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2022-11-11 00:33肖燕榕陈景钗张世袍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准确度灵敏度心电图

肖燕榕,陈景钗,张世袍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学院 (福建永安 3660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心肌缺血是CHD患者的常见表现,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但在吸烟和剧烈运动后,患者可出现胸闷、气促、心慌等症状,严重者可增加心肌梗死及猝死等的发生风险[1]。因此,临床极为重视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临床诊断CHD的金标准,但其具有创伤性,且有辐射、检查费用昂贵,难以在临床大范围推广[2-3]。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廉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于CHD的诊断,且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动态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12月我院接诊的59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56~80岁,平均(68.51±2.36)岁;病程3~6年,平均(4.61±0.37)年。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中CHD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接受动态与常规心电图检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患有精神疾病;入院前服用过干扰心电图ST波段的药物;重要器官患有严重疾病;中途退出本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前3 d,禁止服用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的药物;检查前1 d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检查前3 h禁食,吸烟患者戒烟。

常规心电图检查:仪器选用日本福田FX-8222型心电图机;患者取仰卧位,保持静息状态15 min;依次连接四肢与胸部电极,设置电压为10 mm/mV,走纸速度为25 mm/s,连接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在0.5 Ω以下;检查时,室温保持在18 ℃以上,防止温度过低造成肌电干扰,并将心电图机与导联电缆、诊查床保持适当距离;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并做好监测记录;若患者心电图出现的ST段较基线增加0.1 mV,或伴有T波倒置,则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即检查结果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选用美国迪姆DMS300-4AL型心电图机;患者取坐位,确定放置电极片的部位后,用75%乙醇棉球进行消毒,清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并用细砂纸进行擦拭,清除皮肤角质;然后敷贴电极,并将其固定,防止滑落,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于24 h后依次摘除记录盒,采集心电图数据并打印;将打印的数据交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诊断;若患者心电图出现的ST段水平较基线改变在0.1 mV以上,且持续时间为1 min,或基于ST段改变时,ST段较基线改变在0.1 mV以上,同时持续时间为1 min,则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即检查结果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3 评价指标

(1)观察比较动态与常规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情况。(2)统计分析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3)记录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下移高峰期和发作阵次。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情况比较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9例患者中,共有4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情况比较

2.2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

动态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为93.22%(55/59),灵敏度为93.62%(44/47),特异度为91.67%(11/12);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为64.41%(38/59),灵敏度为64.96%(31/47),特异度为58.33%(7/12);动态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动态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结果(例)

表3 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结果(例)

2.3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下移高峰期和发作阵次比较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下移高峰期均为6:00~12:00;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CHD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24 h内心肌缺血无症状发作阵次占比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下移高峰期和发作阵次比较[次(%)]

3 讨论

CHD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狭窄、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机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具有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如不及时进行诊治,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严重者还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临床诊断CHD的金标准,通过经股动脉或桡动脉插管、注射造影剂,应用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X线照射,可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病变程度及范围等[6];但该检查方法属于有创操作,检查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穿刺和注射造影剂,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创伤和痛苦;加之该检查禁忌证较多、费用昂贵,导致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7]。

心电图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但该方法只能显示患者某一时刻的静态心电信号,记录时间短,不能充分反映CHD患者心肌缺血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无症状患者而言,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8]。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辑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其能24 h连续记录患者各种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情况,从而弥补常规心电图只能短暂记录的不足,有利于临床医师准确判断患者的病变情况[9]。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与常规心电图相比,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分析原因主要为,常规心电图只能捕捉患者某一时刻的静态心电信号,动态心电图则能对患者进行24 h的实时监测,可更加全面、准确地显示其心肌缺血的发作程度和频率,同时能准确、科学地分析24 h参数图像,更加精准地定位缺血部位[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下移高峰期均为6:00~12:00;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CHD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24 h内心肌缺血无症状发作阵次占比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更有效地记录患者24 h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和时间。分析原因主要为,在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这段时间内,患者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使得儿茶氨酚、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纤溶酶的活性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增高,极易导致冠状动脉、心肌和周围神经丛发生收缩、痉挛,进而引发血管狭窄及供血障碍,增加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而当人处于静息状态时,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次数就会减少[12]。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准确度灵敏度心电图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民用飞机平尾载荷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