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2022-11-19 18:34王东行
小学生 2022年20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体育运动教学内容

☉王东行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明确指出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是,在长期以来的教育活动中,往往更加关注文化课的教学,这导致学生长时间待在教室里学习[1]。而体育运动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这无疑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基于此,“阳光体育”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与契机。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当前的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阳光体育”的内涵,并据此搭建更加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以此来逐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一、小学体育阳光体育开展现状

第一,宣传力度较小,学生认识不深。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而阳光体育理念正是在学生体质不断下滑的背景下提出的。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阳光体育的宣传教育途径与方法是比较单一的,这导致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缺乏准确的认识。

第二,硬件设施不达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以一定的硬件设施为载体。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导致学生只能利用狭小的场地与陈旧的器材进行体育活动,甚至影响了一些基础体育运动的开展。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学校体育教学难以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打击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

第三,教育理念有待革新。教师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组织者,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阳光体育的实施效果[2]。从教育者的素质来看,当前部分教师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比较固定和单一的教学流程。若仅仅按照这一流程组织教学活动,必然会导致体育运动的僵化、死板,从而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教育内容比较单一。部分教师错误地将体育教学完全等同于技术动作的学习,这导致体育教学内容更多是单一的技术动作训练。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同时,这种片面的教学内容也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安全因素。针对学校体育安全问题,部分教师出现了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一是减少了危险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例如,跳箱、铅球、跨栏等项目;二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导致体育运动中存在安全隐患,这无疑会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阳光体育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加强德育渗透,优化思想品质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机融合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阳光体育理念指导下的重要教育举措。从两者的关系来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反之,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3]。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德育渗透,以此来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内在品质,从而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起点。

以“跑”的相关运动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了一个故事:马拉松是距离最长的跑步项目,非洲选手阿赫瓦里在参加1968年奥运会的时候,仅仅跑了5公里就受伤了,在膝盖受伤、肩部脱臼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放弃,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他。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还要坚持,他告诉记者:“我的祖国派我来墨西哥城,为的不是只是让我起跑,而是要我跑到终点。”人们看到记者发出的消息之后,纷纷赶到了路边为他加油。在他拖着伤腿一步步走过终点之后,观众给予了他比冠军还要隆重的礼遇。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系列节目《英雄之歌》中,也收录了阿赫瓦里的故事。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学生的情绪纷纷受到了感染,并从故事中感受到了阿赫瓦里身上蕴含的顽强拼搏的精神,这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跑步运动的参与热情。而良好的意志品质无疑是德育中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示范引导,巩固基础知识

无论何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参与的前提必然是熟练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所以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技术动作的学习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从认知特点来看,小学生的体育能力暂时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体育技能的学习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为此,教师应该加强示范引导,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动作印象,有利于逐步巩固学生的体育基础,从而提升其运动能力。

以“立定跳远”为例,这是跳跃运动中的重要基础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演示了这套动作的整理流程。然后,将动作分解成四个步骤进行了讲解:1.双脚开立,与肩宽大致相等,上体稍前倾,脚趾与脚掌抓紧地面;2.自然地前后摆动双臂,两腿跟随摆动节奏进行屈伸。在双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动的同时,双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要及时舒展身体,使身体在空中成为一条斜线;3.收腹,膝盖弯曲,向前伸出小腿,双臂向后下方摆动;4.落地时用脚跟着地,弯曲膝盖进行缓冲,上体依然保持前倾状态。完成示范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分组练习。学生可以相互监督,及时指出其他人在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教师示范与学生自主探究的结合,使学生对相关动作要领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与掌握。

(三)强化安全教育,保障身心健康

校园安全是新时代最重要的教育话题之一,而体育运动无疑是发生安全事故的潜在领域[4]。任何运动的开展,都需要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为前提。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导致学生的安全问题存在着比较大的隐患。因此,在阳光体育理念指导下,强化安全教育成为了教师的必然选择。

在小学体育安全教育中,首先,要严格常规教育。从小学体育的一般性课堂纪律来看,学生在课堂中不能佩戴首饰,不能携带锋利的物品;需要穿运动鞋和运动服装,以便使身体活动更加灵活自由;保持注意力,听从教师的安排,尤其是一些危险运动的开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等。其次,要规范场地设置,及时排除危险因素。例如,在开放场地的运动中,首先要观察场地是否平整,清除场地中树枝、石块等杂物,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还要认真检查器材是否出现损坏。再次,要引导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充足的准备活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身体协调性,使肌肉与身体的温度升高,从而帮助学生进入最佳运动状态,减少肌肉拉伤、扭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要在教学中渗透安全防护知识。例如,意外伤害事件的处理、如何排除潜在的危险因素等。总之,在小学阳光体育的开展中,加强安全教育是极为必要的。

(四)实施生成教学,提升教学实效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改下所采用的重要教学策略。和传统的线性教学相比,生成性教学增加了教学过程的弹性,所以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空间。毋庸置疑,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学生也是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鲜活个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导致教师面临的教学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阳光体育理念指导下,为了有效优化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生成性教学的意义,准确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同样以“立定跳远”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小青蛙突然跳到了操场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所以马上就有很多学生注意到了这件事。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按照常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而是将这件事视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具体来讲,我鼓励学生对这只青蛙的跳跃动作进行了观察,让学生思考了青蛙的跳跃动作和我们学习的立定跳远有怎样的相似之处,并鼓励学生借鉴青蛙的跳跃动作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改进。通过因势利导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所以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

(五)自制体育器材,拓展教学内容

体育器材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正如前文所述,硬件设施不达标是当前影响阳光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所配备的体育器材和国家要求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都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费投入不足,而且器材的消耗比较快,同时又存在竞技体育器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因此,从教师角度来看,短时间内更新体育器材是不现实的。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体育器材,以此来对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拓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自制体育器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体育器材。在周围生活中有很多废旧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矿泉水瓶中装入一些沙子可以当作保龄球瓶,再用废旧的皮球做保龄球。利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二,改造常规器材。为了丰富阳光体育运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改造常规器材,以此来开发体育器材的多种应用价值。例如,跨栏架可以当作“门”,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射门、投掷等运动,也可以当作穿越障碍运动的器材。再例如,体操垫除了可以用于体操运动之外,还可以叠放在一起,用于跳跃运动的开展。通过这种一物多用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体育器材的利用率。第三,引入民间传统游戏。体育和民间游戏存在密切联系,而且很多民间游戏同样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借鉴民间游戏中使用的器材。如,“滚铁圈”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民间游戏,学生可以利用滕圈或者废铁丝自主设计类似的器材,以此来开展这个游戏。第四,就地取材。如果缺少相应的体育器材,可以借助运动场地中的现有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利用恰当的物品开展体育运动。例如,在跑步中如果缺少起跑器,可以用一些大石块代替。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自制器材不但可以丰富体育内容,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优化环境氛围,促进主动参与

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并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5]。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对课堂环境氛围进行优化,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以“足球”为例,引导学生完成“脚内侧传球”动作的学习之后,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课堂游戏。首先,我组织学生围成一圈,并在圈中放入了一些障碍物,学生需要以脚内侧传球的方式朝任意方向传球,若碰倒障碍物则被淘汰,直到决出最后的胜利者。这一集体游戏,使学生直观体会到了足球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综上所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日益成为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既需要把握教育部门提出的普遍要求,也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学生会逐渐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归纳和总结,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体育运动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体育运动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呆呆和朵朵(13)
有效运用体育器材的教学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