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胃疏肝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胃溃疡伴Hp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EGF、PGE2水平的影响

2022-11-11 12:48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肝胃消化性清除率

聂 颖

(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胃溃疡(gastric ulcer)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药物、吸烟、应激精神因素、胃运动异常、遗传等因素相关[1],主要发生在胃角、胃窦小弯等部位,可单发或多发,临床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以烧灼样、隐痛、胀痛、钝痛多见,并且疼痛多出现在餐后1 h内、1~2 h后可逐渐减轻,至下次进食后重新出现上述节律性变化[2],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甚至癌变等严重并发症[3]。该病起病隐匿,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而被忽视,少数患者首发症状就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该病病程较长,常在饮食、情绪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临床症状加重而反复发作[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胃溃疡西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等,效果良好,使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存在复发率高,长期服药会引发耐药性等问题[5]。中医药学将胃溃疡归属于“胃痛”“痞满”“胃疡”等范畴,在治疗时抓住关键病机、辨证论治,与西医常规联合用药治疗该病,常常取得显著的疗效,并减少复发[6]。本研究自拟清胃疏肝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胃郁热型胃溃疡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意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2021 年2 月本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82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1 例患者中男性25 例,女16 例;年龄31~73 岁,平均(54.7±5.5)岁;病程1~7 年,平均(3.7±0.9)年;电子胃镜检查溃疡单发者17 例、多发者24 例;胃溃疡胃镜下分期在A期者30 例、H期者11 例、S期者0 例。观察组41 例患者中男性24 例、女17 例;年龄24~72 岁,平均(53.9±5.1)岁;病程1~6 年,平均(3.6±0.7)年;电子胃镜检查溃疡单发者14 例、多发者27 例;胃溃疡胃镜下分期在A期者33 例、H期者 8 例、S期者0 例。两组胃溃疡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西安)》[7]中胃溃疡相关标准者;2)符合《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8]肝胃郁热证辨证标准;3)18 岁≤年龄≤75 岁;4)经13C或14C尿素呼气检查Hp感染均呈阳性者,5)患者及家属对本方案知情并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穿凿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返流等疾患者;2)合并重度异型增生者;3)合并有胃穿孔、出血、梗阻、癌变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手术或进一步支持治疗者;4)既往有胃部相关手术史者;5)因手术、创伤、药物等原因引起的应激性溃疡者;6)处于哺乳或妊娠期的女性患者;7)合并严重基础疾患者;8)对本治疗方案中使用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健康指导,嘱患者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进食辛辣刺激、过热及过凉、浓茶及咖啡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酒,慎用 NSAID药物。对照组患者参考《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西安)》[7]给予克拉霉素片(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44)口服,500 mg/次,2 次/日,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口服,0.5 g/次,2 次/日,果胶铋(上海迪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3171)三餐前及睡前口服,100 mg/次,连续服药2 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口服,20 mg/次,2 次/日,连用4 周。观察组在四联用药同时给予自拟清胃疏肝方治疗,具体为:黄连 15 g,柴胡 15 g,陈皮15 g,黄芩 15 g,香附12 g,川楝子10 g,赤芍 12 g,栀子 12 g,芦根12 g,吴茱萸12 g,半夏10 g,白芍 12 g,甘草 9 g;便秘重者加枳实 10 g、大黄 10 g,疼痛严重者加延胡索 12 g、川芎12 g,反酸严重加海螵蛸20 g,口干明显者加北沙参 9 g,麦冬 9 g;口苦明显加金钱草10 g、虎杖10 g;上药水煎服,每日1 剂,每日2 次温服,连续治疗4 周。

2.2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相关标准评价临床疗效。

2.3 观察指标

2.3.1 肝胃郁热证症状评分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对包括胃脘灼热、胃脘疼痛、口干苦、胸胁胀满、嘈杂泛酸、烦躁易怒6项肝胃郁热证主次症进行评分,按无、轻、中、重4级,分别对应计0、2、4、6分。

2.3.2 血清EGF、PGE2含量检测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约3 mL,离心后取上清液,-20 ℃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GF、PGE2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公司。

2.3.4 Hp清除率 两组患者于治疗后均行13C或14C尿素呼气检查,统计治疗后Hp检查为阴性的患者例数,并计算清除率。Hp清除率=(Hp检查为阴性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3 结果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胃郁热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GF、PGE2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GF、PGE2水平比较

3.4 2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

4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胃溃疡的发病在我国有升高趋势。据统计,我国居民中约有10%的人在一生中患过本病,该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20~50 岁人群高发,男性患病率明显多与女性[10]。Hp感染在本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达75%,在胃溃疡患者中Hp的阳性率更高,为79%~90%[11]。有学者指出有效根除Hp是评价消化溃疡治愈的关键[12]。胃溃疡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也增加消化道上皮组织恶变的几率[13]。积极有效地防治该病对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胃溃疡中医学归属于“胃痛”“痞满”“胃疡”等范畴,患者平素饮食不节或不洁,过饥或过饱,嗜食辛辣刺激之品,损伤脾胃;或因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阻滞,则见胸胁胀满,胃失和降则反酸嘈杂;肝气久郁,郁而化热,肝胃郁热则见胃脘灼热疼痛, 口苦口干。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治宜清胃泻热、疏肝理气。自拟清胃疏肝方方中黄连苦寒,长于清中焦湿热,治疗湿热阻滞、气机不畅所致之证;配黄芩、半夏治胃热所致呕吐;配吴茱萸治肝火犯胃之胸胁胀满、吞酸嘈杂;柴胡性善条达,辛行苦泄,疏肝解郁,与香附、白芍同用可治疗气机阻滞之胸胁胀满;陈皮善疏理气机,使中焦升降有序,行气止痛、健脾和中;川楝子清肝火、泻郁热、行气止痛;赤芍善清肝火,入肝经血分活血止痛;栀子清利肝胆、泻火除烦;芦根清泻胃热、除烦止呕;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起清肝泻火、清胃和中、疏肝理气之功效。

EGF有加快表皮细胞生长的作用,能够修复胃溃疡黏膜损伤,促进胃溃疡愈合[14];胃溃疡患者EGF 水平下降,溃疡愈合过程中其水平明显上升[15]。PGE2属于细胞保护因子,能够对胃酸分泌产生抑制作用,并提高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上皮细胞损伤后的修复[16];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EGF、PGE2水平下降,提示其胃黏膜愈合功能以及保护作用减弱[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清EGF、PGE2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灼热、胃脘疼痛、口干口苦、胸胁胀满、嘈杂泛酸、烦躁易怒等肝胃郁热证候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说明自拟清胃疏肝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胃溃疡伴Hp感染肝胃郁热证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清除率,促进胃黏膜保护因子的分泌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猜你喜欢
肝胃消化性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木蝴蝶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型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