感;娱人则指让观众通过观看比赛来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增添乐趣、丰富和活跃业余文化生活。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万邦教授(1996)在其著作中以“体育游戏”来概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将其定义为“长期流传在各民族间的以锻炼身心和娱乐为目的的各种活动”,说明游戏娱乐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倪依克教授(2005)指出与现代体育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更具娱乐性和随意性特征,这种娱乐更多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愉悦。因此,无论是民间流传的踢毽子、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还是国际大赛中的篮球、排球、足球等赛事,娱乐都与民族传统体育相随相伴,一路同行。

2 强身健体:民族传统体育之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强身健体功能、健康心理功能、人际交往功能、生命美学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但强身健体是贯穿其始终的功能。健,字义强壮,使精力充沛,在这里有健康,康健,健美,健身,健壮,保健之意。 民族传统体育除了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外,还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增进人们的健康,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和承担风险的胆识。当我们还在谈论民族传统体育时,棋类、斗鸡、中幡、民族舞蹈、武术、踢毽子、跳房子等是不是属于民族传统体育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斗鸡、翻跟头、抓石子等民间游戏不具有体育健身性;民族棋类、斗鸡、斗狗、斗羊等不是人体(运动主体)以自身的肢体运动作为健身手段,而中幡、民族舞蹈也不能等同于体育。就连在我国存在了千百年,种类繁多,习练人群最多,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武术被踢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范畴。持否定观点的学者们没有认识到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使参与者机体的健康成长,还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斗“鸡”可以锻炼参与者的平衡能力,促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有的学者就发出过感叹:“斗鸡是一种非常令人愉悦的sport(体育)或者pastime(消遣)。据我所知,没有其他任何一项活动可以与它媲美。”翻跟头能够发展习练者动作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促进部发育,使宝宝更聪明;抓石子则可发展头手眼协调能力。因此,民间游戏具有体育健身性。参与者特别是幼儿、少年儿童在多次的游戏中不仅使走、跑、跳、钻、爬、立、挥臂等大动作得到全面发展,小肌肉群及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里,民间棋类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及其独特性。它以棋盘为依托,两人对弈,通过“斗智”取胜的益智性竞技游戏,是一种蕴含逻辑思维的认知活动,既能怡情养性,又能增长逻辑智慧。竞技体育本来就是从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活动发展而来,斗鸡、斗狗、斗羊、赛狗、信鸽比赛、赛马、斗牛竞赛更是如此。动物在竞技中的表现主要有马术、马球等动物与人相互配合帮助人获胜;钓鱼、狩猎等动物与人展开竞争以检验人的运动技能;斗鸡、斗狗等动物之间展开竞争以娱乐观众。观众不仅可以通过动物间的胜负来展现自我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特有的轻松感和美的享受。因此,斗鸡、斗狗、斗羊等比赛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也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传统舞蹈在产生之始便于强身健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吕氏春秋》中的“作为舞以宣导之”以及《阴康氏》中的“引舞以利导之”说明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舞蹈的健身价值并利用舞蹈来进行身体锻炼。武术健身健体的功效,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其《拳经捷要篇》里早有论述。其指出,武术能够“活动手足,惯勤肢体”。通过武术训练出来的战士,在与倭寇的战斗中几乎百战百胜。科学实验证明,武术包括各种跳跃、滚翻、跌扑、平衡等,对锻炼肌肉和提高弹跳能力、促进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系统的整合能力效果非常明显。中幡在晋代就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的项目,其对习练者的腰部力量和柔韧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清代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记载“蟠为四五尺高,……,观者如堵墙焉。”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幡是一项很受民众欢迎和非常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概念问题的讨论必须始终紧密围绕鲜活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及其带来的问题而展开。军队中的士兵为了能更好战胜敌人,他们就要通过跑步、做俯卧撑、负重等提高身体素质,他们大强度的训练几乎没有娱乐的成分,他们的这种训练只能称得上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而非体育。同样是跑步,当人们把它当作休闲娱乐、健身的“工具”时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就是体育。不管某些学者承认与否,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存在于“学术殿堂”,更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它们是一个整体。有的学者认为:大部分的民俗活动如哈萨克族人的叼羊游戏、黎族的竹竿舞以及敲锣打鼓极富民俗节庆活动特征的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等,首要动机虽然并非体育,而是兴趣娱乐及民俗活动,但他们进行的身体活动能够强健体魄且有娱乐倾向,仍属于体育的范畴。正如,在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有几个参与者是出于体育的目的?那些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玩的是篮球、排球、足球等,而民间玩的是竹竿、旱船、高跷、秧歌、马等,性质上是一样的,他们进行的皆是能够强健体魄且有娱乐倾向的身体活动。因此,驰骋在国际大赛的体育健儿们是在进行强度大的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感!陶醉在市井村野低强度弈棋、斗鸟活动的人们,同样也享受着体育固有的那份快乐!它们不是什么“准体育”。

可以看出,斗鸡、翻跟头、舞蹈、武术、中幡等等项目都具有良好的强健体魄的功能,不能因为其没有突出展现现代体育所注重的“身体活动形式和典型竞技特征”“形似而神非”“属于艺术范畴”等就被排除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外。一个项目是不是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畴往往首先要从这个项目是不是“各民族创造并代代相传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且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身体活动”的标准来考量的。

3 身体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之实现形式

身体活动用来表述身体的姿势、平衡和运动等。人们的各种常规和习惯性活动都可以称作身体活动,如上楼梯、户外探险活动、轮滑、步行、做家务、劳作、骑车、踏板、做园艺等。世界卫生组织评价道:舞蹈、瑜伽、太极、步行、骑车等一切形式的身体活动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效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终日在工作及基本生活需求之间穿梭,许多极为简单的活动对民众来说都变得难得。如果将繁重的体力劳动当作娱乐活动,在心理上没有劳动的压力、没有劳动的被动性,心情上是愉悦的,心态上是放松的,繁重的体力活动能增进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正如翰·奈斯比特(美国趋势预测家)所说:“我们祖祖辈辈认为是苦工的体力劳动正在变成休闲活动。由此可见,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在各族人民娱乐消闲、强健体魄的身体活动中产生的,其中有些项目已发展成为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为现代体育之母当之无愧!

猜你喜欢
娱乐民族游戏
我们的民族
多元民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