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

2022-11-23 09:37
山西青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院校高职

刘 毓 王 宁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00

培养更多技术型、工匠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百万扩招”政策的深入实施,高职音乐教学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高职音乐教学脱离学生专业特点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制约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如何立足于就业岗位标准提升音乐教学成效成为高职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是高职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背景下,音乐教学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音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是人类情感、思想和意识的一种本能表现和自然流露,是由心而发的。音乐教育不仅包括基本的乐理知识,而且还包括各种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促进人脑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高职音乐教学可以通过独特的韵律调节人的情绪,抑制个人的不良情绪,从而帮助学生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其次音乐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其就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岗位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考核不仅局限在传统的专业技能上,而是要突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音乐对高职学生的智慧和心灵所产生的综合性影响,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就业岗位中更加突出自己。例如在幼师岗位中,如果学生具有扎实的音乐素养,那么学生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中脱颖而出,能够快速地进入到职业快速发展期;最后高职音乐教学是丰富高职教学内容,实现校内知识与就业岗位标准衔接的重要课程。音乐教学是一门联系社会实践的课程,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实践校内教学与实践锻炼的有效衔接,助力于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二、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虽然基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音乐教学工作取得巨大成效。例如高职音乐教学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等等。但是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音乐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暴露出高职音乐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时设置不合理

高职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符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就业岗位标准。根据调查高职音乐课程主要集中在师范专业,教学对象毕业后主要从事教师岗位。因此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高职音乐教学对象要界定于从事教师岗位的学生群体中。虽然近些年基于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音乐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课时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而缺乏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导致音乐教学脱离专业基础课程,最终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将音乐知识融入工作岗位中;另一方面高职音乐教学的课时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接触音乐教学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掌握音乐专业知识。例如根据调查目前高职学生大部分是普通高中或者中职对口专业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阶段没有接触过音乐知识,大部分学生属于“零基础”。而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这样必然会影响到音乐教学的质量[1]。

(二)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

先进的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要求高职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根据调查目前高职音乐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虽然高职音乐教师也认识到音乐教学方法的不足,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主动调整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并不高,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愿意采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但是此种方法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却不实用,不如柯达伊音乐教学方法更为实用。与此同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结果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声乐课上,教师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结果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口干舌燥地讲,学生却迷茫地听的尴尬现象。

(三)教学内容枯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教学内容是支撑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高职由于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在教学内容上要围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但是目前高职音乐教学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职音乐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高职音乐教学中往往是以专业的音乐知识为主,难以适应高职生源的特点。例如高职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没有接触过音乐知识,而高职过度集中的音乐知识则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二是音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相对于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幼儿专业音乐教学的重点并不是提升学生音乐技能,而是通过系列的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但是目前高职音乐教学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没有有效配合,导致素养培养与能力培养相脱节。

(四)音乐教材缺乏实用性,校本教材缺失

通过统计分析,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对教材的使用率并不高,很多教师反馈在教学中并没有按照教材进度实施,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所选择的教材并没有考虑到专业的差异性,导致音乐教学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为了改变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加大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力度,但是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陷入了高职院校单一主体的困境,没有引入相关用人单位的参与,导致校本教材的内容不符合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高职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要构建服务于工作岗位需求的音乐教学体系。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时设置

高职音乐教学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专业音乐教学,其必须要突出职业性特点,服务于提升高职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基于“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生源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虽然我省在单招考试中融入了关于音乐方面的考核内容,但是基于现实因素的考虑,高职院校不可能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严格的考核。因此为了提升音乐教育质量,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课时:一是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标准[3]。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改变以往侧重音乐技能,而忽视学生音乐素养的问题;二是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优化课时设置安排。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同,尤其是在百万扩招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音乐知识比较差[4]。同时基于繁琐的课程体系,高职音乐课时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高职院校要在保证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背景下,通过优化第二课堂等方式提高音乐教学课时。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音乐节等活动开展音乐教学,以此弥补音乐教学课时少的缺陷问题。

(二)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学模式的选择对教学质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是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资源优势,通过构建多媒体教学平台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针对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音乐知识融入幼儿教学过程的具体方案,以此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直观了解与运用;二是要丰富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趣味性。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时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创新性优化教学模式。在视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谱例分析与歌唱识谱相结合的方式,例如爱《月亮、手鼓》儿童歌曲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拍号、拍子的类型以及拍子的强弱规律等,为此教师要将各个章节所学的乐理知识点凝聚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分析模式,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有层次、固有的逻辑思维方式[5]。

(三)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演练

针对学生反馈音乐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一是高职院校要结合就业岗位标准要求优化音乐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人才,教学内容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针对高职音乐教学内容过度专业,而忽视与就业岗位融合的缺陷问题,高职院校要优化教学的内容,具体就是要围绕激发学生参与性,提升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实施。由于高职学生音乐素养不同,因此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时必须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钢琴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对于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教师要从零基础教学入手,对于具备一定钢琴弹奏技能的学生,教师则要突出钢琴与专业融合方面的内容;二是要将党史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高职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结合“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以此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三是注重社会实践演练,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音乐教学要侧重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才能在岗位中更好胜任。为了加快推进高职音乐教学与实践岗位的衔接,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高职院校要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定岗实习,以此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进行有效改正[6]。

(四)加强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是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载体,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教材适应性不高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校本教材的建设力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依托校外实训资源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长期以来高职音乐学习停留在课堂理论学习中,导致所学知识难以应用到实践中。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打造高质量的育人体系。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锻炼中,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将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音乐知识,增强音乐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与此同时还要强化企业资源的优势,引入企业资源编写校本教材。例如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文化遗产,将其列入校本教材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彰显音乐专业的教学特色[7],让学生形成更具有社会竞争力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教材建设上应该本着综合化、课程资源多样化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教材。教材设置上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而构建适合本校师生的教材。当然为了彰显校本教材的质量,高职院校必须要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打造出适合本区域学前教育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加快音乐教学改革、摸索适合高职高质量发展的音乐教学模式,助力于高素质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