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师教改团队与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协同式互促共建策略研究*

2022-11-22 06:53葛占福
福建轻纺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创协同师生

葛占福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在传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往往由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学生在老师的指挥棒下跟随教师的脚步展开对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被动性”学习,教师教学内容更多关注教学成功案例的理论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课程引导。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环节中缺乏学习的动力,难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发展结合起来,导致自主参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发展。自协同教育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基于师生协同的理念渐渐成为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此,高校应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对双创课程的需求,在教师与学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氛围,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基础[1]。

1 创新创业教师教改团队与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协同式发展的背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在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近几年,双创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当前大部分的双创教学中,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创业行为占比仍然较大,这也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发展[2]。

教师教改和学生团队协同共同创业的思路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中,转变传统的学生为单一主体教育方式,拓宽教育工作渠道,既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的意识下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又可以激励教师积极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本身的创业能力及教学指导能力,两个教育主体形成闭环,实现两者之间的互相促进、相互成长目的,这也说明了师生协同创业路径实施的可行性。

2 创新创业教师教改团队与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协同式互促共建策略研究

2.1 积极组建师生双创团队

在近几年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中,由于学生专业需求的不同,双创课程内容从各个专业内容出发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高校在打造师生协同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在凸显各学科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专长、知识结构特点入手组成教师团队,教师不仅需要做好指导工作,还需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与学生之间平等沟通交流,跟踪相关的实践操作进度,共同打造跨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共同成长的目的[3]。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师生协同、互促共进的双创团队。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借助网络来创建专题性的学习系统,并在其中以网络链接或图片的形式将不同双创团队的具体信息细致化,比如,项目的研究方向、成员信息、项目的内容系统、实践操作进展等。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全面了解到项目的具体信息,从而根据所掌握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兴趣及项目发展需求来参与,并形成正确的主体观念意识,勇敢创新、创造,将自身独特价值全面发挥出来[4]。

在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组建完成之后,学校可以有效整合不同团队,有针对性地与相关企业进行联系,并通过汇总不同团队规模和具体的研究方向来调整相应的合作架构,为师生协同的双创团队建设提供更加专业的辅助。

2.2 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双创项目

完善的项目内容在高校双创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因此,高校在做好师生团队组建的第一步之后,应该将双创项目的选择和完善作为第二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得到培养,又要使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和进步。

项目的来源可以从教师本身的科研项目中提取,也可以从师生团队共同研究而来的社会领域中获得。项目的选择标准必须以师生团队的专业度和信誉度为基础,以便在项目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争取更多的社会项目来源,为项目内容越来越完善打下基础[5]。

项目的内容要将重点放在企业中,同时,项目的资金、周期时间的设计要尽可能与团队操作性和参与性有效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高校各个部门要做好对师生双创团队资金、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可以建设资源数据库系统,为师生之间搭建较为良好的共享平台,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作为目标,仔细研究师生的成长情况、进步情况、所遇到的问题,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重点整合各类优质的创新资源,以校园中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与实训中心平台等作为载体,将项目选择信息、团队伙伴信息、融资信息、股权架构信息等融入到网络平台中,共同合作打造促进项目发展、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网络平台,并以项目为牵引,为师生打造良好的师生共同双创内部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3 打造师生协同双创的竞赛项目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可以与第二课堂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竞赛让师生在竞赛中开阔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技能,用竞赛有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品质的培育[6]。

高校可以从师生团队的具体情况出发,明确每位团体成员的工作职责及双创要求,并按照不同专业需求全面提炼竞赛内容,通过赛训结合,以科技竞赛为试金石,使得学生能够从被动性学习转变成为主动性的创新创造,挖掘潜力形成更多的创意。在此过程中,师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团队成绩,可协同参与实践活动,按照项目的特点与情况相互合作、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相互共享双创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实现师生协同、共同成长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3 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将师生协同的理念为核心,在教师与学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营造较为良好的双创环境氛围,既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本身的创业能力及教学指导能力。从师生双创团队的组建入手,完善师生协同团队的项目选择,为师生打造良好的师生共同双创内部环境,并将高校第二课堂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赛训结合,实现师生协同并共同成长的应用性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双创协同师生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