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女子面部妆容的特征

2022-11-23 18:58许仲林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眉形妆容化妆

许仲林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在爱美的心理驱使下,历朝历代女子的妆容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无论从艺术文化还是从政治生活上看,妇女的妆容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灵聪慧的女子妆容总能够适时地映射出朝代的更替、兴衰和其政权统治的变化。随着朝代之更新变化,女子的妆容也随之在变化,故而历朝历代女子的妆容都具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纵观历史变迁,社会时代环境的变化都切实的影响了妇女爱美的心理变化,随之而带来的是妇女妆容的变化。妇女面部妆容的时代性变化,充分地体现出当时女子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女子的妆容特征

(一)先秦时期女子妆容之特征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女子已经会使用粉来化妆了,为了使面部皮肤白嫩柔美,她们把白粉涂抹在脸上,以体现其青春美感,在那一时期被称之为“白妆”[1]。同时面颊的红润也是妇女衡量容貌美丽的标准之一,先秦时期妇女化妆除了用粉之外,还要饰以红妆,来衬托红润的健康气色。久而久之,女子们发现在饰过粉的白净脸颊上再“施朱”,脸颊上涂抹胭脂,让使人的面色神采愈加鲜艳美丽动人,这是古今女子化妆的基本方式之一。女子偏爱颊红妆容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具体的起始时间史料记载不一,甚至可以追溯到文明初始。先秦时期女子使用胭脂、点唇、画眉的美妆已经非常流行了,我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双眉都非常重视,认为人的元命外在体现是双眉。从《楚辞》《战国策》等史料记载中得知,我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有画眉风俗,“粉黛”的记载就在其中。先秦时期女子画眉的方法和今天不同,那时女子画眉之前先把眉毛全部剃除,再用颜料在眉的位置画出自己认为美的理想眉型,画眉的主要材料是黛。眉的造型多是宽窄不同的长眉形,同时造型如蚕蛾似的蛾眉在当时最为流行,蛾眉——先秦女子大多以蛾眉来作为眉形的审美标准之一[2]。蛾眉的主要特征是细长而弯曲,凸显女性的柔美气质,在当时位高权重的卫庄公的夫人也深爱蛾眉,后来甚至出现了“肤如凝脂,螓首蛾眉”的诗句来赞叹蛾眉的魅力。同时蛾眉也是各个时代女性眉妆的基本样式之一。

(二)秦汉时期女子妆容之特征

我国早在秦始皇时期,宫中的女子就有盛行翠眉红妆的打扮。秦汉时期的女子化妆习俗得到很大发展,普通妇女也更加注重容颜装饰。到了两汉时期,女子非常喜欢施粉,但是与先秦时期有所不同,那时期的女子的状粉发明了除米粉之外的糊状铅粉,涂在面颊上,铅粉的材料是用铅、锡等经过化学处理后的化妆用的粉。其形态有固体粉和液态粉两种,固态粉称之为瓦粉,液态粉称之为水粉。此外,我国在秦汉时期还流行一种比较奇特的面部妆容,称之为愁眉啼哭妆,这个妆容的显著特征是把眉毛画得细长弯曲,眉尾向下弯,整个眉形似皱眉,在眼睑下涂抹白粉,看上去像刚哭过一样的妆容。相传东汉的梁冀的妻子孙寿梳妆的堕马髻,配之的妆容就是啼哭愁眉妆,衬托其更加妩媚动人[3]。

秦汉时期的画眉风俗,在先秦时期已非常流行,到了秦汉时期,女子的画眉技艺和流行之风到了第一个鼎盛时期。在汉代,眉形主要以长眉为流行式样,汉武帝时期,宫廷中的女子都是画高高的八字眉,眉头比较高,眉尾稍下压,眉的整体造型是高挑的长眉。秦汉时期妇女重视眉的造型其实还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礼教约束比较严厉,以至于女子的思想感情被压抑无法舒畅地表达出来,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所以聪慧的女子用眉妆之眉听目语的独特方式来传情达意[4]。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的妆容特征

