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2022-11-19 07:30陈羽中谭锦萍周庆琼黄小清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肌醇水浴硅烷

陈羽中,谭锦萍,戚 平,周庆琼,陈 婷,黄小清

(广州市食品检验所,广东广州 511410)

婴幼儿食品中肌醇含量检测的标准方法为GB 5009.270—2016第二法气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灵敏度高,但衍生过程较为烦琐,在测定婴幼儿乳粉、奶制品、功能饮料等样品时费时不易操作[2],特别是在干燥这个步骤中,往往1批30个的样品需要花费24 h进行干燥处理,步骤也很烦琐,需要分几步转移样品[3]。另外由于婴幼儿奶粉的基质复杂,往往在衍生后的提取中会出现严重乳化现象,难以得到澄清的提取层,进样液也常发现有溶剂浑浊的现象,色谱图可见明显的基质干扰[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验对前处理过程进行了方法优化,改变了干燥方法,增加了净化步骤,使上述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解决了以往的技术难题,为本实验提高了工作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原理

本实验将试样中的肌醇用水和乙醇提取后,分取提取液进行氮吹干燥,加入硅烷化试剂衍生,正己烷提取后经水洗净化,经气相色谱分离,外标法定量。

1.2 材料与试剂

材料:婴幼儿乳粉(市售);肌醇标准物质(99.9%,德国,Dr Ehrenstorfer公司);质控样品为婴幼儿/成人营养食品(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SRM/RM编号:1849a,Order编号:1905870。

试剂:无水乙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99.9%,上海,安谱公司);三甲基氯硅烷/TMCS(≥99%,REGIS);六甲基二硅氮烷(≥98%,美国,阿法埃莎(Alfa Aesar);正己烷(色谱纯,美国Fisher Chemical公司);无水硫酸钠(色谱纯,德国Sigma公司);硅烷化试剂:三甲基氯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氮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1∶2∶8混合超声后无白色浑浊,现配现用。

1.3 仪器与设备

8890气相色谱仪: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美国Agilent公司);MS204TS/02 万分之一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Milli-Q超纯水机(美国Milipore公司);MS 3digital 涡旋混合器(德国IKA公司);2600TH型数控超声波清洁器(上海安谱公司);2-16KL 型高速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N-EVAPTM112 氮吹仪(美国Organomation公司);SW22振荡水浴锅(德国Julabo公司);色谱柱:HP-5(30 m×320 μm×0.25 μm,美国 Agilent公司)。

1.4 实验方法

1.4.1 样品前处理

提取:称取1 g(精确到0.1 mg)样品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40 ℃一级水12 mL溶解并超声提取10 min,用95%乙醇定容至50 mL,摇匀静置20 min后于6 000 r·min-1离心3 min。过滤后取上清液5 mL于25 mL衍生瓶。

干燥:向衍生瓶中加入2 mL无水乙醇,在80 ℃水浴下氮吹至干后放烘箱中100 ℃烘干1 h。

衍生提取:向上述衍生瓶中加入5 mL硅烷化试剂,立马盖上盖子,超声溶解5 min后放于80 ℃水浴振荡中振摇45 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5 mL正己烷,涡旋混合30 s后于8 000 r·min-1离心3 min。

水洗净化:取上层液2 mL加入2 mL水摇匀后于8 000 r·min-1离心3 min,取上层液于预先加少许无水硫酸钠的15 mL离心管中,涡旋后过0.4 μm的滤膜,待测。

1.4.2 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肌醇标准溶液(0.100 mg·mL-1):称取 50 mg(精确到0.1 mg)的肌醇标准物质,用25 mL水溶解并用95%乙醇定容至50 mL,摇匀。取1 mL此溶液,用70%乙醇稀释至10 mL。分别吸取0 mL、0.1 mL、0.2 mL、0.5 mL、1.0 mL和2.0 mL肌醇标准溶液于衍生瓶中,按上述1.4.1步骤进行“衍生提取”操作。

1.4.3 仪器条件

进样口温度:280 ℃;分流比10∶1;柱温:起始温度 60 ℃,以 20 ℃·min-1升到 240 ℃,保持1 min;然后以20 ℃·min-1升到260 ℃,后运行300 ℃,保持3 min。恒定流量:1.8 mL·min-1;进样量:1 μL;检测器(FID)温度:300 ℃。

