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地域文化元素应用研究
——以合肥地铁导视系统为例

2022-11-22 02:20林翠芳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合肥特色系统

林翠芳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城市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的理论研究在欧美国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致力于如何将地铁导视系统与地域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在指引功能之上,有效地体现导视系统设计的地域性文化精神。我国的城市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虽起步较晚,但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已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有些方面仍有待完善,如完整的设计理念体系或城市特色形象设计理念方面尚需深入研究。因此,立足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解决人们出行效率的前提下,凸显人文设计理念,美化地下公共空间,立足城市形象的符号化塑造、城市精神的可视化传达,成为城市地铁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地铁导视系统

(一)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内涵及特点

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是指标明方向、区域的视觉指示符号设计,从视觉传达的角度看,导视系统研究的是视觉符号代替语言文字的信息传达设计,能够跨国界的识别系统设计。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具有高效性和情感性特点。高效性是导视系统设计的关键,也是最大特点,即快速高效地满足数字化信息传递的需求。情感性则是指从城市文化角度出发,通过营造愉悦的公共空间引起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二)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元素

第一,图形是设计元素之首,形象与符号化的无声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有强烈的视觉度。

第二,色彩是作为感性设计元素,“先声夺人’的力量不容忽视,鲜艳的色彩、常规的色彩习惯、以及国际的统一规范用色等都成为着色的依据。

第三,文字要素较之以上两者,较为理性。文字要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与图形一起综合设计。文字内容规范简洁,字体设计的美观易读性尤为重要。

二、城市地域文化元素

(一)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的内涵

城市地域文化元素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民情及风俗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特色化形象设计的根本。城市地域文化元素是指一些特定地区独有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特色独具,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代表性;是指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习俗等文化的表现。此概念中的“文化元素”,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地域文化元素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慢长的历史过程,虽然在历史中不断地变化、发展,但是其历史的稳定性和习得性才是根本。

(二)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的内容

城市地域文化元素主要来源于一个城市的自然、历史、宗教及经济等人文活动,能够突显城市的人文特色的,文化遗迹、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等中提取元素,都是城市的地域文化元素的内容。宗教特色同样是重要的地域文化元素,如九华山的佛教文化,西宁的伊斯兰教文化。城市的自然风貌造就了城市的地域特色,城市的特色山水风景、特色植物、花卉、动物、天气等都是可成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元素。城市的经济发展打造了城市的特色产业,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格局及文化格局,以闻名的产业打造城市文化特色,也是地域文化元素的一个方面。

(三)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

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独特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方面:

1.独特性

不同地域,各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地貌气候特征,蕴育出鲜活而特色的城市生活和历史脉动,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就是生成地域文化元素的宝库和基石。并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居民。视觉传达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其所能地挖掘一个地区的独特性文化符号。

2.人文性

人文是一个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形式。在突出地域特色的过程中,除了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之外,还有充分掌握人文性。因此,要想突出地域特色,先要重视人为性,不然很容易使地区特色的突出价值受到限制。结合这一理念能够看出,展现地域特色的过程中,需充分认识到人文性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地域文化特色得到充分体现。

3.综合性

地域文化并不是单指某一种文化,而是要将多种文化和关系结合在一起,根据个别特色或地理位置并不能完全代表地域特色。例如,提到埃及,人们除了能想到金字塔,还能想到埃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同时,还会联想到埃及是如何兴起以及其发展历史等方面。因此,地域文化元素涉及的内容很多,并不是针对个别元素,这些元素或具象、或抽象、或物质、或非物质、是复杂和综合性的。

三、地域文化元素在合肥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应用

(一)应用思路

1.合肥城市风格的确立

合肥是国务院确定的将要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城市。合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国家级科研基地。合肥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培养了合肥创新的城市精神。开放包容,诚信合作。优良传统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合肥崭新的城市名片: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市政府确立的城市风格是“皖风徽韵、科教名城;创新之都、希望之城;水韵合肥、绿色之都。

2.合肥城市文化特色的挖掘

在视觉传达的视角下,城市地铁导视系统肩负着城市特色形象的传递功能。导视系统的设计则需要从合肥城市文化中提取文化元素符号,加以创作形成合肥城市的品牌形象。其文化元素符号包括:一是历史古迹。合肥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之后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如李鸿章故居、包公园、逍遥津公园、明教寺、三国遗址公园以及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二是民俗民风。合肥的悠久历史造就了独有的民风民俗元素,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至今依然广为流传的民间曲艺以及民风民俗;三是城市建筑。建筑是一个城市最为显著的文化元素。合肥的城市建筑既有城市地标型的古建筑,如李府、大钟楼、明教寺等;也有与时俱进现代建筑群,如合肥大剧院、奥体中心、安徽大剧院及天鹅湖、翡翠湖、滨湖新区周边的建筑群等。

3.合肥城市文化元素的表现

合肥城市的文化元素丰富多彩,在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的提炼进行符号化表现。

图形是一种说明的视觉符号,图形是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视觉要素,是与受众沟通的主要视觉语言,其有别于文字和色彩等视觉要素。图形具有生动性、直观性的特点,能够给受众留下完整与深刻的印象,且图形是沟通世界的“国际语言”,能够跨越地域的限制、超越文字的障碍、融合文化的差异[1]。