受洒脱、自由、浪漫、文化氛围的熏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对妆容美的追求在艺术美的观念上由质朴趋向华丽,从前代的自然美转变去追求刻意雕琢之美。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面部妆容流行比较广泛的是极有特色的被称之为“桃花妆”“酒晕妆”“飞霞妆”等。其还有最具典型特色的“额黄妆”。所谓“额黄妆”就是在额际间涂上黄色的妆容。那一时期女子的妆容基本上还是沿袭汉代的风俗,眉的造型还是修长眉。在魏武帝时期创新了一种谓之仙额妆的妆容,两个眉头相连在一起,也被称之为连头眉,这种奇异的眉形一直流行至齐梁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唇的妆容造型没有特殊的式样变化,普遍以小巧精致为美的标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嘴巴流行以小为美,如果女性嘴巴先天比较大,会想办法通过化妆术来把嘴巴妆饰得非常小巧,如樱桃小口之美,俗称樱桃小口一点点。在嘴唇化妆时,先打一层白底色,然后重新勾勒出唇型,再在上下唇的中部点上红色的胭脂,其外观造型尤其具有一种另类的美。

三、唐五代时期女子的妆容特征

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的妆容,隋代时期的女性在妆容的打扮上总体上还是相对较为朴素。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么复杂变化的样式多,更没有像唐朝时期女性的妆面之多姿多彩,这种妆容现象一直延续至隋炀帝时期,受当时统治阶级奢华的崇尚之风之影响,宫中的女子都相竞争宠,荒淫无道,这种社会风气愈演愈烈,人们逐渐地越重视妆容打扮,靡丽、奢华、性感大胆的唐朝风尚[5]。女子的装扮整体倾向于大胆开放和浓妆艳抹。唐代时期,女子的胭脂红妆比较盛行,除红妆之外,还有花钿、点唇、斜红、眉黛、面魇等妆容手法。

唐代的初期,点红唇非常受妇女们偏爱,点唇的类型和样丰富多样,其色彩与造型极其丰富,有大红、石榴红,小红、半边娇、嫩无香、万金红、淡心红、双唐媚等。面魇是那一时期的女子在面颊两边用朱红、丹青等颜料点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化妆成酒窝的效果,又称花魇,俗称酒窝,其形状有铜钱样的、花形的等[6]。总而言之都是以娇小为时尚,那时最为崇尚的是樱桃小嘴[7]。隋唐时期女子眉的造型有很多种,隋唐时期最为流行的是细长眉形,唐代初期,女子比较流行粗眉造型,但是发展到唐代中期则兴起又短又宽的、形似桂叶形状之眉。元和年间以及其后代,则转为盛行八字形的宫眉,而到了五代的后期,新的妆容流行在浓眉宇上,额头向上仰,有点像晕倒的蛾翅膀似的眉妆,称为蛾翅眉,又叫晕蛾翅眉。总的来说,纵观各个历史朝代,隋唐五代时期妇女之化妆的艺术性,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面部化妆史上色彩最为浓重的一笔,也是中国女子最为重视装扮的时期。

四、宋代时期女子的妆容特征

在我国大宋时期,女子妆容的基本步骤和方式延续了前几个朝代的基本风格,脸部的妆容依然是涂抹粉黛和擦抹胭脂。在宋代的女子妆容中,红妆仍然是重要的一个妆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上层女子,也是继承了前代社会上层女子的妆容遗风,喜好在两颊和额头贴上彩纸和金箔剪成的花子图案。此外,隋唐五代以来,在下眼睑部绘画彩绘图案的妆容仍然存在,但不是全国上下所有地区的女子都沿袭这种妆容,只是少数局部地区流行。宋代女子在眉妆的式样上,除了承袭唐、五代的基础上还逐渐演变得比较清秀。另外,从今天很多考古资料及出土的大量耳饰实物,可以看出,在宋代时期,女子就开始流行带耳饰,穿耳洞,当时女性佩戴耳饰的打扮极为盛行。总之,当时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在宋代,无论男、女、老少,在妆容上都追求整体上的清新自然形象、雅致朴实,无华丽之矫饰。