1.4.4 计算公式

样品中肌醇的含量X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X为样品中肌醇含量,mg/100 g;C为从标准曲线中获得试样测定液肌醇的含量,μg;f为试样测定液所含肌醇换算成试样中所含肌醇的系数为10;m为试样的质量,g;100为换算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方法对比

2.1.1 干燥时间对比

两种干燥方法处理时间对比见表1。前处理干燥的步骤改用氮吹代替旋蒸,既节省了溶剂使用量也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平均每个样品可缩短12.5 min的干燥时间,有效提高实验效率。本方法前处理简单,需要很少的有机溶剂,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小。

表1 两种干燥方法处理时间对比

2.1.2 水洗净化前后样液对比

上机样品对比见图1。由图1可知,增加的水洗步骤能使样品得到进一步净化,消除正己烷提取后的乳化现象。

2.1.3 色谱图上的背景干扰对比

色谱图上的背景干扰对比见图2和图3。由图2和图3可知增加的水洗步骤能使样品得到进一步净化,减少由于杂质给仪器带来的污染及有效减少色谱图上的背景干扰,有效提高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

2.2 方法验证

(1)通过采用质控样品分别按照方法优化前与方法优化后进行试验,得到样品结果与证书值(405.2±7.6)mg·kg-1做比较,每方法各平行6个样品。

优化前方法回收率在103.1%~114.7%,重复性条件下平行6样结果的变异系数为3.70%,标准曲线在10~200 μg时,校正方程的相关系数均为0.993。优化后方法回收率在98.7%~101.7%,符合GB/T 27404—2008附录F中回收率95%~105%(含量>100 mg·kg-1时)的要求。重复性条件下平行6样结果的变异系数为1.14%,符合GB/T 27404—2008附录F中变异系数的要求;标准曲线在10~200 μg时,校正方程的相关系数均为0.998,线性范围满足标准的要求。可见,优化后方法具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见表2。

表2 两种前处理方法质控样品结果比较

(2)选择质控样品通过人员比对实验对方法进行确认。人员独立测定结果的回收率分别为99.8%和100.1%,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标准要求;标准曲线在10~200 μg时,校正方程的相关系数均为0.999,线性范围满足标准的要求。不同人员独立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30%,人员比对结果符合不同人员独立测定结果相对偏差不大于10%的验证方案要求。见表3。

表3 质控样品人员比对结果

经验证,新建立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肌醇检测技术中的难点,优化后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表明该检测方法是有效的,满足项目开展的要求,符合预期用途。

3 结果与讨论

在肌醇检验检测的前处理过程中,涉及衍生化的操作,目前主要是分为完全衍生化和非完全衍生化,其各自的产物不同,完全衍生化生成的是一个硅氧环己烷,不完全衍生化生成的是两种产物[4]。而其衍生化程度与反应过程的温度有关,当水浴温度在70 ℃以下,待测物肌醇不能与硅烷化试剂结合生成结构稳定的六(三甲硅氧基)环己烷,而是生成结构不稳定的β-四联树胶醛醣和五(三甲硅氧基)肌醇[5];当水浴温度分别为80 ℃、90 ℃时,硅烷化反应完全,反应产物是单一的、结构稳定的六(三甲硅氧基)环己烷;如果水浴达到90 ℃或以上时,生成的产物由于水浴温度太高而易挥发,导致其测定值的浓度降低,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以上实验方法,除反应对温度敏感,还涉及人员在以下方面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①对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三甲基氯硅烷和六甲基二硅烷胺烷,必须保证当三者混合后无白色浑浊现象时方可使用;②硅烷化试剂放干燥柜中保存,避免吸水;③衍生实验过程应严格避免有水。

猜你喜欢
肌醇水浴硅烷
低蛋白质日粮添加植酸酶和肌醇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超支化聚碳硅烷结构、交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硅烷包覆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改性粘胶纤维的研究
冰水浴
基于STM32的恒温水浴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微生物法生产肌醇研究进展
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水浴回流与超声波辅助回流提取百合皂苷工艺比较研究
大豆磷脂酰肌醇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