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22-11-11 03:06张贵清苏晓梅邓尚莉孙琳李雪李雪丽
当代医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效能实验组新生儿

张贵清,苏晓梅,邓尚莉,孙琳,李雪,李雪丽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四川 达州 635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的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1]。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影响母婴结局的常见病症[2]。研究资料,表明[3-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及时进行专业干预,约80%患者的血糖可得到有效控制,仅20%患者需接受药物治疗。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管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33±2.11)岁;孕前体重指数19~26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00±0.17)kg/m2;孕龄27~34周,平均孕龄(31.10±0.26)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20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22例,大学及以上20例。实验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50±2.33)岁;孕前体重指数19~27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16±0.20)kg/m2;孕龄26~34周,平均孕龄(31.05±0.31)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19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23例,大学及以上1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妊娠期糖尿病研究所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5];语言能力及理解能力均正常;单胎妊娠;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听力障碍;合并有精神类病症,依从性较差;合并甲状腺疾病;合并有高血压;妊娠前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施予常规管理:了解患者认知水平,根据其学历状况,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相关信息,并告知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加强日常运动以及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与疏导。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健康管理:①创建健康管理档案。收集患者基础信息及病例资料,包括种族、年龄、婚育情况、学历水平、职业类型、常用药品、是否吸烟、饮酒、运动状况等,并对患者用药过敏史、体质量、既往疾病史、生命体征及既往家庭史等进行详细记录,制作健康管理档案。②饮食健康管理。根据患者体质量、身高及其活动强度等信息,计算适合患者的饮食摄入量,予以制订个性化饮食健康管理计划,介绍食物交换法,告知患者合理控制孕期饮食的重要性,有效控制其血糖。③血糖健康管理。给予患者介绍加强血糖日常监测及管理的必要性,讲解血糖监测的最佳时间与方法,确保空腹血糖维持在3.3~5.3 mmol/L,餐后2 h血糖维持在4.4~6.7 mmol/L。当患者配合饮食管理以及运动管理后,其血糖水平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需遵照医嘱加强用药管理,予以胰岛素降糖。④运动健康管理。结合患者病情状况,予以制订运动计划,明确说明每日运动方式、运动时长及运动频次,以有氧运动为首选,如太极拳、散步等,避免运动过度,禁止空腹运动,一般于餐后1 h进行,每次30 min为宜,并于运动时加强心率监测,以(160-年龄)次/min或者130次/min为最佳。⑤健康生活方式管理。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评估其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良行为,督促患者改善不良习惯,并设置咨询专线,为患者提供电话咨询服务。⑥胎儿健康管理。为患者制订产检计划,讲解胎心监护方法及胎动自数方法,指导患者准确判断宫内胎儿状况。⑦感染预防管理。嘱咐患者加强日常卫生,注意防止外伤和感冒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3.1 认知水平妇产科自制问卷,于管理后评定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问卷内容涉及是否知晓胰岛素机制与使用方法、疾病对孕妇的影响、生育预后措施、疾病对围生儿的影响、血糖监测方法及时间、饮食控制方法、是否能遵照医嘱合理饮食、是否能遵照医嘱适度运动等。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填写问卷,若患者对以上知识的复述量≥90%,表明其认知水平优越;若患者对以上知识的复述量为70%~<90%,表明其认知水平良好;若患者对以上知识的复述量为50%~<70%,表明其认知水平尚可;若患者对于以上知识的复述量<50%,表明其认知水平差。认知水平优良率=优越率+良好率。

1.3.2 孕妇并发症管理后,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感染。

1.3.3 新生儿不良结局管理后,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包括新生儿窒息、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

1.3.4 自我管理效能管理前及出院前日,分别参照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表[6]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进行评定,维度包括高、低血糖的预防处理、饮食管理、感染预防、规律性锻炼、血糖水平监测及遵照医嘱用药,实施5级评分法,量表评分26~130分,分数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之间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认知水平比较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优良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认知水平比较[n(%)]

2.2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自我管理效能比较管理前,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管理后,两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s,分)

表4 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45)实验组(n=45)时间管理前管理后t值P值管理前管理后t值P值t值组间治疗后P值组间治疗后自我管理效能维度高、低血糖的预防处理12.00±2.0815.01±2.25-6.5900.01711.98±2.0918.11±2.0713.9790.0006.8020.015饮食管理17.22±3.0922.52±3.38-7.7630.01017.19±3.1026.66±3.2514.1440.0005.9230.020感染预防14.13±2.0918.55±2.88-8.3320.00514.09±2.1022.73±2.1919.1020.0007.7500.010规律性锻炼11.07±1.3815.00±2.26-9.9560.00011.01±1.3517.96±2.1718.2430.0006.3380.018血糖水平监测11.09±1.3714.45±2.27-8.5010.00111.08±1.3817.11±2.2815.1780.0005.5460.022遵医嘱用药12.00±1.2814.00±1.18-7.7070.01111.95±1.2916.55±1.2017.5140.00010.1640.000总分77.51±11.2999.53±14.21-8.1390.00977.30±11.31119.12±13.1616.1530.0006.7800.016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对孕妇的健康造成影响,还危及胎儿健康,加强孕期血糖管理是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重要举措[7-8]。受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外部监督不力以及健康管理缺乏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未能深入认识到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性,不仅未能重视对该疾病的干预,且忽视了加强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影响疾病干预效果,不利于母婴结局[9-10]。因此,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尤为关键。

健康管理为临床常用的专业管理措施,以患者健康为出发点,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及其身体需求进行专业管理,从而改善患者病情[11]。妊娠期糖尿病干预工作中,传统管理模式表现出被动性特征,即患者被动接受知识传递,被动进行病情控制,其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均无法得到有效调动,管理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12]。而健康管理则强调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鼓励其参与至管理工作中,以提升疾病管理质量[13]。本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施予健康管理后,可发现其价值体现如下:①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后实验组认知水平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常规管理方案相比,健康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②控制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本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后实验组中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常规管理方案相比,健康管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③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本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后实验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常规管理方案相比,健康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健康管理工作的施行,通过创建健康管理档案,可实时动态了解患者病情信息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有助于提升健康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与有效性;通过饮食健康管理,能规范患者的饮食行为,提升其饮食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通过血糖健康管理,督促患者重视自身血糖管理,强调最佳监测时机及健康波动幅度,介绍胰岛素机制与使用方法,使其血糖水平维持正常水平;通过运动健康管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运动计划,有助于提升其身体素质,有效控制血糖,避免高、低血糖出现;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使患者认识到健康生活的意义,并督促患者规范自身生活习惯,防止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导致病情加重;通过胎儿健康管理,使患者认识到疾病对围生儿的影响,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通过感染预防管理,提升患者抵抗能力,防止霉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细菌感染等情况出现[14-15]。多种健康管理措施的配合进行,在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改善其血糖水平,鼓励患者参与至健康管理工作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其认知水平,并配合各项管理措施的进行,不仅能降低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有助于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控制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效能实验组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地方机构改革“+”与“-”——减的是机构,加的是效能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