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背景下的老旧街区街道空间提升研究
——以广州逢源社区为例

2022-11-21 10:27冯鸿斌罗子哲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安徽建筑 2022年11期
关键词:西路片区街道

冯鸿斌,罗子哲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0 引言

经历了上一阶段的快速发展与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我国城市建设逐渐放慢了脚步,城市化进程开始从增量扩张向存量发展转变。城市微更新,一种倡导以微小方式介入场地的精细化更新方式,是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方式,主要适用于建成区中对城市整体格局影响不大但现状用地功能与周边发展存在矛盾、用地效率低、人居环境差的地块[1]。

微更新的理论研究可以追述到上世纪,但国内近几年才开展大量的项目实践。广州作为旧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与变迁,广州老城区虽然沉淀了众多广府文化经典与建筑遗产,但也存在不少累积下来的“病患”。在新的一轮城市化进程中,老城区如何“祛病”,如何重振昔日活力,已经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城市微更新开始在老城区振兴运动中体现出重要性。

清朝时期,随着广州经济发展和对外通商,西关逐渐成为繁华的商贸区和居住区。清末民初时期,西关大部分地区已是以贸易、商业、手工业为主体的商贸中心区,民国广州建市之初,西关成为了广州中心城区的一部分。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位处广州历史文化要素最为集中、丰富的西关地区,仍然保存完整的西关传统社区的缩影,因此该区的城市更新在一般的城市旧区更新的基础上,有更深层次的历史街区保护意义[2]。

1 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工作梳理

1.1 过往的更新改造

过往的改造往往简单模仿西方文化符号,采用西式建筑形式与立面造型,又或是统一复制明清时期的建筑,以风格化的修复方式戏谑地拼凑历史元素,缺乏足够的传承性、差异性、融合性与映射性,很难体现出岭南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与历史价值。同时更新改造工作未注重环境保护,2009年在宜居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借助亚运会契机,荔枝湾一期揭盖复涌工程启动,但是由于相应的基建配套设施考虑不周,暴雨时常为缓解城市内涝而打开合流排污口,导致荔枝湾涌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当地居民与游客的知觉体验。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与建成遗产活化利用成效欠佳,历史建筑修缮费用高昂且政府补贴较少,同时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缺乏约束,相关特色产业的进驻受到阻碍。另外,绅士化、社区老龄化加剧,导致的消费能力低下与居住环境品质恶化等问题已经显现。数据显示,老年人口密度达1.82万人/平方公里,留守人口老年化明显[3]。

1.2 近年来的微更新改造

2018年下半年,广州政府通过编制街区保护规划、制定片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到逢源大街——荔枝湾湖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修补工作中来。经过这一阶段的城市微改造,片区景区风貌品质、社区空间质量以及文创产业活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的工作有四点:①营造具有场所感的休憩空间,为游人与当地居民提供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结合休憩、交流与观赏多功能为一体的开敞空间;②改善景观灯光,进一步提升景区夜景氛围感;③延续城市文化,将文化产业灵活置入场地空间;④进一步整治城市生态环境。

2018年对逢源大街——荔枝湾湖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微更新工作是成功的,从吸引游客、增加商业收入以及提升广府文化影响力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与其背后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及文化品牌提升潜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经济回报相对较低的区域,城市微更新工作是否还能得到如此精细化、合理化的落实呢?通过文献调查发现,逢源大街——荔枝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老旧小区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荔枝湾景区东侧,以宝源路、逢源北街为中心的片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虽然东西两区域只被龙津西路隔断,但两区域的街道空间、建筑质量、商铺招商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政府与民众对该街道的改造积极性明显弱于临近荔枝湾湖景区一带。

2 空间操作层面的逢源社区街道空间微改造分析

为探寻与逢源大街——荔枝湾湖历史文化街区仅一路之隔的老旧街区微更新现状,分析空间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修改策略,对上文提到的以宝源路与逢源北街为中心的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调研。片区西侧紧邻广州荔枝湾旅游景区,包含西关大屋、荔枝湾湖等能代表广州历史的旅游名片;中部为典型的广州地区老旧住区,虽道路、房屋纵横排布整齐,单建筑质量低、间距小,公共空间匮乏,主要为现代建筑,零星分布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片区两条主要交通道路——龙津西路、逢源路为商业型道路,临街建筑底层多为商铺。