五、金元时期女子的妆容特征

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经济以及互相往来交流都比较融洽频繁,各个民族的服饰和妆容装扮等的流行潮流和趋势则相互受到影响。在女子的面部化妆方面,据说辽代妇女就极其崇尚用金粉来装饰涂抹在脸上,又称“佛妆”。在冬季用以芦蒿的黄色花浅浅的涂抹面部,一直保留到第二年的春季才把它清洗掉。金元时代的妇女,还有喜爱在眉心作画“花钿妆”的习俗。关于花钿妆的起源,民间有许多传说,花钿妆就是在眉宇之间贴上各种花型图案,这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我国的女子就开始有在脸部和眉部描绘或者粘贴彩色图案的习俗,也称贴花子。那一时期的蒙古族的女子也喜欢在额部用黄粉涂,眉妆流行一字细眉的造型。女子面部的妆容呈多种花形,也可以说是花钿的一种。

六、明代时期女子的妆容特征

明朝的女装妆容特点,可以淡、雅、素、净四个字概括。明朝时期女子的面部妆容没有现代人观念里的“奇葩”之说,整体妆容趋向于简约淡雅。论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明朝的初期,多民族国家统一后才刚刚稳定,经济才逐渐回暖,明太祖非常重视恢复经济,从而倡导国民要崇尚节俭,不要形成奢华浪费之风。其次是因为明代时期的女子社会和家庭地位都很低下,且受到当时社会男性的审美制约,导从而间接地限制了女性的妆容丰富性和女性的爱美之心。从另外的一个层面来说,明朝时期女性的盛行的淡妆妆效,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明朝时期化妆品生产技术之高。

明代的女性眉妆流行弯而细的眉型,弯弯细长的眉毛造型是明代女子之钟爱,同时在明代广大妇女已经会用刀削与线绞方法去修眉型,以很纤细而修长的眉型为最美,和现在的眉形差别不大。

明代女性的唇妆,用“樱桃小嘴”一词来描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那时的女性化唇妆,主要把唇彩涂抹在唇部的内侧,整个唇妆色彩在唇部内侧很集中,其唇部妆效和魏晋时期的女性唇妆有很多相似之处,唇脂的颜色和唇的形状没有太大差异。这和现代社会女性的咬唇妆都极其相似,由此可以推测明代唇妆是我国咬唇妆之鼻祖。

面妆,明代的女子时而喜欢在额头、鼻子、下颚三个位置涂抹晕染白色粉妆,就是把隋唐的额间翠钿与眉梢斜红以及唇边笑靥之妆改变为白色。当时也称之为“三白妆法”,三白妆也吸收了宋元时代的妆容风格特征,与现在化妆用的高光粉效果很像,其妆容的效果都是利用妆效的色差去表现面部五官立体感,在脸颊上涂抹的色彩偏亮,使得整个面部都更加立体。

七、清代女子的妆容特征

清代女子官宦及宫廷女子着色沿袭秦,以橘色为主,艳丽的色彩张力是清一色的着妆风尚,而眼妆则盛行素净。

服饰文化繁荣的清代,秀美与清新亮丽妆容形象比较受崇尚和盛行。清朝女性的眉形流行柳叶眉、平眉、水眉和斜飞眉等。但是这些造型的眉形都比较委婉,其整体的眉妆与造型和明时期女性的纤细弯眉很相似。从馆藏的史料以及清代的名人画像可以看出,清朝的帝后图像、仕女图画等,其面部整体妆容几乎沿袭明代的女性妆容特点,其面妆清秀,眉形细而弯,眼睛细长,嘴唇薄而小,是清代女性妆容的整体形象特征。

八、结语

从追溯我国历代妇女的各种面部妆容和眉毛的造型特征来看,我国女性的面部化妆历史非常久远,且任何时期的社会审美标准,普遍会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导向以及文明程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女性的妆容特征直观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女性妆容文化特征。回顾各个时代女子妆容概貌之时,让人再细思如今人们对面部妆容美的追求,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猜你喜欢
眉形妆容化妆
生命的化妆
丁当:找回自己
能打造光泽透亮质感的妆容
淡一点 打造“无妆感”
生命的化妆
选对眉形,女王女神随心做
扬“眉”吐气最IN攻略
拯救妆容的“小棒子”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少女的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