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心理课的优化策略

2022-11-08 09:43陈雪梅重庆市铜梁中学重庆40256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8期
关键词:科学性双减教学效果

◎ 陈雪梅(重庆市铜梁中学,重庆 402560)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和抑郁的检出率都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卫健委等多个部门相继下发了多个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文件精神,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在于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简称为心理课)。为此,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心理课的具体策略,从而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一、优化心理课主题设置,提升教学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属于一种专题教育,所以没有国家统编教材,只有地方教材。在目前的中小学心理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地方教材多为西南师大版或北师大版。但是,这两套教材存在着诸如主题陈旧、内容老套等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需要。

在社会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不够乐观,其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如不少中小学生存在着智能手机过度使用、网络游戏成瘾、虚拟世界沉迷、抑郁频发、过度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而这些心理问题和行为给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亟须学校予以及时的关注与疏导。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中小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大为提高,对于心理课的新颖性、实用性、专业性有了更高的期待。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心理辅导中学生存在的典型心理烦恼和心理问题,科学设置心理课教学的主题,使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的重要补充。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心理课教学的针对性,从而引发师生之间的心理共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优化心理课素材选择,提升教学专业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上好一节心理课,在确定主题后,就必须选择典型的心理素材来达成教学的目标,体现心理课教学的专业性。对于中小学心理课的素材选择,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选择的教学素材是被心理学界所公认的理论、观点、实验和案例。心理课教学也需要向学生传播科学的知识,教会学生科学的技能。因此,我们在开展心理课教学时,一定要选择科学性的解释、观点、案例、实验等来作为教学素材,而不是凭感觉,选择一些科学性不强甚至有明显错误的素材来进行心理课教学。如在进行心理测试时,就不能选择网络上的趣味小测试来进行教学,这样会误导学生。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素材的科学性是体现心理课教学专业性的关键所在。

(二)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选择的教学素材要多种多样。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信息的接受来源,视觉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其次是听觉。那么,在对学生开展心理课教学时,我们可以呈现不同形式的素材,如可以是一个好玩的游戏,一段精彩的视频,也可以是一段好听的音频,还可以是一张好看的图片或者一段优美的文字,等等。丰富多样的素材,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较高的课堂专注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更容易被声情并茂的视频或是好玩的游戏活动所吸引,多样的素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达成教学的目标。

(三)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指选择的教学素材要具有代表性。同一个主题之下,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可以使用,就好比证明一个观点,可以有无数的论据可以使用。究竟使用什么样的素材才是最佳的,就需要考虑能够找到的素材是不是最能为教学主题服务的,是不是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比如,讲“开发潜能”这个主题,就可以选择一分钟鼓掌多少次这个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估计自己一分钟能击掌多少次,再让学生真实地击掌一分钟,然后对比次数的差异,看自己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从而去阐释主题。使用这样的教学素材,可以很快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挖掘潜能的可能性,如此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优化心理课效果评价,提升教学有效性

心理课虽然不属于考试科目,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努力提升心理课的教学效果,使其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对心理课的教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如何来评价一节心理课的优劣,评估其教学效果实现情况呢?我们应该对心理课进行综合性的多主体评价,以达到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效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一)教师自评

教师在上完一节心理课后,需要及时进行自评,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全程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评价,继而对自己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不足,便于以后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评价

学生是心理课的直接受众,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达成最有发言权。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评价意见,以便提高心理课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用描述性的文字和具体化的数字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所上的心理课最为真实的评价。如可以向学生提出诸如“通过这一节心理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觉得这节课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从而确保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校评价

学校依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可以对心理课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在评价中,需要充分结合心理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真实反馈,结合其他教师的评价,对心理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以促进上课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时代“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心理课的教学,切实发挥心理课的作用,从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科学性双减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