色彩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光带来的视觉感知。色彩能够快速传递信息,也能表达丰富的内涵,能直接引起受众审美愉悦的、最为敏感的视觉要素。在图形、文字和色彩三大要素中是最有表现力的视觉要素之一,因为其性质直接影响受众的情感。色彩具有文化符号的认同感和人文情感的归属感,同时色彩还有一定的温度感。

文字是导视系统的主要设计要素,一般归纳为中文与英文两大类。主要功能是向受众传递方位信息,字体设计要考虑整体诉求效果,给人清晰的视觉感受;与图形要素共存,字体设计上需突出个性色彩,特色字体与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的图形相得益彰;文字作为导视系统的设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文字要素的协调组合、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妙的文图结合,都能给受众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

(二)应用原则

当下数字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对导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城市的地下铁交通系统每天承载数以万计城市居民的过往,地铁导视系统发挥着独特的视觉识别优势,既有方向指示、定位确立、安全出行的功能作用,又肩负着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作用,同时,又是对城市文化新时代的解读与传承,承载着城市文化的延展作用[2]。

1.功能性

城市地下铁导视系统设计遵循主要原则是功能性,地下铁导视系统是地下交通的组成部分,其设计重在视觉导视与信息传达。导视系统的图形、色彩、文字设计元素无一不在完成信息传递的功效,既要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又要强调信息的可读性[3]。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形、色彩、文字的设计才能使信息更形象的识别与认同,同时,能更高效地传播城市地域形象。

2.文化性

城市地下铁导视系统的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功能性的层面设计部分。而是需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整合城市文化元素符号用之于导视系统设计中,一来赋予导视系统设计的独特性与设计的文化内涵性,提升导视系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层次,同时,也展示了城市的文化精髓与文化底蕴,塑造了城市的独特艺术形象[4]。

以相关的市场资料分析数据展示,大多城市的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缺乏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随着时代的进步、政府及市民对城市文化认同感越来越强烈[5]。因此,导视符号不仅仅只停留于信息传递的功能上,而是需要利用设计手法把地域元素符号融入导视设计系统中,给市民的视觉上增强形象感及文化感染力,也是城市对外形象传递与文化交流的创新形式。

3.延伸性

利用设计手法把城市地域元素符号融入导视设计系统中,还需要考虑应用的延伸性。城市地域元素符号的提炼、简化、时代化、应用范围的扩大化,对于导视系统的系统传递及城市形象整体塑造和城市视觉形象的传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应用手法

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符号是城市地下铁导视系统设计文化的内涵体现。提升导视系统设计要素的观感,能把地下铁空间的各个枢纽转换成另一番文化场景。一个导视系统就可以诠释城市独特形象,还可以把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展示给受众。

1.形象的手法

以城市的较具体的建筑或动植物、人物、器物等能够传递本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造型元素进行形象设计,直观地塑造城市文化氛围[6]。如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包公园站为例。其车厢设计涵盖了大量的“包公元素”,特别是在“包公园站”,将“包公文化”“脸谱”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在一起制作成浮雕壁画、灯箱等,市民还将感受到80多米长的紫铜雕塑,如图1所示,包公脸谱,如图2所示,以及徽文化味道浓郁的柱体装饰,如图1所示。都是以形象的手法展示了城市的独特文化,营造了地下铁的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图1 壁画:紫铜雕塑

图2 灯箱:包公脸谱

合肥地铁1号线三孝口站,最能反映合肥人孝悌亲情的老地名。三孝口站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地方名人典故,展示传统文化的慈孝文化,选择张梅、张松、张祝生活中孝敬的典故转化为立柱上的图案设计元素,形象的传递了城市特色的“慈孝结”。

2.文字的手法

在导视系统设计中文字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是信息传递准确、普及的手法之一,导视系统多以方位、名称为设计主题[7]。但如果只是直接的名称展示,略显单调。若配以地域文化特色的符号为背景,辅助图形的方式展示方位或名称的特色,有助于直观营造导视系统的视觉美感和视觉传递效果,以及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如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包公园站为例,如图3、图4所示。

图3 1号线指示牌

图4 包公园站牌

3.线描的手法

以线描的形式表现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符号,表现手法直接简洁、而且具有独特性,视觉信息的接收效果也比较强,如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包公园站为例。将包公园的特色建筑设计为线描稿,线描图作为文化符号融入到导视系统的设计中。

4.抽象的手法

在地下铁导视系统设计中对城市文化元素符号的提取,某一地域也许没有更为形象的文化符号,则可通过某种意义上的寓意和指代,对文化的传递有一定的想象空间、给受众一个主观空间,指代性较强。如利用地理特色风貌的点线面展示、色彩的补充说明来传递地域特色。

四、结语

合肥地下铁轨道建设见证了创新高地、大湖名城的风貌。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不仅功能性发挥地域方位导视作用,同时,借助合肥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形象地概括了合肥的文化内涵,视觉上传递了城市的独特形象。地铁导视系统中城市文化元素符号的应用,使多彩的地铁文化丰富了地下交通公共空间,也为市民带来了视觉盛宴和文化认同。

猜你喜欢
合肥特色系统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特色种植促增收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