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11-14 15:21
活力 2022年8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刘 欢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一、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大变局的首要动向,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世界格局和原有的东西方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1世纪之前,整个世界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形成了全球秩序,即西方模式和价值观是“最优越”和具有“普世性”的。一些西方国家将世界各国按所谓的“西方标准”划分成三六九等,将非西方的模式、道路和价值观视为“落后”和“反动”的,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公然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发动战争。西方价值观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恃强凌弱、实施霸权主义的工具,产生的后果是不但不能缓解局势、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对抗和冲突。伴随着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发生,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霸主”,显示出一副“世界警察”的样子,打着“民主、人权”等口号,公然捍卫所谓的“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秩序”。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继续发展,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各国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深,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新兴经济体和一大群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持续走高。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地位持续走低,国际模式呈现相对均衡的发展趋势。这是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变化的最大展现,国际力量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新世界格局即将确立。当今,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各个国家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下加速发展,人类社会也走入了亘古未有的革新期。科技在信息技术、生命发展、创新创造、能源空间、深海探索等各个领域取得原创性的成果和重大突破。这些成果为各国经济发展、技术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手段,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速度持续加快,产业组织形态正在经历新的重大变化,科学技术已开始改变世界各国的命运,成为决定世界格局走向的关键力量。

如今,整个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逐步走向新的秩序和格局。尤其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遭到重创,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今,整个世界的未来走向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逐渐加深,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问题和非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复苏难度增大,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民族分裂等问题层出不穷,全球变暖、生物品类锐减加剧成为人类致命问题。各国面临许多共同威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独善其身。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们办?世界需要一个新的路径、新的办法、新的选择,全球对新架构的期待变得越来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提出了造福人类的理念,这一理念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也向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亮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底色。

(二)我国发展到了近代以来最好的时刻

如今,我国发展步入近代以来的最好时期。百年之前的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面临着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命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直到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应时代而生,符合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带领群众把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推翻,走向民族独立,走向人民解放,逐步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面临着曾经沧桑屈辱的历史,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勇于担负起肩上的责任,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一五”计划开启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贫穷困苦,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断拼搏奋斗,要实现百年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内外环境、实现发展的手段和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加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经济、科技、国防、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中国的发展均可列入世界发展的前列。如今的中国取得多项领先世界的成绩,2010年就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业仍为世界第一,与国际进行货物贸易交往体量最大,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从曾经的寻求发展阶段进入实现发展后的阶段。在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也从曾经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发展不均衡及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现状,同时也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今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华民族早已告别了积贫积弱的时代,也早已告别了物质短缺的时代,中国人民跟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艰辛地经过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伟实践。此刻,我们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过新中国发展至今的伟大践行,我们积攒了最大的能量,实现这一目标指日可待。当前,中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需要正确面对现在世界上出现的问题。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全球性问题和人类的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这一出路的必然归宿,这一理念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是面向全球的外交,是以大格局、大视野、大布局为特点的外交布局,这种外交布局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逐步拉近,将中国的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造福全世界人民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系统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在许多重大的国内和国际场合得到阐释。这一理念受到国际社会高度称赞和普遍认同。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后又被纳入联合国安全决议。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一理念展现出了更高的价值,全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场灾难,中国在整个“抗疫”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容

建设“五个世界”倡议的提出,毫无疑问为当今深陷迷茫和纷争的国家指明了实现共同安全发展、合作共赢的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第一,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各国要彼此尊重、平等协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权利,不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所谓的安全都是相对而言的。国家间在彼此交流交往中,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其他国家的危机的基础上,其他国家经历的风险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挑战。各个国家应该携起手来,尊重国际秩序,树立合作的新理念,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为各国人民创造安全的环境。

第三,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应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的历史性时机,加强创新引领的能力,协同打造新技艺、新生产、新业态、新模式,大举提高生产力水平,使社会革新改进的本领持续增进。

第四,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崇敬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多彩、平等、包容原则,打破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

第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推进建造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携手共进,守卫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这五个方面描绘了世界发展的美好前景,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架构和实现途径。

(三)“一带一路”将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古代长安出发,骑着几匹瘦马和骆驼,一路跋山涉水,历经重重艰难险阻,经甘肃、新疆,再到中亚、西亚,最后抵达地中海地区,与沿途各个国家人民互通有无。随后,西域的各种物产也传入中国,中国的丝绸文明也通过这条道路送到各个国家,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往来。张骞走过的这条路,被我们称为“陆路丝绸之路”。

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国力强盛,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国家繁荣昌盛,郑和带着200多只船只和几万名船员,装满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物产,从福建长乐太平港出发,向西经菲律宾群岛、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马尔代夫群岛、霍尔木兹海峡、索马里群岛、肯尼亚等地,最远抵达东非、红海。中国的货物沿着这条海上大通道,进入包括欧洲和东非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世将这条路命名为“海上丝绸之路”,它成为带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繁荣的外贸“生命线”。

“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连接通道,也为发展双方贸易和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到了近代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力衰退,两条经济“动脉”陷入低迷。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中国高速发展,我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迈进。中国要想持续发展,实现我们最终的目标,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而这条道路实现的前提就是要确保各国利益的实现,合作共赢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一带一路”的实践推动我们的理念成为现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最早的参与国有29个,截至2022年5月27日,我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现在,这一路径已经开始走向全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而机遇和收获已经惠及各方、造福世界。

“一带一路”已经变为化解人类推进发展难题的新平台,推动了相关地区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持久和平与繁荣开放。“一带一路”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真正地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打造“五通”的新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践行方案。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美好梦想联通。

第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深刻回答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时代之问,为世界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正确之路。

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足够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决信念,展现中国的大国风采和责任担当。

第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集中体现了“协和万邦”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现实要求。

第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性,实现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不断为全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结 语

当今中国正在不断发展,作为有使命担当的大国,必须遵循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尽最大可能促进国际交流合作、避免冲突,做世界平宁与安定的推动者、国际秩序的捍卫者。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联合推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助力世界各国实现美好梦想。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