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齿瓣石斛的引种驯化栽培技术探索

2022-11-24 02:58宋勃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石斛基质病害

宋勃鹏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齿瓣石斛为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广西和贵州等省及缅甸、越南、老挝和泰国等国。云南省年平均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平均海拔较高,适用于栽培野生齿瓣石斛的引种和驯化。通过整理云南地区成功引种驯化栽培野生齿瓣石斛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扩大齿瓣石斛种植规模,增加当地农户经济收入有着积极作用。

1 齿瓣石斛生物学特性分析

齿瓣石斛为多年生附生草本,多悬垂附生于树上,也可生长于半阴半阳的岩石上。茎丛生,多节,呈圆柱形,细长,长短不一,最长的可以达到170 cm,秋冬收获季节,除去叶鞘膜可见茎的表面多为紫色;叶互生,质地薄,长3~11 cm,宽0.6~4.0 cm,卵状披针形,叶鞘灰白色,膜质,抱茎,冬天落叶,叶鞘仍然附着在当年生的嫩茎上。总状花序侧生,具1~2 朵花,萼片和花瓣白色,先端带紫色;萼片长约2.5 cm,花瓣卵形,与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尖,边缘具短流苏;唇瓣近圆形,基部具短爪,两侧具紫色条纹,边缘具流苏;唇瓣两侧各有一个黄色斑块,密布短毛。蒴果,长约3~5 cm,具棱,种子呈粉末状。因此俗称紫皮石斛或紫皮兰。多生长于海拔600~2 000 m的森林里,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2 云南野生齿瓣石斛引种驯化栽培技术

2.1 引种栽培地处理

结合野生齿瓣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在对其进行引种驯化前也需要做好栽培的选择和整理工作,通常情况下,优选自然环境良好、植被覆盖比较丰富、光照度充足、通风环境良好的地区来作为栽培地。结合云南省的基础情况,可以选择海拔1 300~1 800 m、年最高气温不超过34 ℃的地区作为主要种植用地,提前做好土壤翻耕、施撒基肥和田间除虫等工作,从而为后续引种驯化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2.2 植物繁殖处理

2.2.1 分株繁殖模式

进行植物繁殖处理时,分株繁殖属于常用的繁殖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野生齿瓣石斛进入休眠期后进行,为提高繁殖结果的成效性,会优选长势良好、根系比较发达、无病虫害的野生齿瓣石斛植株。将野生齿瓣石斛整体挖出、保留较多的根系,将原植株上的枯枝和破损枝条清理干净后,也会将2~3 根枝条作为1 组并分开,将其固定在提前准备好的基质土当中,枝条埋深在5~10 cm,做好基质土的保温、保湿工作,等待野生齿瓣石斛恢复生长后,便会从枝条的假鳞茎基部或茎节处,重新生长并发育出新的植株,等待其根系比较发达后,可进行移栽。

2.2.2 扦插繁殖模式

在野生齿瓣石斛繁殖方式的选择上,也会使用到扦插繁殖模式,该方法主要是在野生齿瓣石斛生长期进行。结合云南省当地气候条件,一般会选择在5—6 月份进行扦插繁殖。在具体操作中会从已有野生齿瓣石斛植株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的茎条,修剪掉上面携带花芽、已经开花的部分,随后将其剪成若干茎段,每节茎段的长度控制在10~15 cm,随后将其转移到基质中进行浅埋,埋深在2~5 cm,保持基质土的营养供给和保温保湿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沿着茎段茎节萌发,继续对其进行培养,等待其根系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次年幼苗处于休眠期时对其进行移栽,以确保移栽后的成活率。

2.2.3 种子繁殖模式

除上述提到的繁殖方式外,种子繁殖模式属于较为原始的繁殖方法。齿瓣石斛的种子较小,而且需要在非常适宜的环境下才会萌发,其繁殖率相对较低。因此在种子繁殖时需要对基质中营养物、真菌含量等内容进行控制,而且齿瓣石斛种子种植时需要将埋深控制在2~5 cm,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以此来提高发芽率。种子发芽后,在生长出根系后对其进行移栽,控制好移栽间距,确保植株的稳定生长。

