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管理的校本行动
——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为例

2022-11-24 09:26沙华中
江苏教育 2022年76期
关键词:教研信息技术课程

沙华中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以下简称“东桥小学”)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管理,从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教研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教学方式、育人方式变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提供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校本课程的开设不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东桥小学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在充分用好学校教师资源的基础上,聘请学生家长及社会专业人士加入课后服务的行列中,开设了计算机编程、合唱、舞蹈、书法、足球、趣味纸浆画、武术、剪纸、线绳小浮雕、手指的科学、种植、趣味数学、文学创作等近百门课程。这些个性化的选择性课程都很有吸引力,学生可以按照自我需要,通过“走班”的形式上课,使课后服务充满了活力。在选择性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还通过大数据实施动态管理。对热门课程推行层级管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保证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推行反思式教学

反思式教学包括教师的反思式“教”与学生的反思式“学”两个层面。信息技术须深度融入“教”与“学”两端,只重视其中的任何一端,都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1.反思式“教”

学校要求教师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反思,努力改进自己“教”的行为。

一是如何突破时空限制。当下,很多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内容更新不及时,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只有在教科书修订时才能被编入。因此,纸质教科书长时间处于追赶时代的落后位置。信息技术则可以突破时空,通过直播的方式实时分享当下的各种研究成果。从教学方式上说,传统教学需要面对面进行,而信息技术则可以让不在同一时空的人们通过视频实现可视化教学,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那么,如何用好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是反思式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是如何满足不同需求。教师掌握的知识再多,也不能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这方面,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各种网络平台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演示。但我们须认识到,单纯地依赖信息技术,又会造成情感缺失的问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特别需要满足学生情感沟通的需要。因此,要将线上教学与线下研讨结合,在无法满足线下交流的情况下,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视频交流,使网络教学因情感的投入而有温度。

三是如何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上出符合学情的精品课,上传到相关网络平台,直接服务于本校学生。学校坚持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要求教师不能习惯于拿来主义,不能只想从别人那里获取优质教学资源,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班级的具体学情进行二次处理,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反思式“学”

一是自主学习。课前,学生围绕“导学单”自主预习,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对照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下发的应知应会内容反思自己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学习表现的相关统计数据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比如,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代表小组发言的次数等,这些数据是衡量学生学习表现的重要指标。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统计数据时,对今后的学习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

二是作业诊断。作业分为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以及阶段性检测作业。对课堂作业,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即时反馈,学生就会知道全班的正确率以及典型的错题。对阶段性检测作业,由学科教研组长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梳理出典型问题,再由任课教师反馈给学生,教师还会提醒学生编写自己的错题集,这样的作业诊断精准有效。

三是成果展示。学校推行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人人都开设了个人电子空间,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及成果上传到网络系统,全校师生都可阅览、评价。学期结束,各班组织学习成果评比,评出优秀奖、进步奖。为每个班级配置电子班牌,固定在各班教室外的墙壁上,电子班牌与学生个人电子空间联网,同步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这样,电子班牌也自然而然成了学生成长的电子档案。

三、开展多样化教研

1.集中教研

集中教研活动一般安排在录播室或报告厅。参加教研的人员有明确的观察任务,有的聚焦学生发言,有的聚焦教师提问,有的聚焦作业时间,有的聚焦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之后,大家围绕自己的观察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呈现相关教学视频或图片,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大家评议。

2.分散教研

学校要求教师在固定时间观看教研课视频,完成相应的观课报告,并将观课报告上传至网络空间。针对一些共性问题、热点问题,由教研组牵头组织线上研讨,共商解决对策。对于研讨之后大家仍然感到困惑的问题,线上邀请专家进行解答,还可以将收集到的相关专家的论文发布在教研工作群里,供大家学习。

3.个体教研

教师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题或微课题进行自主研修。学校要求教师在课题管理平台上传相关研究资料,包括理论学习心得、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后反思、撰写的论文等,作为课题结题的重要依据。学校还鼓励教师跨学校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形成跨学校项目组,丰富个体教研样态。如东桥小学的汤月慧老师,既教授体育课,又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她的研究主题,但在学校里找不到研究伙伴,她就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开展网上教研,形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项目共同体,满足了自己的个性化研究需求。

四、建构扁平型组织

扁平型组织是相对于传统的层级型组织而言的,扁平型组织让管理工作更加快捷与高效。东桥小学依托信息技术推行扁平化教育教学管理,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1.破除层级管理壁垒

一是学校网络全覆盖,实现了教育教学场所的实时可视化,为随时了解教育教学、学生活动提供了便利。学校每月组织先进班级评比活动,通过随机调取网络视频资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投票选出文明班级,既客观公正,又为各班级总结反思提供了实证材料。二是在走动式管理中推行“随手拍”,人人都可将所拍的内容在学校微信群发布,既可以宣传好的做法,又可以对一些不良现象、安全隐患进行必要的提醒。在每周的校务会上,学校会对“随手拍”的情况进行分析,起到了弘扬先进典型、强化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三是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在学校网站、微信群发布职称评审、绩效工资考核、干部提拔、经费使用等信息,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四是开通校长电子信箱,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等都可以向校长反映情况,与校长直接沟通。

2.推进后勤精细管理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繁杂,监管必须及时高效。学校依托阳光校资平台、校餐惠平台推行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学校购置的物品、审批的报告及相应票据、物品流转及损耗等情况,都能在阳光校资平台直接查询。学校固定资产上均附有二维码,只需手机扫一扫即可查询到物品的详细信息。每年,学校都对资产进行一次集中整理,按程序处置废旧的教学物资,使学校资产的使用、去向件件有交代。学校食堂所有的食材招投标信息,采购的食材数量、品种、价格,每天的出入库情况等,都可以随时查询。校餐惠平台还有预警功能,即食材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警示信息,这保证了经费使用的效益。

3.搭建家校社共育平台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学校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特征。学校每个班都建立了微信群、QQ 群,学校鼓励优秀家长分享育人经验、社会能人分享成长经历、杰出学生分享学习方法,形成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育人新样态。例如,在学校绘本节期间,学校举行了家庭绘本节编演大赛,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将拍摄的绘本视频发至相应平台进行展示,学校组织网络评比,筛选出精品节目,组织线下展示活动,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猜你喜欢
教研信息技术课程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