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体能训练中渗透“恒心”教育的实践

2022-11-20 15:01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通源小学陆一叶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平衡木恒心运球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通源小学 陆一叶

学生的体能是学生多年运动中积累的运动能力,呈现为运动的恒久力、爆发力和灵敏性。教学中,教师应寓教于乐,创设多种情境,创新体育内容,在有趣的体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恒心与毅力。

一、趣味体能融入篮球运动,在游戏中培养恒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即便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水平段的学生,他们的运动能力也是极不均衡的,这就造成了参差不齐的运动结果和良莠不齐的运动成绩。以篮球运球为例,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兴致勃勃、意犹未尽;有的学生灰心丧气、疲惫不堪。如何让这些运动能力有差异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篮球活动呢?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喜欢的篮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篮球之趣,从而培养恒心,逐步提升体能。

(一)运球游戏,情境浸润

在低年级篮球运球教学中,教师以“‘球宝宝’的一天”这一情境故事贯穿整节课的篮球教学,将篮球的多种技能融入对“球宝宝”的各种行动当中,如在准备部分熟悉球性的环节中,通过滚球、抛接球给“球宝宝”热身,运球时五指分开用按压的形式照顾好“球宝宝”,需要暂停时告诉学生“球宝宝”需要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帮助“球宝宝”练技能、学本领,顺利进入高、低姿运球的技术教学,经过一天的忙碌之后,带“球宝宝”去散步(直线运球)、去伙伴家里做客(曲线运球),最后给“球宝宝”做按摩放松等。为了让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可以设计男生和女生的角色就是“球爸爸” “球妈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都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球宝宝”。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自己的角色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父母的责任。这些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与“球宝宝”的交流与玩耍之中逐渐掌握篮球运球的技能,充分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学技能目标。

(二)投篮游戏,奖品激励

在学生户外篮球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投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篮球活动中的生活气息,从而感悟到参与篮球训练,不仅可以放松身体,还可以排解情绪。比如,在篮板上贴上 “困难”的字样,告诉学生,只要投中篮筐,“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教师精心设计的小奖品,如小红花、笑脸、勋章、皇冠等,都成为学生投篮游戏中的隐形伴侣和额外的惊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战胜心理障碍,提高篮球技能,培养了恒心。

二、趣味体能融入乒乓训练,在比赛中磨砺恒心

打乒乓球是一种很好的体能训练。我们一般从最初的颠球开始练习,在颠球中,让学生触摸乒乓球、认识乒乓球、感知乒乓球。学生每一次和乒乓球的亲密接触,都是和乒乓球的一次磨合,从而逐步提升球感。而后期多样的攻球姿势和对接球更能使学生得到不同的练习感悟。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颠球动作枯燥乏味、学生又缺乏球感,很多学生往往恒心不足,很难坚持下来。如何提高乒乓球训练的趣味性,激励学生的恒心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症下药,提出新的指导方案,给予新的策略指导。

(一)颠球比赛,擂台争先

在练习颠球中,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会从一开始对乒乓球的好奇,逐渐变得厌倦。对于“抛—接—抛—接”机械重复的颠球动作,他们往往会表现出畏惧困难的倾向。有的学生缺少自信心,不能持之以恒。而颠球,是乒乓球训练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学生颠球往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形成自己的技能。为了激发学生持久地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和同伴一起来完成颠球比赛,如组内颠球PK赛、组间颠球比多擂台赛、颠球比远等,看看谁颠球多、保持的时间久。在这样多层次的比赛中,学生的颠球技术自然而然地有了进步。

(二)攻球训练,口诀激趣

在接发球训练阶段,教师更要注意调整自己的体能指导策略。如在攻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编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口诀,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攻球动作要领。如“含胸收腹,提早引拍,身体跟球,以腰带手,重心右移,板形前倾”,学生通过口诀形象地模仿教师的打球姿势,注意从颠球到攻球,提高技巧,提升自己的打球技能。教师不断指导学生一边模仿自己的打球姿势,一边配合动作大声说出口诀。熟能生巧,在一次次模仿动作、背诵口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熟悉了攻球要领并了然于胸,其攻球的技能也在一次次的练习、感悟中得到提高。在指导学生打球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创编以上这些便于记住动作要领的口诀外,还可以创编鼓励学生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的口诀。比如,“不怕挫,敢拼搏,善攻球,有智慧” “小小银球,扬我国威” “乒乒乓乓,我们真棒!”……这些口诀的吟诵,不仅很好地帮助学生记住了打球技能,让学生的每一个挥拍都熟练、规范,还将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深深植入学生的心中,有效磨砺了学生练习的恒心,不断增强学生对乒乓球的热爱。