2.3 栽培模式选择

2.3.1 木槽栽培技术

齿瓣石斛栽培时,木槽栽培技术属于比较常见的栽培方法,其具体的应用流程:(1)选择木材加工废屑、树皮锯木屑作为主要的栽培原料,经过裁剪、拼装后形成15 cm×10 cm×30 cm 的木槽。(2)对木槽进行消毒和杀菌,随后向其中铺设粉碎的树皮发酵原料,粉碎料的粒径在2~5 cm,摊铺厚度在2~4 cm。(3)进行基质填充,一般都会就地取材,如使用草木灰∶腐殖质∶农家肥∶树皮∶米糠=10∶15∶15∶50∶10 的比例拌和均匀,所有基质都需要经过消毒杀菌处理,随后摊铺到木槽内,厚度控制在3~5 cm。(4)按要求将种苗固定在木槽内侧,根部和基质保持2~3 cm 的距离,摆放整齐后将其放置在木架上,根据云南省日照规律,木架会有15~35°的倾角,以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光照和透水要求。

2.3.2 床式栽培技术

齿瓣石斛栽培时,也会使用到床式栽培技术,其具体的应用流程:(1)选择木材加工废屑、树皮锯木屑、石棉瓦作为主要原材料,床体高度为10~15 cm,而宽度也会控制在1.0~1.2 m,具体的长度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同时会制作0.8~1.0 m 的支架,提高床体的离地高度,满足植株生长时的光照需求。(2)按照一定比例来配比基质,可以参考木槽栽培技术中的拌和比例来拌和基质,随后将基质均匀摊铺到制作好的床体上,铺设厚度在5~10 cm,随后将繁殖好的石斛幼苗直接种植在基质上,确保基质保持良好的透气与滤水性,从而维持良好的栽培环境,提高植株生长结果的可靠性。

2.3.3 仿野生放养技术

除上述提到的栽培技术外,在具体应用中也会使用到仿野生放养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将自然生长的树木作为主要载体,营造出野生齿瓣石斛生长环境,以此来起到提高植株成活率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优选含水量较高、树冠茂盛、树皮厚度较大的袋植株来作为齿瓣石斛的生长载体。而且在栽培之前也会对目标树木进行疏枝,确保树木生长环境的透光率在25%~35%。进行放养时,会利用塑料薄膜来固定种苗,并且在对其进行捆绑时,会将部分齿瓣石斛的茎条紧贴在树木表层,同时也需要对其根系进行固定,固定高度需满足方便管理的要求,提高应用结果的可靠性。

2.4 生长过程管理

2.4.1 做好浇水管理

在齿瓣石斛的生长过程中,确保浇水水量合理性是促进其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齿瓣石斛在生长中需要维持较为湿润的环境,如果出现缺水问题,也将导致齿瓣石斛生长高度下降、叶片萎缩的问题。但水分含量过高也会引起烂根、叶片脱落等问题,进而影响到齿瓣石斛的成品品质和最终产量。因此在齿瓣石斛生长过程中,第一,做好土壤中水分含量监测,在出现含量较少的情况时,也会及时进行人工补水,以维持土壤水分含量的合理性。第二,在进入到雨季时,除做好排水系统布设外,还需要在合适位置布置遮雨棚,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提高齿瓣石斛生长环境的稳定性[1]。

2.4.2 做好追肥工作

齿瓣石斛的稳定生长,也需要养分的充足供应,基于云南省的基础情况,在追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齿瓣石斛幼苗生长出新的根系后,开始进行追肥,追肥频率为每周进行一次,所使用到的肥料类型以农家肥为主,搭配着绿肥或化学肥料,稳定促进齿瓣石斛幼苗的健康成长。该工作一般会在每年的3—5 月进行,所使用的肥料比例和施加量也会根据土壤中营养物含量进行确定,以确保追肥结果的合理性。第二,在齿瓣石斛植株生长到中后期之后,也会对其进行再次追肥,所使用到的肥料类型以绿肥和农家肥为主,追肥时会集中在齿瓣石斛的根部,采用喷灌的方式进行处理,施肥周期控制在10~15 d。另外,在追肥时也会搭配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来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并且在休眠期时不能进行追肥,以提高土壤生长环境的舒适性[2]。

