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循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麻木的随机对照观察

2022-11-11 12:49陈奇红郭汝宝万全庆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针刀麻木腰痛

陈奇红,郭汝宝,万全庆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椎间盘诊疗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因其病程长,恢复慢,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2]。下肢麻木是LDH的常见症状之一,往往与疼痛症状伴随出现,但较疼痛症状治疗效果差,不易缓解。为进一步探讨LDH患者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本研究以针刀循经治疗LDH下肢麻木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椎间盘诊疗中心住院的LDH下肢麻木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件文号:ZSLL-KY-2017-04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有慢性劳损、外伤史或受寒湿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常加重;3)腰部活动受限,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常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X线摄片检查提示:脊柱侧弯畸形,腰生理曲度消失或变直,病变椎间隙或有变窄;CT或MRI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 纳入标准 1)符合LDH诊断标准[3]者;2)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3)病变部位以腰4/5、腰5/骶1椎间盘为主;4)病变下肢有麻木症状;5)肌电图提示下肢神经传导异常者;6)患者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1.4 排除标准 1)其它原因引起的腰腿部疼痛者;2)已使用其它方法治疗或正在参加其它临床试验者;3)妊娠、哺乳期妇女;4)患有严重的心、肝、肺、肾、血液或肿瘤等疾病;5)凝血功能障碍者或血友病者;6)依从性差,有明显的倾向干预因素、影响疗效判定或安全性判定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刀治疗。用龙胆紫作标记,常规消毒。①腰4/5椎间盘突出:取相应腰夹脊及足少阳胆经之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穴,注入1~2 mL2%利多卡因;右手持针刀,避开神经和血管,刀口线的方向与该部位胆经循行方向一致,进针后常规行纵行疏通剥离;其中环跳、阳陵泉操作时,避开神经和血管,直刺或向下斜刺,摸索进针,当患者感到有麻木触电感向下传导时,针稍上提,行疏通剥离1~2刀,出针。②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取相应腰夹脊及足太阳膀胱经之大肠俞、关元俞、秩边、殷门、承山、昆仑穴,注入1~2 mL利多卡因;右手持针刀,避开神经和血管,刀口线的方向与该部位膀胱经循行方向一致,进针后常规行纵行疏通剥离;其中大肠俞、关元俞操作时,刀口线方向与脊柱纵轴相平行,朝内75°斜刺,探索进针,当针下有酸胀感时,常规行纵行剥离1~2刀,出针;秩边、殷门操作时,刀口线的方向与该部位膀胱经循行方向一致,直刺或向下斜刺,摸索进针,当患者感到有麻木触电感向下传导时,针稍上提,行疏通剥离1~2刀,出针。 出针后均以苯扎氯铵贴贴敷创口,按压约30 s,2 日内保持创口干洁。1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予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卫材(中国)药业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107]0.5 mg肌注,每天1次,30 d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

2.2 疗效标准 痊愈:腰腿部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麻木消失,可从事正常活动;显效:腰腿疼痛明显好转,直腿抬高试验>60°,阳性,下肢麻木基本消失,只可从事较轻的活动;有效:腰腿疼痛较治疗前有所减轻,直腿抬高试验<60°,阳性,下肢麻木部分减轻,影响正常活动;无效:腰腿疼痛及下肢麻木无改变,症状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3 观察指标

2.3.1 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主体评测,在1 条10 cm线上,让受试者对自身疼痛进行描述,0~10 分,分值越大,疼痛程度越强。分别于试验开始第0、1、2、3 个月时进行评估。

2.3.2 腰椎功能障碍评分 ①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4]:向所有患者发放JOA量表,客观标记腰痛或腿痛,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角度,感觉、运动障碍,步行能力,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的评分。分值越低,功能障碍越为严重。分别于试验开始第0、1、2、3个月时进行记录。② 改良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5]:向所有患者发放ODI量表,客观标记疼痛、行走坐卧、社会活动、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为严重。分别于试验开始第0、1、2、3 个月时进行记录。

2.3.3 肌电图检测 选用MEBQZOOK2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日本NIHON KOHDEN),选取一次性单芯同轴电极作为记录电极,对腰椎椎旁肌、髂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前肌、趾短伸肌进行检测,从不同方向、深度进行探查,并进行胫神经F波及腓总神经F波进行检测。分别于试验开始第0、1、2、3个月时进行记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1、2、3个月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2、3个月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3.3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腰椎JOA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腰椎JOA评分比较分)

3.4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ODI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ODI评分比较分)

3.5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下肢神经肌电图F波比较 见表6~表7。

表6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胫神经F波比较

表7 两组患者治疗0、1、2、3个月腓总神经F波比较

4 讨论

LDH是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髓核突出或膨出,压迫、刺激邻近神经根、脊髓等软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以腰痛、下肢麻痛症状为特征的疾病[6-7]。在我国,LDH的发病率达到7.62%,腰痛已经成为造成人民经济负担的第三位疾病[8],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祖国医学将LDH归属于“腰腿痛”“腰痛”“痹证”范畴。中医在很早就认识到LDH的发病与经络循行有关,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的通路,通过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全身机体功能[9]。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五官九窍等器官、组织通过经络的循行和交会,连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早在《素问·刺腰痛论》中有关腰痛的论述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嵴尻背如重状……;足少阳令人腰痛……;足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可根据疼痛麻木部位分为足太阳经型、足少阳经型、足阳明经型及混合型[10]。中医认为, 肢体麻木是因为经络不畅, 肢体失去气血濡养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导致LDH患者下肢麻木的因素较为复杂,可能与神经根、脊髓受压后引起的相应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及循环障碍、软组织瘢痕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有关[11]。椎间盘髓核突出后可压迫脊神经,引起其神经根水肿炎症,出现相应的神经受损症状,通常早期以痛觉过敏为主要症状,后期则表现出下肢麻木症状,麻木症状常与疼痛症状合并出现,麻木症状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出现其所支配的肌肉进行性萎缩,肢体生理功能消失等不良后果[12]。

近年来,关于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越来越多,针刀松解神经根治疗LDH,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以减少缺血性疼痛[13-14]。另外针刀对于LDH阿是穴的松解疗效显著,随着“循经诊断”“分经诊断”理论[15-16]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阿是穴与经穴相吻合,只有极少数不在经络腧穴范围[17-18]。其中分经诊治是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详尽辨别疾病所属归经,进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针刀循经治疗LDH下肢麻木是依据“分经诊断”理论,根据疼痛麻木所在部位,结合臀部、下肢麻木部位经络分布特点,将LDH分为足少阳经型和足太阳经型,根据中医学“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笔者选取腰夹脊、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穴。腰夹脊位于患部,为治疗腰痛的常用穴;环跳、风市、膝阳关为足少阳胆经穴,擅治下肢痿痹;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擅治下肢痿痹、麻木;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穴,擅治腰痛、腿痛。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之大肠俞、关元俞、秩边、殷门、承山、昆仑穴。大肠俞、关元俞位于患部,为治疗腰骶痛的常用穴;秩边、殷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擅治下肢痿痹;承山、昆仑穴擅舒筋活络治腰腿痛。通过针刀对腰部和下肢肌肉相关腧穴刺激,发现针刀循经治疗能够提高痛阈,增加下肢神经F波传导速度,修复受损神经根,促进下肢麻木症状的恢复,能更大程度地缓解LDH患者的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症状,降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针刀麻木腰痛
麻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浮生一记
无题(2)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