三、趣味体能融入平衡行走,在观摩中激励恒心

在趣味体能的训练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国内外热点赛事,观摩大家感兴趣的项目,讨论分享感受,在学生兴趣高涨之时,相机将这些项目“课堂化”,创编成体育课上学生可以尝试的项目。比如,在观摩奥运会平衡木比赛后,笔者带领学生走进现实中的平衡木项目训练,让学生领略到趣味体能训练带给自己的运动热情,使其运动的恒心得以源源不断地激励。

(一)平衡行走,乐在其中

教师在教学平衡木前,播放奥运体操冠军的参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即组织学生在宽约25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教师可以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今天森林里要举行舞会了,眼前这个平衡木就是一条通往森林的小路,只要走过这条路就能和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起跳舞。学生兴致勃勃,摇摇晃晃地走上平衡木。教师提示:“大家注意身体平衡,千万不能踩到路边的小草啊!”并提醒学生回忆视频里体操运动员是怎样保持身体平衡的。学生模仿运动员的动作,有的伸开手臂保持身体的平衡,有的边走边舞动手臂保持身体的平衡,大家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向前走。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平衡木时拍摄小视频,让学生一起来观看自己的视频,与运动员的视频加以对比,及时反馈练习成果。学生在观摩对比中激励了运动的恒心,其体能训练的强度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平衡合作,心怀集体

在学生基本掌握平衡行走的方法后,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同伴互助、超越自我,继续创设情境:在河对岸的森林里,一群饥饿的小动物等着我们给他们送食物过去。这平衡木就是通向对岸森林的一座桥。我们要和好朋友手拉手,互帮互助,一起走过这座“桥”,可以两人一组,或者多人一组,组合成不同队列,合作的人越多,送过去的食物就越多。此时,学生兴致盎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合成两个战队,在练习平衡的时候,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的难度,可以逐层提高平衡木的高度,或者增加障碍物。这样,学生在穿越平衡木的时候需要有更大的恒心和勇气。教师继续设计情境:这座桥中间有一只沉睡的大老虎(障碍物),我们要悄悄绕过去,不能惊醒它。所以,大家要团结一致、通力合作,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在学生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音乐来渲染氛围、营造气氛,有效帮助学生保持训练中的恒心、保持运动的激情。

四、趣味体能融入跳绳运动,在变换中品鉴恒心

跳绳是一项比较好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可以锻炼手脚的协调,有助于学生左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跳绳活动开展中,教师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练习方法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融入肢体动作的整合,不断促进学生体能的进步,在变换中品鉴恒心。

(一)姿态变换,拓展花样

以跳短绳为例,在初学阶段,教师把原地双脚跳短绳分解为甩绳、单个跳、连续跳等分解动作,让学生想象着绳在手中,集体甩臂进行徒手模拟练习;让学生练习原地单跳、连续跳;最终把所有动作串联起来,通过重复练习掌握技能。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跳绳的热情,教师可以变换、延伸原地跳绳的传统练习,让学生尝试向后甩绳跳、下蹲跳、单脚跳、单双脚交替跳、交叉跳等多种花样跳的练习方式,在学生进行初步体验后,分组进行学练,通过观察伙伴、模仿教师、练习展示、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跳绳的方法。在重复的跳绳运动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跳得百变而充满趣味呢?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头脑风暴,将绳子玩出不同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带跳,两人一组车轮跳,三人一组进行合作跳、接力跳,多人组合进行“8字”循环跳等各种花样跳。学生在不断变化、不断提升难度的同时,增强了对跳绳的兴趣。

(二)融入音乐,激发体能

跳绳训练与音乐的结合,会让跳绳更有节奏感,也会大大提高跳绳的训练效果。学生在听到节奏感特别强的音乐时,其运动热情就会被激发,会自然而然地随着音乐调整自己的运动节奏,其跳绳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会不断提升,运动持久力也在慢慢增强。通过各种音乐的配合,让跳绳变得轻松容易,学生更能保持恒久的毅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跳绳技能一定会逐步提升。如教师可以在跳绳的时候播放音乐《爱》《一起向未来》《Good Time》《逆战》等学生喜欢的音乐,通过这些励志的、耳熟能详的音乐来激励学生认真跳、坚持跳,跳出恒心、跳出魅力。

趣味体能训练,是一种站在学生立场的学习方式。通过在篮球、乒乓球、平衡木、跳绳活动中融入不同的趣味体能训练,渗透“恒心”教育,我们可以看见,短短40分钟,学生头上冒着汗珠、脸上露着笑意、嘴里发出尖叫,全情投入、激情飞扬。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同时提升了身体素质、培养了意志品格和团队精神。

猜你喜欢
平衡木恒心运球
身体平衡木
完形填空一则
汉字诗:旦
“燕子垒窝”显恒心——“思想政治受洗礼”评论之一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双人运球”乐翻天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