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物流包装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2022-11-13 08:41张恒瑄毛琛博邢梓晗
市场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包装材料冷链物流

张恒瑄,毛琛博,邢梓晗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一、引言

近年来电商行业和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给包装行业带来了革新、机遇与挑战。包装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通过对包装市场的现状、材料选用、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前景的观察与分析,可发现该行业仍有种种不足,特别是冷链包装方面。目前传统的包装并不适合冷链物流活动,冷链包装行业必须进行行业革新、技术进步。为了应对来自市场的挑战和消费者的压力,冷链包装行业的从业者和相关人员应该对本行业有更客观的认识,针对行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制订对策,促进行业的更好发展。

二、我国冷链物流包装现状

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在以迅猛的姿态飞速发展,中物冷链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近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391亿元,比2018年增长505.2亿元,同比增长17.5%。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25年,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500亿元。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对于冷链物流包装相关行业是一次发展的契机,而目前来看,冷链物流包装的现状还没有跟上冷链物流如此迅速的发展速度。

在运输过程中,包装的作用是隔绝外界空气让包装内的产品保持新鲜。而消费者对于包装好坏的分辨仅仅是颜色、外观和造型等方面,而不关心包装是否能起到它应有的保鲜作用以及能否二次利用的问题。包装生产商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用价格低廉、不可降解的材料生产一些造型新颖、颜色亮丽但是保鲜效果不好也不能循环利用的包装吸引消费者。这样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与“绿色包装”理念不符。

目前我国使用的冷链物流包装材料还是以塑料制品、纸制品为主,而这类包装在使用后回收率不到40%,塑料包装的回收率只有25%。使用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有效解决冷链物流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目前大众对此类材料接受度不高,成本也相对较高,产品市场也没有完全打开。

三、我国冷链物流包装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冷链物流包装的现状和市场情况,经过资料查询、市场考察和分析,可知现阶段国内冷链物流包装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缺少合适的冷链包装材料

现今我国的冷链物流包装专业化程度不高,使用的大部分材料与普通的包装材料无异。冷链常用的包装主要有塑料袋、胶带、泡沫等,其主要材质是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这些材料填埋后难以分解,对环境的影响是恶劣且不可逆转的,而直接焚烧处理也会产生有毒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我国冷链包装市场中缺少一种环保可回收且能够普及使用的包装材料来代替传统包装材料。一些新型绿色材料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却因为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和选择较少等各方面原因,无法真正起到替代传统包装材料的作用。

(二)缺乏便捷的回收渠道

众所周知,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由海量的包装带来的环境压力正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冷链包装同样面临这方面的问题。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每年随之产生超过3亿个泡沫箱和10亿个冰袋的冷链耗材,其中绝大部分在使用后被直接丢弃。为了更加绿色环保,目前整个物流行业正刮起一阵清新的“绿色回收风”。但是我国冷链市场中的回收工作普及度不高,人们缺乏回收意识的同时也缺乏便捷的回收渠道,因此人们大多不会对包装进行回收。我国目前对于包装回收的行为主要由人们自主安排,是废品回收从业者的营利行为,这样的回收规范性不高、专业性低并且回收对象有限制,难以针对不同的材料采取专业的处理,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虽然有小部分物流企业构建了相应的回收体系,但因为成本或其他实际情况的原因难以实施和普及下去,所以国内物流市场始终存在这一方面的空缺。

(三)冷链包装作业不规范

在我国,并非所有冷链货物都使用冷链专用包装,一些商家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常采取普通包装加冰袋等作为冷链包装,甚至会有不进行任何处理就直接运输的情况。这样不仅达不到冷链货物的运输标准,也可能因为冰袋融化而使商品受潮,造成损失。少用冷链包装的同时,冷链包装本身也有不规范之处。目前,我国在冷链运输中主要使用的包装材料为瓦楞纸和塑料泡沫。包装冷冻食品的瓦楞纸箱通常会被长期存放在-18℃至-24℃的冷库中,这些纸箱在周转的过程中由于作业不规范、运输条件等原因温度会发生变化,部分纸箱在回温过程中含水量会从10%上升至19%,箱体受潮使得抗压强度下降,从而产生卧箱﹑破损等现象,严重影响内装物品质量。与此同时,不规范的包装作业和不合理的包装方法也大量存在,冷链包装的一线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高,难以保证包装作业的质量,甚至会影响货物运输期间的货品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失。

(四)过度包装

在冷链物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过度包装一直是泛滥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电商模式的推广,更多的商家将包装作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种方式,通过在已有的商业包装之外加上大量物流包装来体现对商品的保护。而冷链物流行业的包装技术往往不够专业,导致在包装时只是通过采用大量材料如过多的胶带、过大的纸箱等进行封装,以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安全和冷链效果。过度包装的行为大大增加了对包装材料的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为冷链物流过程带来一定的负担。