2.4.3 除草和修枝

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做好除草和修枝工作,具体的作业内容:(1)进行除草作业时,主要目标为清除一些杂草和苔藓类植物,而且需要在齿瓣石斛生长前边进行一次除草,同时在齿瓣石斛生长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不定期除草和松土,以此来提高土壤根系的透气性,促进齿瓣石斛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而且在除草时也需要避开齿瓣石斛根系,以免影响到齿瓣石斛的健康生长[3]。(2)做好植株修枝工作,在植株春季发芽前,需要先对植株上的老茎、枯茎进行去除,同时对于生长过密的茎条也需要做好清理,以此来促进植物生长出新的茎条。对于部分种植在树木上的植株,除了修剪齿瓣石斛植株外,还需要对树木枝条进行修剪,以此来提高齿瓣石斛植株生长时的透光度,满足齿瓣石斛的生长要求。

2.4.4 防冻和翻兜

在齿瓣石斛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做好防冻和翻兜作业,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点:(1)云南省的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但是依旧存在气温低于0 ℃的情况,这对于齿瓣石斛的生长也会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在当地气温低于-2 ℃后,也将对石斛茎和根带来较大影响。对此,在出现低温问题时,会在齿瓣石斛生长时利用搭建温室棚、盖草帘的情况来避免霜冻问题,以维持齿瓣石斛健康的生长状态[4]。(2)在对齿瓣石斛种植3~5 年后,也需要进行翻兜操作,在自然腐蚀作用下,木材和基质已经出现了老化问题,这样也无法为齿瓣石斛生长提供必要营养,同时也会增加病害发生概率。对此在齿瓣石斛生长过程中,也会选择齿瓣石斛休眠期来进行翻兜处理,并重新筛选新材料进行种植,以满足齿瓣石斛的持续生长要求。

2.5 病虫害防治

2.5.1 常见病害防治

在齿瓣石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包括立枯病、锈病、黑斑病、疫病和炭疽病等。在对这些病害问题进行处理时,需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在植株移栽和种植前,需做好相应的基础处理,即使用70%甲基托布津试剂,配比成1∶500 的溶液,对于栽种树苗、基质和苗床进行预处理,并且在种植期间也会进行预防,定期更换新的处理试剂,如更换为65%代森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配比成相应的稀释液,减少病害的抗药性。第二,在发生病害问题后,也需要及时展开处理。以立枯病为例,在发现植株生长时出现病害特征时,会使用20%甲基立枯灵乳油来进行防治,试剂的配置比例为1∶600~1∶800,每周施撒1~2 次,施撒两周后使用75%敌克松按照1∶1 000 的比例配置溶液,以降低病害的耐药性[5]。

2.5.2 常见虫害防治

在齿瓣石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问题有蜗牛、蛞蝓、红蜘蛛和蚜虫等。在对这些虫害问题进行处理时,需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在植株移栽和种植前,需做好基础消毒和灭菌处理,而且也会在种植区域施放毒饵,对这些虫害进行预防,定期更换新的毒饵,以营造良好的植株生长环境。第二,在发生虫害问题后,也需要及时处理。以红蜘蛛为例,在发现植株生长时出现红蜘蛛虫害时,会使用阿维菌素来进行防治,试剂的配置比例为1∶600,每周施撒2~3 次,施撒2 周后使用螨死净或者三锉锡试剂进行灭虫,试剂比例控制在 1∶800~1∶1 000,以降低虫害的耐药性,达到更好的虫害消除效果[6]。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云南省气温条件、湿度条件良好,适用于野生齿瓣石斛的生长,为了保护野生齿瓣石斛数量,需采用可靠的引种驯化栽培技术来处理野生齿瓣石斛,整理技术应用时的相关内容,可以积累相应的栽培经验,这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石斛基质病害
石斛兰
基于改进DenseNet的茶叶病害小样本识别方法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早春鱼瘟”、黄颡鱼“过春”、病害一线快速精准诊断……实战干货来啦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仙草石斛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杨景波 石斛花开香满城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