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两个吸收和借鉴”的价值意蕴

2022-11-22 07:15黄家周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资本主义改革开放

黄家周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了新阶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①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这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吸收和借鉴”,其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今天,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两个吸收和借鉴”符合事物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事物成长和社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参天大树的长成需要充分吸收养分、水分、阳光、空气等,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同样是一个不断积累、进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9页。,“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③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9页。。因此,新的更先进的社会形态必然是在扬弃此前的社会形态、吸收和借鉴其中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发展,而是通过不断吸收和借鉴奠定自身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和条件,包括此前社会形态中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等。只有善于学习、吸收和借鉴,才能更好更快地超越旧的社会形态,这是由事物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普遍交往的充分展开必将推动世界历史走向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④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6页。。

二、“两个吸收和借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容与形式、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辩证法

邓小平的“两个吸收和借鉴”涵盖十分丰富的内容:整个人类社会、古今中外人们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这些文明成果、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都是人类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明成果可以由不同国家的人民所创造,这并不妨碍后人对它们的学习、吸收和借鉴。后人唯有如此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有更大的创造、更大的作为,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两个吸收和借鉴”既包括内容方面,也包括形式方面;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也包括世界各国人民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要始终坚持使用唯物辩证法对待吸收和借鉴的内容和形式,既不能受制于意识形态的藩篱而畏首畏尾,错失学习良机,又要注意“大胆吸收和借鉴”并不是全盘照搬照抄,而是紧密结合自身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学习、吸收和借鉴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学习、吸收和借鉴的效果。

三、“两个吸收和借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的能力、勇于改革开放的胸襟

邓小平的“两个吸收和借鉴”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体现。学习包括向书本学习,也包括向他人学习,向先进榜样学习,甚至向对手学习。一个人需要学习,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也需要学习。学习就是正视和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取长补短不断成长和发展,进而赶上、超越他人和对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也要善于向资本主义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中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两个吸收和借鉴”同时也是一种改革开放观。吸收和借鉴意味着要改变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姿态,意味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拓创新的勇气。这是中国共产党勇于革新、敢于开放的鲜明体现。回首当年,邓小平振聋发聩的话语犹在耳畔:“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①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需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需要有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的魄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②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③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换言之,就是我们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这“四个自信”,不管国内外风云如何变幻,任尔东西南北风,都能保持战略定力。

四、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

邓小平“两个吸收和借鉴”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廓清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光辉历史。始终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在新时代,尽管国内外形势和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邓小平当年所提出的“两个吸收和借鉴”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今天,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④详见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94页。。因此,我们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继续坚持和实践好“两个吸收和借鉴”。

第一,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要将内因和外因的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内因是根本动力,外因是重要动力。“两个吸收和借鉴”的实质是搭建起内因和外因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的桥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要最大限度地统筹好内因外因两种因素,兼顾好国内国外各种有利因素和积极力量。

第二,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要妥善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吸收和借鉴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有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要持续增强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和借鉴能力,并将吸收和借鉴与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结合起来。“两个吸收和借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艰苦的努力将所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充分吸收并转化为自身的力量和优势。

第四,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关键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根本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两个吸收和借鉴”要始终处在党的领导之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吸收和借鉴的方向正确、内容精准、效果最佳。同时,坚持“两个吸收和借鉴”,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要牢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旨归。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吸收和借鉴”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它符合事物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容与形式、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辩证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的能力、勇于改革开放的胸襟。“两个吸收和借鉴”的提出,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而且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资本主义改革开放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抉择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