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不应放弃编程*

2022-11-24 09:26毕家娟
江苏教育 2022年76期
关键词:编程创造力数字化

毕家娟 陈 琳

2022 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方案的设计也更为系统、全面、科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将信息技术课程更名为信息科技课程,并将其设置为国家课程,还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占九年义务教育总课时的比例为1%~3%。

与其他课程不同,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制订既无多少理论研究成果可遵循,又无多少实践经验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公布后,引起了高度关注,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最大的争议是义务教育阶段要不要让学生学编程,即要不要进行编程教育的问题。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要“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数字化创造力所需要的底层核心数字素养之一是编程能力。教编程的实质是帮助当代中小学生练就新时代创新创造基本功,是在涂抹智慧时代的底色。

新的课程方案明确了“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并要求每门课程将“三有”落到实处。在中小学课程中,信息科技课程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且编程是其中的时代本领、基础性本领,是能够让学习者在智慧时代终身受益的本领。相应地,教不教编程,不仅是信息科技课程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是能否提升学生的时代化核心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绝对含糊不得。显而易见,对学生进行编程教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更加强化和更好提升质量的问题。

当然,还要分析否定编程教育的理由是否具有合理性。从几次新课标的直播讲座与交流讨论看,主张放弃编程教育的理由有4 个方面:一是以某著名大学取消编程学科的事实,说明编程不重要了;二是学了编程只有极少数人能派上用场,并且给出了15%的人能用上的数据;三是认为编程既提升不了素养,也解决不了问题,是机械的动作,是一种特别简单的思维;四是认为学习编程语法、规则、数据结构和算法,需要大量的课时。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将著名大学取消编程学科这一事实作为取消编程教育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一流大学对学科进行调整是常态,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该学科研究已达到很高的高度,再向上的发展空间不大了,要将有限的研究资源(主要是人力、经费和设施)转向更有潜力的学科研究;二是其他高校或专门研究机构有更强的研究团队,而学校在此方面的研究优势已不明显。

其次,让我们探讨“编程只有极少数人能派上用场”的说法能否支撑取消编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虚实世界的融合,即运用数字技术改变实体世界,而这种改变要以强大的编程能力为基础。

再次,探讨编程能不能提升素养的问题。数字化创造力的提升离不开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养,而这一过程是通过信息科技课程4 大核心素养(即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相互支持实现的,其中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编程关系较为密切。其一,编程可成为落实计算思维的平台和渠道,通过设计、编写、预测、调试,不仅可以验证想法正确与否,而且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学生数字化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好奇心、探索力、创造力的提升。其二,学生通过编程中的程序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学会寻找最佳路径解决问题,运用数字化工具高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迁移到真实问题情境中。其三,编程可以让计算思维显性化,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四,编程是数字化技术存在的基石,只有理解好编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现有的数字技术。这就进一步说明,数字化创造所需要的底层核心数字素养之一是编程能力。

最后,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编程学习不需要多么深入,也不需要在语法、规则方面花费大量课时,而是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编程教学模块,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顺序、选择、循环、递归等几种常见的程序思维,并将程序思维迁移到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来。这里的教学模块是有难度梯度的教学模块,难度不高的通识实用编程在课堂中面向全体,难度较高的高阶编程可以将其设置为社团课程中的深入学习单元。这样既能顾及全体学生,又可让有兴趣的学生在编程方面得到个性提升。

综上,不仅不能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科技课程而取消编程教育,而且要将编程教育作为夯实搭建或重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底座的基础性能力的重要举措。编程教育可以使未来一代真正具有数字化创造力和高超的创新创造本领,使其在创新性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编程创造力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元征X-431 PADⅢ实测:斯巴鲁森林人(FORESTER)在线编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