2.1 中观视角下片区解析

片区中街道类型丰富,多宝路和龙津西路为商业型街道,宝源路和逢源路为生活型街道,景观类型街道分布于旅游区附近,而住区内部道路则多为生活、交通混合型街道,多样的街道类型能满足游客、店主以及居民等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车行道密度较低,间距约为200m~300m,道路宽度较窄,龙津西路北段、逢源路为双行道,龙津西路南段,多宝路等为单行双车道,宝源路为单行单车道。其中龙津西路中段与宝源路交接的路口处,龙津西路自北向南从双行道转换成单行道,极易引起道路拥堵,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概率。

片区基础配套较为完善,文卫商办等机构数量众多,慢行交通以及公共交通系统完善,多条车行道路配备自行车道,片区内近2.2km长的车行道路中,1.6km配置了自行车道,中部住区内部道路密度大,市民的慢行交通较为便利。周边分布的8个公交站点相互间距不超过200m,基本能满足市民步行两分钟抵达公交车站的需求。但由于片区建筑建筑密度大,间距小,建设年代久远,未对日后改建改造预留足够的开敞空间,住区内部口袋公园以及小型广场等节点相当匮乏。

2.2 微观视角下街道空间质量分析与提升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将影响此片区街道空间质量的因素分为五类,分别为街道通达、绿化布置、空间界面、空间利用以及设施布置。选取片区中这五类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并提出对应的提升方案。

2.2.1 街道通达

老旧街区中应鼓励机动车流量较小的社区道路采用机非混行车道,集约利用空间并能有效控制机动车速度,机非混行车道应当采用较窄的机动车道,一方面能预留出更多的非机动车与步行空间,另一方面,较窄的车道能进一步控制机动车速度。

片区中存在机动车道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宝源路为单向一车道,道路两侧均设置自行车道,机动车道较宽,人行道宽度不足以及自行车道过多。应考虑删除右侧自行车道,同向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同时缩窄机动车道宽度,为人行道预留更充裕的空间,如图1。

图1 重新划分车道、人行道

片区集合了旅游、商业与居住三种元素,应适当布置街巷的设施活动带。步行通行区、建筑前区域或商业外摆区域应该参考地方城市设计导则的指导数据。以多宝路北侧南北向巷道为例,两侧商铺自发扩充店前空间,导致街道边缘障碍物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步行速度与体验,应划定统一尺寸的店前空间,保证街道边缘的齐整,如图2。

图2 划定统一的店前空间

2.2.2 绿化布置

种行道树布置原则通常有以下几种:高密度种植小树,低密度种植大树,东西向街道南侧连续面只在北侧种树,步行街在中央种树,骑楼街可以不种行道树,过窄的街巷可以不种行道树。龙津西路北侧,道路树木密度过大,沿街招牌被遮挡,店内首层过于昏暗,需要补充人工照明。沿街行道树可考虑种植较为稀疏的大树,也可以种植密度大的小树。建筑北面街道可不种植行道树,如图3。

图3 行道树过密

龙津西路中骑楼空间与行道树冲突。原则上骑楼街道不宜种植行道树,避免空间过于拥挤,树木影响低层居住空间。此处节点应将树木去除,预留出的空间可以成为外卖与快递人员的等候空间,并重新疏通自行车道,如图4。

图4 行道树干扰空间利用

2.2.3 空间界面

在城市设计中,可以通过借助控制线与贴线路管控,形成与街区功能、街道活动需求相适应的街道空间界面形态,形成整齐有序或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空间界面,同时塑造温馨的街墙尺度与怡人的空间高宽比。一般而言,1.5:1~1:2的高宽比较适宜,较窄的商业街高宽比可以达到3:1[4]。

宝源路东段,界面出现高低不一的现象。在营造街道感的手法中,一方面要控制沿街立面的贴线率,保持沿街垂直界面的平整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控制街道的高宽比来营造街道的空间感。临街建筑的高差变化可以丰富街区空间区趣味性,但也容易导致街道围闭感的缺失,如图5、图8、图9。

图5 界面参差不齐

宝源路与龙津西路交接处,存在商铺私加雨棚的情况,此做法虽能为商铺增加一定的店前空间,避免雨水滴入室内,但私加的雨棚干扰了游人对骑楼街巷空间的感知,可考虑使用玻璃等通透材质,或与龙津西路加建柱廊形式相统一,形成较为齐整的界面,如图6。

