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热化痰理肺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4 例

2022-11-11 12:50吴玲玲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奈德儿科支气管

吴玲玲,方 婷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杭州 311701)

小儿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B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童住院的常见原因[1]。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等[2],临床中由病毒、细菌及“混合感染”导致的小儿支气管肺炎较为常见[3]。其病理特征为肺间质与肺实质损害,造成呼吸膜增厚和下呼吸道阻塞,引起肺通气/换气功能异常[4]。临床常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肺部细湿啰音、呼吸困难等典型肺炎症状,也有部分患儿表现为不典型肺炎症状[5]。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西医常给予敏感的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短期内起效快,但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细菌、病毒耐药性升高,此外患儿家长因对抗生素副作用的担心,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影响[6]。近年来,雾化吸入在儿科中应用越来越普遍,药物主要以激素类为主,吸入后有咽喉部不适、口腔念珠菌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7]。中医药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辅助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高。笔者应用自拟清热化痰理肺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通过对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症状缓解时间、血清CRP、PCT变化及血象改变等评价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儿科诊治的88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经病原学检查证实均为细菌感染,将上述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6 例、女性18 例,年龄2~8 岁、平均(5.4±1.2)岁,病程1~5 d、平均(2.3±0.5)d;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3 例、女性21 例,年龄2~9 岁、平均(5.7±1.4)岁,病程1~7 d、平均(2.5±0.6)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8]及《儿科学》[9]中支气管肺炎诊断,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象、胸部X线检查确诊;2)符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10]“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辨证;3)2 岁≤年龄≤14 岁;4)经病原学检查证实均为细菌感染者;5)根据症状体征量化评分表,病情为轻度、中度;6)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均完整者;7)患儿监护人对本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混合感染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肺炎;3)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患儿;4)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5)合并有肺结核、胸廓畸形、肿瘤等疾病的患儿;6)合并有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免疫、精神、神经等系统严重疾患的患儿;7)对使用药物过敏的患儿。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参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8]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补液、抗感染、加强营养、防治并发症等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公司,批准文号H20140475,规格:1 mg:2 mL/支),将0.25~0.5 mg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2.5 mL注射用生理盐水混合后,雾化器(鱼跃牌,型号:403T)行雾化吸入治疗,早晚各1 次,连续治疗7 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化痰理肺方治疗,具体药物包括:炙麻黄 3~6 g,杏仁 6~9 g,桑白皮 6~9 g,生石膏 6~9 g(先煎),天竺黄3~6 g,鲜竹沥 6~9 g,海浮石6 ~9 g,苏子 6~9 g,黄芩6~9 g,胆南星6~9 g,红花3~6 g,赤芍 3~6 g,甘草 3~6 g,上药加水煎至100 mL,3次/日,口服,连续治疗7 d。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判定。

2.3 观察指标

2.3.1 中医症状评分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评价主要症状,包括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黄黏稠、气促憋闷、鼻翼煽动、口唇青紫6 项,分为无、轻、中、重分为4个等级,每级对应计0、2、4、6分。

2.3.2 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 两组患儿在治疗开始后观察并记录主要症状高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气促、黄痰、烦躁消失时间。

2.3.3 实验室指标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欧科科技,型号TEK8520)检测患儿血液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离心机离心后取上清,-20 ℃保存,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

3 结果

3.1 2 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3.4 2组患儿治疗前后WBC、NEUT及hs-CRP、PCT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患儿治疗前后WBC、NEUT及hs-CRP、PCT比较

4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该病在每个季节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发病后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严重[1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医源性感染等问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升高,并且随着临床新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出现、现有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加、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13]。西药治疗收效尚不够理想,且因副作用依从性降低。

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中有“上气喘而躁者肺胀”的记载。明代周震在《幼科指南》中亦有“鼻孔焦黑肺热,胸高气促肺家炎”的记载。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其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受外邪侵袭;肺为华盖之脏,外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通调水道功能失司,造成水液不能敷布,外邪郁而化热,炼液成痰,痰热互结,壅塞于肺,则形成痰热壅肺之证。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治宜清热开肺、涤痰定喘。本研究应用自拟清热化痰理肺方辅助西药治疗,方中炙麻黄宣肺利水,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桑白皮泻肺定喘、行水消肿,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鲜竹沥清热、化痰、止咳,海浮石清肺火、化痰、软坚,苏子降气消痰定喘,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红花活血通络,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达清热开肺、涤痰定喘之功效。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仍是传统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临床应用中可有机结合、联合检测,共同提供感染及转归依据[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WBC、NEUT及hs-CRP、PCT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色黄稠、气促憋闷、鼻翼煽动、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高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气促、黄痰、烦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应用自拟清热化痰理肺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快临床症状缓解、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奈德儿科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