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以普洱学院为例

2022-11-23 18:58周建红黄乐文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学院育人

周建红,黄乐文

普洱学院 东盟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普洱学院东盟学院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普洱市建设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窗口的背景下开设的,具有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应用型特征。普洱学院东盟学院自2017年9月招生以来,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学院活动建设以及学院文化建设等方面系统规划、整体设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和学院实际,着力于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统一思想,精心策划,统筹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唤醒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普洱学院东盟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院教师各负其责,既有精心的策划,更有认真的组织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注重“课堂主导、师德感染、文化熏陶、服务育人、活动渗透、多维交互、积极引领”。每年做出本年度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积极落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过程,提升质量,提升水平,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人为本,强化引领,重在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是就是引领学生、教导学生、发展学生并助其成长的综合性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塑造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大学生。东盟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的思想,以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为龙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精心设计,形成一个实践模式:感知与构建——参与与体验——感悟与提升模式,即,基于感知与构建的课堂教学,基于体验与践行的实践教育,基于感悟与提升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环境中滋养与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与构建、在实践中体验与践行、在文化活动中感悟与提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浸润中,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和追求卓越的个性。

三、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压实工作

工作落实推进的快与慢、到位与否,目标能否实现,说到底就是工作中是否具备完善高效的推进机制。推进工作往实处走、深处走,就必须有完善制度作保障,将工作落实见效。为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宿舍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党团活动室实施方案》《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使工作有章可行、有规可依,层层落实,在工作责任上再压实,层层传导压力,形成齐抓共治的整体合力。

四、探索与实践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班主任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最重要的骨干力量,是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和学生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班主任主要选自一线的专业教师,实行班主任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班级建设的有效手段。首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达成思想的高度统一。其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最后,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增强班主任教书育人水平,积极构建思政大格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

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首先,学院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建立“传帮带”机制,以教研室为基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所从事的学科中包含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展实施课程思政。其次,学院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带动教师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真正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

(三)开展主题班会、团会教育,注重思想政治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经过实践的提炼、总结,学院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的主题形成了几个大的主题教育,既突出正面的教育倡导,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感悟;既重视群体引导,形成良好的学院文化氛围,又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发挥主题教育的意蕴和价值。

在主题班会的内容设计方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建立起以“认知自我、认知环境、认知国家、认知职业、使命与担当、做合格接班人”六个板块,涵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内容的主题班会,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主题班会育人模式。注重思想引领的主题教育活动,如“重温入团誓词、牢记入团使命”“学榜样,争先锋”、“弘扬宪法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主题团日活动;注重增强跨文化交流的主题活动,如“澜湄五四文化周”,“东南亚美食节”;增强专业能力的“语言魅力朗诵比赛”“汉语桥”;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主题活动,如,“中老越边贸会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资助乡村行”注重道德品质的主题活动,如,“爱与责任的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都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推进了学院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四)丰富课外活动,不断感悟和提升思想认识

东盟学院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的启发引领作用,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注重专业能力提升、整合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为师生搭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学院系统整合了专业导论课、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文艺演出等教育教学和文化艺术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有其意义,使活动方案也具有文化的内涵。

“重温入团誓词、牢记入团使命”主题团员大会,加强东盟学院党支部的向心力与战斗力。重温入团誓词,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培育团员青年爱国、爱党、爱团的坚定信念,引导团员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忘入团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学好扎实本领,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东南亚语言角”“汉语桥”语言朗诵比赛等活动,以才艺展示、技能比赛为主,为学生锻炼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展示才干的舞台,检测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澜眉五四文化周”精心选择的纪念日为载体组织的活动,则通过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感悟生命与爱,珍惜生活与青春。体育活动项目通过运动使学生养成健康锻炼的习惯,拥有强健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五、取得的成效

(一)课程育人初见成效

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大胆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1位教师教学获得校级教学比赛三等奖。1位辅导员获得校级专业技能比赛优秀奖。2020年1位教师的《泰语基础Ⅱ》作为学校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立项建设。学院共有33位同学含1名教师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有2位同学积极投身到当地新冠状疫情志愿服务工作。

(二)实践教育认同度高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一项内在发展要求。2019年江城县勐康口岸举办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应江城县团委邀请,东盟学院老语专业学生和老挝留学积极参与边贸会,承担交易会的翻译工作。志愿服务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同时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促进国际贸易交往。学院积极参与南亚科技园承办的东南亚交流活动以及学校承办的澜眉教育论坛的实践活动,提升留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文化自信。

(三)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效果明显

学院开展文化活动讲思想,重视品格、品味、品质,对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塑造和培育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灵涤荡,引领学生追求完美人格,实现人生价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东南亚语言角、澜眉五四文化周、东南亚美食节活动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技能比赛,如,汉语桥、语言魅力朗诵等活动有效的促进班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

(四)营造了校园国际化氛围,拓展了育人空间

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学院结合专业课程与专业实践教学营造了和谐的校园国际交往环境,传承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如通过“东南亚语言角”和“东南亚美食节”等活动,可以加深中外师生的合作、沟通和友谊,拓宽中外师生的国际视野,增进来华留学生知华、爱华的情怀。通过推进学校国门大学建设,能够促进民心相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云南辐射中心建设。

猜你喜欢
思政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