图6 私加雨棚阻挡视线

龙津西路中段,原有建筑距离道路边缘太远,为了保持骑楼柱廊临街界面的延续性而增加一跨柱廊,导致底层空间过于昏暗,可考虑在次梁间增设天窗采光,提升底层商业空间品质,如图7。

图7 架空空间缺少阳光

场地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建筑与文保单位,但普遍现状堪忧。历史建筑界面破旧,有待修缮、更换材质或进行修补。去除与原设计意图不相符合的后加材质,更换表面破损、功能缺失的原始材质[5]。任何改建扩建都将影响到文物的重要性与原真性,必须谨慎甄别与文物意向相冲突的加建、改建并加以清除。顶层的阁楼与二层阳台加建的铁皮棚无疑与此文物立面风格冲突,应当去除。食品店招牌虽为必要的功能性加建,但其外观值得重新审视,并且不宜向外出挑过多,如图10。

图8 界面高低不一

图9 界面参差不齐

图10 历史建筑私自加建

2.2.4 优化使用空间

临街建筑底层提供积极功能时应合理设置建筑前区,避免步行通行与沿街活动相互干扰。龙津西路与逢源西一巷交界处,临街店铺门口空间台阶设置欠妥,减少了店前空间面积,同时又近一米宽的空间无法利用,应将台阶加建延伸至骑楼街外柱。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逢源北街,将台阶延伸可扩大实用空间。

逢源西二巷内,人流量较少,此处街角空间成了两侧餐饮店员工休憩的场所,路基上的花池早已荒废,员工休憩时间在此就餐,使用过的共享单车也随意摆放着。可利用荒废的花池,修补老旧破损的表面材质,以营造出两跨为员工提供空间,一跨可以是一个长椅,上有雨棚遮蔽,一跨放置自行车停车架,引导共享单车合理停放,如图11。

图11 应改造便民设施

2.2.5 合理的设施布置

场地中若干自行车停放点被设置在骑楼柱廊空间下,加重了人行空间的拥挤程度。自行车停车点应该设置在没有柱廊的临街空间中,并应布置一系列视觉引导,如亮色柏油铺装、自行车停车架,与道路相接壤方便推行的坡道等。另外,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内部巷道中,存在堆积的共享单车影响步行体验的问题。

3 选择以日常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微更新

经过调研可以发现,在空间层面上,逢源社区微改造仍有诸多不够合理的方面,不同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片区使用者对街巷空间的满意程度。当然问题不止存在于街巷空间层面,老旧小区内部空间、社区配套设施、商业的引入等都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是导致片区陷入衰退萎缩的原因之一。

选择合理的模式与侧重点是城市微更新关键。复制一路之隔的荔枝湾核心景区以及不远处永庆坊的成功案例是一种保险的举措,但未必能与场地自身特色向适应。景区的影响范围、居民与游客的比例以及原有街巷的功能分类都应是影响城市微更新价值导向的因素。场地中市民活动更多体现了日常需求——通勤、买菜、老年人散步、社区广场中简单的寒暄,相对于以提升景观质量与文化影响力为目的的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逢源社区更具有生活性,以日常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微更新更加贴合这个片区的需求。

日常生活看似平凡、琐碎,具有重复性、保守性与矛盾性,但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促进着城市的良性运转。城市日常生活空间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场所,日常生活孕育了城市日常生活空间存在的意义。20世纪以来,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既要重新审视西方工具理性,又要防止“商业化”和“政治化”“营造的繁荣假象”。因此,日常生活需求可以成为否定过去、面对现实的微更新设计决策的依据[6]。以日常生活为导向的微更新成功案例已不胜枚举,较为著名的例子就是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通过小规模的城市开发与保护,关注公众休憩空间,强化社区认同感,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等,逐步提升街区品质。

4 小结

我国城市微更新尚处于发展阶段,虽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但大规模的实践经验仍稍显不足,城市微更新更倾向于选择效益高、成效快的区域展开。下一阶段的城市微更新工作应更加惠及民生,深入到老旧街区、小区中,以老百姓的生活便捷性为出发点,提升微更新操作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将政策落实到社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

猜你喜欢
西路片区街道
罕乌拉西路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热闹的街道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