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022-11-24 09:51李学洲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马百户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周长数学知识生态

◇李学洲(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马百户学校)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均较强,数学又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在越来越强调提高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受到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重视。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旨在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贯彻人本理念,优化课堂结构

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下单纯注重理论知识传递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局面,很难调动其自主求知欲,学生只是被迫接受难懂的数学理论。而生态课堂顾名思义是改进和优化师生关系及课堂环境,旨在使课堂教学的方式更加健康,以此确保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有序、和谐、自然地展开,满足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需求。教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贯彻人本教育理念,确保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中心,激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以此确保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启发学生分析圆形周长公式的形成原理,并让学生结合长方形周长与圆周长的关联性,自主推导圆形周长公式的形成过程。还应让学生在小组间展开讨论,将自身的想法进行表述,以此确保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换意见,让每名学生都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民主性。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案例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例1:一个圆形水池,它的半径是10m,求水池周长。

例2:一个圆形水池,它的周长为62.8m,求水池的直径。

在例1 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应用C=2πr=πd的圆周长公式计算。其中,圆的半径为r,直径为d,在已知圆半径的情况下计算圆的周长,先求出圆的直径,再与圆周率相乘。而在已知圆周长的情况下,求水池的直径,可以用圆的周长除以圆周率,即d=c/π。教师通过一题多种分析的模式启发学生分析并探讨应用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圆周率、圆的直径、圆的半径知识点进行充分认知及灵活应用。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能体现深入贯彻人本理念的教育模式,确保课堂结构得到优化。

又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几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认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图形知识,教师应秉持人本理念,结合生活内容,从生态角度优化图形知识结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虽容易识别,但应培养学生结合周长概念对简单图形的周长进行测量,理解线段与周长的关联,掌握“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图形概念。教师可以结合钟面、数学书、树叶等生活元素的周长问题,以及给正方形桌子做桌布等问题,对学生开展教学。以此构建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问题,掌握图形与空间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同时,教师还可结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空间概念,通过多元化的数学实践,促进学生对图形特征进行认知。也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实践学习的目的,比如,可以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左右、上下对折,让学生感受图形变化的特点。也可以在对折正方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邻边相等,启发学生沿对角线对折,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厘清学习思路,使知识点更具完善性。还应注意部分知识点并非一次就可以理解,而是要有一个逐步认知的过程。为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定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方格纸,要求学生进行描画,以动手实践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周长概念,促进生态课堂教学的全面性。

二、营造宽松氛围,给予正向反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正向反馈,即使这道问题回答得不尽如人意,教师也应注意自身的态度和语气。尤其是对于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正向引导,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促进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理论的认知,形成以理论促进实际发展、以实际发展提供理论问题认知的良性循环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也是构建生态数学课堂的根本依据。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数学应用题:A、B 两地相距120km,两个人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出发,3 个小时后相遇,已知其速度比为3:5,求其各自的速度。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道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在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后,再对学生出示相似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解题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慌乱的现象,课堂学习的氛围自然也就变得更加轻松。而对于一些解题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分步骤对其进行问题讲解,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正向鼓励,让学生懂得解题原理。学生只有一步步了解每一个解题过程,应用问题解题能力才会提升。

又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本学习内容会涉及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等单位概念,换算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生活中涵盖的数学知识,通过将数学概念关联生活问题,为学生构建轻松化、生态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自觉意识。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问题:估计1公顷有多大。

讲解:1厘米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分米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米正方形的面积是1 平方米,通过由小到大的方式,逐步引出1 公顷的概念,即100 米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1公顷。

启发思考:启发学生结合身边事物,对公顷单位的大小进行估计,并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感受1 公顷有多大。通过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真正为学生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及运用数学概念。

三、挖掘教材价值,构建生态课堂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教材内容也不断更新,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被逐步替换,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性和新颖性较强的图文内容,这使得教材内容更具活力,也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会觉得新鲜有趣,还能产生深入阅读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题。所以,教师在为学生构建生态课堂的过程中,应注意深度挖掘教材价值,将教材中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向学生呈现。同时,应注意让学生能够通过有趣的方式学习深奥的数学理论,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数学知识的故事性及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并非单纯的数字计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让学生产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对于角以及角的各部分名称进行初步认知,尤其应学会判断及绘制直角,并教会学生利用三角板认识各种不同的角。但若单纯地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教学,由于知识内容较为枯燥,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而结合教材中丰富多彩、色泽鲜明的图形——包括建筑图片、五角星图片、机械用具图片等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会让学生从形象、直观的角度理解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形,尝试绘制生活中常见的关于角的图形,比如房屋、手机一角、小区一角等,这些随处可见的关于角的图形,经过学生的绘制,会让其更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的角的问题。而且,这种结合教材进行自主绘图的方式,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教材的利用率,提升了教材的应用价值,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角的知识点,也让学生学会了善于利用教材进行深度学习,丰富课堂学习内容,使生态课堂更具完善性。

又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时,本知识点理论内容较多,计算方式相对复杂。所以,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案例,从生活角度为学生导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容易让学生懂得学会计算复杂的乘法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为学生构建生态化数学情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责任感。

问题:乘坐火车从上海到北京,火车每小时行驶109 千米,共用了11 小时,求北京到上海的距离。

思考: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估算,北京到上海的大概距离为1200 千米左右,然后,再列出算式109×11=1199 千米,并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

在案例讲解结束后,教师应为学生进行引申教学。为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简化学习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与生活内容贴近的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设计开放试题,减轻学生压力

学生受先天及后天因素的影响,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程式化的教学及纸笔测试模式,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法在创新模式下学习,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又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所以,为更好地构建生态课堂,教师应秉承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原则,并通过设计开放试题,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的理解范围内进行无压力的学习,也会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使课堂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从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实践素养等方面入手,为学生设计开放试题,从多元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以轻松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100 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为学生设置口算、笔算、列竖式等多元化的数学问题,还可以将试卷分成100 以内加法运算、100 以内减法运算及100 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试题三个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试卷以及答题方式进行自我测评,这种方式会减轻学生的压力,也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为学生构建开放试题考查的长效学习机制,学生应在一定时间内对不同内容的试卷进行练习。这给予了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这样,学生不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学习,而可以将学习任务进行分解,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难度较强的计算问题,拓展数学思维素养。更可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先后完成100 以内加减法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不断进步、不断自我完善,形成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形态,真正凸显生态课堂构建的本意,让学生快乐学习、善于学习。

新课改提出应构建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以更加自然、更加真实的心态与学生互动交流,确保学生能够以个性化的方式成长,以此将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贯彻。同时,教师也应通过构建生态课堂,确保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地得到调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让学生能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周长数学知识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算周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