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2022-11-23 10:51关铭杨
山西青年 2022年10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思维

关铭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阵地,在专业教学与教育管理实践工作中,需要转变与现代教育形势存在矛盾的管理内容,在全面、深入掌握学生发展诉求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科学性的教育引导方法,渗透人本思维,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思维,不断深化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对高校教育思想、方式的认同感,让大学生群体在正确认识小康社会当前建设目标的前提下,积极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职责[1]。

一、高等院校贯彻以人为本管理思维的重要意义

基于人本思想的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在充分了解学生差异化、多元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落实现代人才的战略培养目标。高校管理者应树立起人性化管理思维,将人本思维渗透到学生管理的思想教育、行为指导、价值引领、教学监督等环节中,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形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支持。

(一)人本思维是现代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导思想

在高校传统教育管理工作中,主要侧重对学生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关注知识传授的效果,往往忽视了学生思想、认知、价值观念的引导,导致学生群体创新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路径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全面贯彻人本管理思维已经成为发扬人文精神、强化爱国主义建设、推进文化强国战略落实的重要途径。基于人本思想,开展教育实践工作,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诉求,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思想认识、文化素养等核心能力,并增强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优势与不足,查缺补漏,更好地激发潜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2];另一方面,人本思维为高校现代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教育管理工作者与教师通过高效沟通,能够更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学生思想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教育规划,因材施教,在提升专业教学、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构建和谐、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此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教育理念也是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能够体现出我国教育的丰富性、个体性和现代性,为我国创新发展、人才强国政策的落实奠定基础。

(二)提升高校教学的整体质量,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政策一直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深入人民群众的人本理念是契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管理思维,也是符合高等院校基本教育管理形势的重要思想内涵。人本思想将人作为核心管理目标,实现助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教育改革等领域的现代化转型目标。当前阶段,经济发展一体化、全球化局势下,高校在制定人才培育规划与科研发展目标时,需要紧跟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浪潮,在常规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本思想,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构建起多元化的人才教育引导机制,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与建设对高校提出的新任务与要求。与此同时,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也使得生产经营产业、公共服务事业、科技研究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人才需求结构不断转变,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就业市场的竞争形势更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3]。高校作为当前多元、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开展实践管理过程中,基于协同性、人性化的管理思维,对原有的专业教学、教育管理、科研支持等工作进行调整,可以在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同时,为小康社会整体建设事业注入创新驱动力。

(三)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

信息时代,社会公众接受、处理、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的复杂环境,能够有效拓宽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使得大学生群体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接触更丰富的外界事物。新形势下,高校在实践教育工作中贯彻人本思想,加强校园精神文明的有序建设,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的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自主、积极的探索网络世界,并在不断拓宽认识视野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大学生群体尽管大部分属于成年人,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自我认识体系不完善,识别风险、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往往很难及时应对复杂问题。针对该种情况,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端正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认识,积极承担起新时代社会建设接班人的责任[4]。

二、在教育管理实践工作中全面渗透人本思想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管理思想,坚持生本理念

在专业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工作中,全面贯彻人性化的教学理念,需要相关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能够深入认识人本思想对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并坚持生本原则,以学生作为教学与教育管理的主体,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动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包括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思想认识状态、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转变原有的“一刀切”管理思维。与此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拓宽与学生交流的路径,让学生能够及时反馈生活、学习遇到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发展能力、思想认知、心理状态的协调发展。在培养创新型社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学生探索实践学习路径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发展能力。社会的多元化、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多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高校应在找准社会发展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共性与个性协调的教育原则,培养出更多的多样性、高素质人才[5]。

(二)创新教育管理实践形式,做好人本思想引领工作

大数据时代,社会文化、教育、政治与经济等领域事业建设形势更多变,高校的人才培养规划、形式与目标也需要进行对应性的调整。在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应有序推进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创新,在延续原有讲座、会议、学习小组等高效教育管理方式的同时,还需要创新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实行模式,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的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在专业教学实践工作中,也应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深度整合线上与线下教育资源。提倡、鼓励高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更多的授课视频上传到网上,运用网络平台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教学内容,打破高校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后,引导网络思想交流舆论阵地的积极建设,打造专门的网络服务平台。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情况,加强信息技术各项应用项目的建设投入,深化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论坛等平台建设,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重视学生个体思想的表达引导,引导网络阵地的舆论风向,针对性、科学性地对学生思想认知观念进行培育。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管理技术,提升管理实效性

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在推进了专业课程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体系建立健全的同时,也使得传统高校学生行政管理、教学管理需要进行配套性的调整,才能更好地落实人性化管理战略。为此,高校应结合当前发展状况,合理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教育与管理人才,做好技术应用与推广工作。同时,高校还应加强高效、多样交流沟通渠道的搭建,为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提供合理性的建议,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教学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例如,高校在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时,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真实的法制案件、网络诈骗宣传知识等文章,提升宣传内容的影响力,让学生树立起防范意识,及时识别诈骗行为,建设网络普法宣传教育端口,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四)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多元化、国际化的文化发展格局中,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方向与路线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才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当代大学生接触的事物更多样,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广阔,具有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的特征,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人文关怀。在校园文明具体规划建设阶段,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学生教学目标与发展需求的不同,组织多样性、新颖性的集体文化活动,围绕相关主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能力与兴趣情况,积极参与,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规范性、统一性管理机制的指导,克服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例如,高校可以结合建党、新中国成立的节日,组织爱国主义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爱国作品展会,倡导学生展示自身才艺,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加强爱国教育,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为推进文化建设活动的全面开展,高校还应制定合理的活动申请、组织管理制度,将人性化相关元素充分渗透其中,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空间以及时间,实现人性化以及规范管理机制之间的有效融合,在激发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热情的同时,提供可靠的行动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6]。

(五)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诉求,推进自主管理机制的建设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长期在学校接受系统性教育,社会实践不足,价值观念发展不成熟,在实行教育管理机制时,高校教育者不仅需要发挥引导、教育、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时,还应尊重学生差异化发展要求与自主权利。而尊重和维护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要保证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引导学生正确的对自身能力、性格、特长等进行评估,在准确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深入开发自身优势潜力,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实践等方面能力的强化锻炼提供机会。在自主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践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理念,在不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进程中,增强自身观察、分析、合作等实践能力。高校应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群体自主管理模式中人本思想的合理体现,以民主、开放、多元的形式,对管理制度进行建设,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诉求。

综上所述,现代人本教育管理思想将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学生多元化、创新性发展的引导上,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思想认识的积极培养,能够有效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新形势下,为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人本思想,需要高校在准确定位人才综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在人性化管理思维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拓宽与学生群体的交流路径、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合理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推进自主管理机制的建设等举措,提升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整体质效。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思想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