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之前龙形象及其功能的演变

2022-11-23 19:16付晴晴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神化黄龙神性

付晴晴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广大人民群众寄予了多种情感。对中国人民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帝王符号,也是一种民族认同的情感寄托,是中国特有的图腾。有关龙的传说,各式各样,数不胜数。《说文解字》对龙的形象有过这样的描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1]1026闻一多也曾在《伏羲考》中对龙的形象有过讨论:“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成的。它以蛇的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2]26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发现的青铜器、玉器上的龙纹饰,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中华第一龙”,2002年在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绿松石龙形器,可以看出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与多样。关于龙的形象,从古籍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豢养龙、食龙肉以及恶龙形象的记载,也可以看到龙呼风唤雨,成为了帝王的象征和人民崇拜的对象,可见龙的神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古籍与实物的结合研究中探讨龙的神性的积累,对探究龙的神性与帝王性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皇五帝时期龙的形象

在三皇五帝时期,龙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部落图腾出现的。某些部落会把龙当作图腾,作为区别其他部落的标志,由此出现以龙为姓氏的部落。这一时期龙的神性并不突出,大多是作为宗教信仰祈祷降雨,还有被豢养的记录,但这一时期龙作为部落首领的化身已经开始萌芽。

根据传世史料和有关传说,龙形象一开始是作为伏羲氏族的部落图腾,后来又成为太昊部落的图腾。传说中伏羲氏根据龙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左传》记载太昊曾以龙象作为记时的方法:“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3]1539另外龙还作为一种姓氏存在,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面对未知的恐惧,人们寄希望于龙,认为龙可以抵挡灾祸,保佑人们安康。出于对龙能力的崇拜,人们将其作为部落图腾,后来人们又将能力出众的部落首领看作是龙的化身,认为部落首领像龙一般护佑着部落子民,部落首领以龙相喻的情况已经出现。根据古史记载,黄帝是黄龙的化身。《论衡·骨相》称“黄帝龙颜”,《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4]1299《路史·后纪·卷五》记黄帝曰:“日角龙颜。”[5]265《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4]1366《淮南子·天文训》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6]88-89

此外,龙在舜时期出现了像其他动物一样被豢养的情况,还出现了专门的豢龙官,豢养龙的人被称为豢龙氏。《路史·后纪·卷十一》载:“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7]447-448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耕的进步,龙不再只是作为区别部落的标志存在,人们对龙在图腾的意义上附加了一种宗教崇拜。人们向龙祭祀祈雨,希望可以得到龙的保佑,祈求风调雨顺,因此这时的龙慢慢开始具有了神性。《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8]413《神农求雨书》所记仪式说:“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9]26人们对不同颜色的龙进行祭拜求雨,体现了这一时期龙的宗教神性。

二、夏商周时期龙的形象

在这一时期龙的地位发生转变,地位低和负面的恶龙形象逐渐消失,进一步宣扬龙的正面形象。龙具有降雨功能的神性特征和部落图腾以及以龙作为姓氏的功能被保留下来。

《拾遗记》载:“舜时,南浔之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豢龙之宫,至夏代,豢龙不绝,因以命族。”说明在舜时期有过专门饲养龙的情况,并将龙作为贡品,到夏朝时养龙更加兴盛,因此龙氏成为豢养龙的部落的代称。除此之外更有食龙肉的记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3]1670-1671

禹时,古籍中出现恶龙的记载。《论衡》载:“洪水滔天,蛇、龙为害,尧使禹治水。”大禹凿龙门疏通水道,成功治理了水患。这件事在《秦始皇本纪》中也有记载:“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10]195龙门作为地名被记载下来最先见于《史记·夏本纪》:“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所同。荆、岐已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都野。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贡璆、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10]65

到了商及西周时期,对龙的形象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刻画。一种龙的形象面貌狰狞,线条刻板,极具威慑力,最具代表性的是1959年在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出土的商代晚期铜龙形觥;另外一种龙的形象则是面容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亲和力较强,代表器物为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蟠龙盘。