(五)冷链包装行业缺乏法律法规

虽然近年来我国重视冷链行业的发展,密集地颁布相关政策来支持和促进行业的发展,但行业的标准依旧难以统一,行业中的标准依旧具有区域性和不规范性,多是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冷链物流包装的标准参差不齐,水准差距较大。这不仅是因为标准不统一,也是因为我国在冷链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针对冷链领域的指导性法律尚未出台,冷链运输和包装遵循的依旧是物流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而对于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的冷链领域,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全适用。

四、我国发展冷链包装的对策

解决冷链物流行业包装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到有正确的认知,更要用创新的手段、标准规范的模式、先进的技术解决行业的问题。明确问题方向,针对问题提出应对之策,满足现阶段市场对于高质量、高水准冷链物流包装的需要。

(一)推广新型环保材料的冷链包装

在未来,冷链包装应当使用绿色环保、无毒无害且可降解的新材料,逐渐降低普通塑料包装、胶带等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传统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做到可持续发展。

新材料的使用是新型冷链包装的重点和关键,新材料应具有无毒无害、容易回收或再使用、能耗低等特点,可以解决传统冷链包装材料有环境危害性、功能单一、低效的问题。开发对环境友好、高效的生鲜果蔬物流保鲜新材料。将纳米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研发绿色防腐保鲜、环境友好的活性智能新包装;开发新型高效储冷材料以及减振、隔热新材料,有效降低生鲜果蔬冷链物流的能耗。新材料的推广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配合,在各方的共同作用下,新材料才可以逐渐代替旧材料成为行业主流。

(二)建立便捷完善的回收循环体系

大量仍具有一定价值本该成为资源的包装在使用后被直接丢弃,这是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另一原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包装的回收和循环使用。

首先,应当建立完整的回收系统,制定一套合理的回收规范,在冷链运输终端通过直接回收或统一回收的方式对包装进行回收作业,将货物送到顾客手中时可以带回可回收和有重复利用价值的包装,如回收冷链包装箱、冰袋等。在回收后,回收工作人员要将已回收的包装进行消毒、分类、筛选、再加工等工序,使这些包装在处理过后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做到循环利用。包装废弃物回收体制的建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快递公司、包装公司、政府、消费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为快递包装回收体制的建立共同努力。同时,包装的设计和材料也应当满足可回收、再利用的要求,为回收工作降低难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应当积极宣传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出台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形成规范,促使全民响应国家“全面节约资源”的号召,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同时,要使回收的渠道便捷可行,在社区、街道和快递点等各处设立回收点,让人们可以做到随时轻松地回收再利用。

(三)规范冷链包装作业流程

推进冷链包装规范化的第一步就是统一冷链物流包装模式,建立从市场到民众和政府普遍认同的合理规范,减少随意包装作业的行为。应有政府或龙头企业引领,在整个行业中建立共识,结合市场现状和行业水平,制定一个符合我国现阶段冷链包装的规范化作业流程,包括包装设计、包装生产、包装作业、冷链运输和回收等覆盖冷链物流全过程的各种方面。并在行业范围内使用互联互通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此举不仅可以使冷链物流包装作业更符合规范,同时方便运输、利于销售和监督。

包装作业过程的规范化势在必行,在规范化作业建立的同时,还要培养专业人员进行冷链物流包装作业。包装作业的过程应根据不同的货物规定不同的包装流程和方法,以规范冷链包装各个环节的作业内容,减少资源的滥用和浪费,可使得作业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四)制定冷链包装的国家标准

解决冷链包装市场中过度包装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包装的标准化。对于冷链物流包装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促进包装标准化的实施和提高冷链物流包装水平的重要举措。包装标准化的推广与实施有利于解决市场中过度包装和包装作业不规范的问题,使用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冷链物流包装并进行标准系统的包装作业是包装标准化的重点。

政府作为推动者,应当根据市场现状和已有标准,推行适用性高的权威国家标准。标准中应具体详细地对冷链包装的尺寸、材料、设计和作业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定和限制。同时政府要发挥作用,推动并监督标准在市场上的实施,确保相关企业与个人严格遵循标准,并且对标准实施的效果进行评定,进一步修改和规范。

(五)针对冷链包装市场完善立法

完善立法是解决物流市场中的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国内目前关于包装的法律不多,包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等。这远远不足以全面涵盖冷链物流包装行业,仍然需要相应的法律填补行业的空缺。同时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增大,对冷链物流包装行业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置,促使生产、物流和消费端的企业与个人严格遵守法律,杜绝不法的行为。

五、结语

我国冷链包装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只要整个行业能够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脚步,解决行业内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革新,我国冷链包装行业就可以逐步完善自身,造就一个世界领先、水平先进的冷链包装业。

猜你喜欢
包装材料冷链物流
屋顶纸盒灌装机包装材料灭菌模拟模型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纸盒无菌灌装包装材料灭菌工艺优化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该拿快递、外卖包装材料怎么办
关于网购产品快递包装材料选择的分析及研究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