这一时期龙虽然存在负面形象,但其降雨神性和图腾符号被保留下来。冯大建说:“最早向龙卜问雨水有无的史料见诸商代的甲骨卜辞,如《甲骨文合集》13002:‘乙未卜:龙亡其雨?’又其29990:‘其作龙于凡田,又雨?’商代注重祭祀,重视神灵的作用……向掌控雨水之神——‘龙’问卜,是最自然的事情。”[11]64冯大建又称:“春秋时代,龙与雨水的相关记载更加繁复。《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淮南子·地形训》有‘土龙致雨’。据高诱注‘汤遭旱,作土龙以象龙;云从龙,故致雨也。’……佛教尚未传入中土之前,龙的神灵崇拜主要表现的是向龙祈雨,采取巫术仪式,或为顺势巫术或为触染巫术。如《山海经》中‘旱而为应龙之状’,即为顺势巫术的相似律;《神龙求雨书》中人们对颜色不同的龙进行求雨的方式,就是触染巫术的接触律。”[11]65-66

龙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龙也由单一图腾纹变成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祭祀纹饰,被用于青铜器与礼器的装饰上,甚至成为君主服饰的专有纹饰。这时候的商周天子悬挂九旒龙旗,并且穿着龙衮祭祀先王。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龙只是经常与帝王结合在一起,还不是帝王专属,其他人也是可以使用的。如《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传》云:“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12]2140《吕氏春秋》中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龙的功能又被更新,除了原有的功能之外,出现了五色龙崇拜和龙神信仰,龙的神性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龙已经消除了负面的形象了。

三、秦汉时期龙的形象

随着秦统一六国,皇权至高无上,皇帝身份尊贵,为了显示自身独特性,天子需要把自己的身世神化,龙由于自身的神圣性加之人们对龙的敬畏使之成为皇帝的不二之选。这时龙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定型,被认为是呼风唤雨保佑万民的神龙和天子的化身,龙崇拜进一步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秦的统一,造就了统一的龙信仰,龙在人们的心中处于显赫地位。秦汉以后,龙正式被认可为皇帝专属,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的一切都与龙挂钩,用以显示皇帝身份的尊贵和地位的尊崇。龙的图腾功能也被司马迁确定为天子独有,将龙与天子结合起来,赋予龙以帝王性。《史记·乐书》载:“所谓大路者,天子之舆也;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缘者,天子之葆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4]1201

这一时期,对龙与帝王结合影响较大的当属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将至高无上的皇权与龙结合起来,《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10]259

后来又再次神化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将刘邦称作龙之子。《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13]341除神化他的出身,还从其他人口中神化刘邦的经历。《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13]342-343《史记·项羽本纪》载:“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10]311为了增加刘邦是真龙天子的证据,甚至神化刘邦的儿子,指出龙的儿子自然是龙。《史记·外戚世家》载:“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希见高祖。”[14]1971

再后来,龙又与阴阳五行结合起来成为王朝兴衰更替的标志,得道者有龙助,失道者龙不附。《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4]1366《史记·孝文帝本纪》载:“鲁人公孙臣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十五年,黄龙见成纪,天子乃复召鲁公孙臣,以为博士,申明土德事。”[13]429-430《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夏时孔甲因为荒淫无道,神龙不附,导致夏王朝衰微最后覆灭的故事:“后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渎,二龙去之。其后三世,汤伐桀,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4]135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龙已经完全被神化,可以呼风唤雨,左右王朝兴衰,最终成为人们信仰中的神,而传说中神性的龙与世俗的帝王的结合是这一时期龙形象最明显的变化。

从先秦到秦汉,龙的形象不断被变化叠加,原本赋予的意义也在不断被复杂化。从最开始把龙当作部落图腾、姓氏、求雨的对象,到后期不断被神化成无所不能的神龙。这种转变更多地是由于龙的罕见性和人们出于对龙的崇拜而编造的众多传说叠合后增加了龙的神秘感,造就了龙成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神。龙的神性是其具有帝王性的前提,人们赋予了龙神性,而这也恰恰成为帝王选择龙作为神化自身手段的必然性。关于帝王是真龙的化身,从黄帝时就有萌芽,商周时期进一步发展,直至司马迁将其确定下来。可以说经过司马迁《史记》的影响,龙与帝王不可分割,浑然一体,龙的帝王性更加突出,成为后世帝王证明自身是天命所归的一种手段。

猜你喜欢
神化黄龙神性
陕西黄龙:春来好时节 田间农事忙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等价转化
雪舞黄龙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黄龙河川道
春·遇见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