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2022-11-24 16:29谢瑞芳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
财会学习 2022年30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绩效评价管理工作

谢瑞芳 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

引言

地质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会涉及预算项目,在预算项目中绩效管理尤为重要,绩效管理主要是以绩效目标的设立与评价反馈两个方面为中心,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保证地质单位预算项目工作的有效运行,进而促进地质单位的长期发展。

一、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意义

地质单位的绩效管理推行可以保证其单位的预算项目取得良好效果,并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预算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管理机制,这对于地质单位预算项目而言起到了监督控制的作用,可以促进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的正常运作,有效的绩效管理保证地质单位各种项目的正常完工,有利于地质单位的长期发展[1]。

二、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体制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单位预算项目的绩效管理体制问题,根据各单位的分类与性质制定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体制,明确处罚条款、违法行为以及执法主体,改进现有的绩效问责制度,并且在改进时一定要按照各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问责制度,严格落实对各单位决策层领导人员的问责。同时,应该建立具备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积极建立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引入专家人员参与到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中,对于会计核算模式也要逐步完善,当发现会计核算模式有不适合当前地质单位发展的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完善与改进,进而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在此过程中,每一项制度的完善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仔细研究,不可随意更改制度,并需要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肯定[2]。

另外,只有保证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预算项目绩效管理跟进,才能保证监督的有效性,进而全方位地健全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体制,促进地质单位的有效发展。因此,可以看出,健全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体制非常必要,对于地质单位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增强单位员工风险控制意识

地质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中,应该增强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地质单位的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帮助员工正确认识风险防控,当培训完成后,还需要检查员工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效果较差的员工进行再次培训,并引导员工重视风险培训,继而增强地质单位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只有地质单位的员工具备风险意识,在日后的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中才能规避风险,保证绩效管理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此外,在此过程中,领导人员一定要肩负起带头作用,为单位员工做好榜样,积极参与到风险防控学习培训当中,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让单位员工看到领导人员对于预算项目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视,进而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全面提高单位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

(三)设置独立绩效管理机构

首先,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应该设置独立的绩效管理机构,并聘请专业人员,要求绩效管理机构与专业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全面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保证绩效管理工作不受单位其他部门的影响,避免出现管理混乱与多领导管理的情况[3]。其次,组成绩效管理专业队伍人员,主要是希望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而满足地质单位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绩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管理知识,自身管理水平要高,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进而满足工作需求。另外,可以通过对国内外的人才招聘,引进具有良好专业性的绩效评价专家,并积极引入第三方的评价,这些措施都可以成为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促进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只有地质单位不断发展人才,才能保证地质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不断进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四)建立科学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体系

在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的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体系非常必要,只有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具备完整性与科学化,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才能按照标准条例进行日常工作。因此,应积极完善收支管理系统,地质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系统主要是由多方面的资金构成,不仅包括政府的基金与非税收的收入,还包括多种资金收入,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对财务进行分类来设置工作指标,而不是仅仅针对财务支出[4]。另外,地质单位应该需要完善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在完善的过程中,评价指标一定要符合实际单位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单位进行实地了解,制定出合理化评价指标,当发现不合理处时应该接受各方面人员提出的意见,积极进行评价指标修改,保证制定出的评价指标符合地质单位的真实情况,进而实现绩效数据共享的目标,取得良好的绩效管理效果,并提高了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五)找出预算项目绩效管理风险点

在地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应该对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风险点给予足够重视,梳理单位预算业务流程,把每一项业务的完成顺序都明确标注到纸质报告中,进而准确找出其中存在的风险点。而在预算的执行环节中,会出现项目实际收支不清楚,预算无规划追加的情况,进而呈现出工作人员随意对预算进行追加的事件,也可能出现工作人员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超出预算的支出,或者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导致预算的超出,这些风险都会产生预算的超支。而在预算绩效考核环节也存在风险点,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不重视考核工作,进行考核时对于考核内容没有规划,没有做到考核的严格性与科学性,考核的过程只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属于形式性考核,完全起不到考核的重要作用,只会导致增加财务工作人员的无效工作。这些风险都会导致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效果不好,完全起不到其职能作用,成为单位中可有可无的工作摆设。

因此,在面对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时,应该对风险点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例如,在预算项目编制时,鼓励地质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积极发挥自身工作对于预算项目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单位的各部门相互配合,对对方部门的问题也要给予重视,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问题,进而在做出预算时,可以保证做出来的预算具备合理化与严密性,并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实际执行时,出现内容烦琐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实际执行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指标逐步分级进行预算指标落实,进而保证预算项目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明确。同时,需要明确预算执行方式,加强内部的审批与审核工作,只有做到审批与审核工作的严格把控,在项目进行时才能严格控制预算。而对于追加预算的范围,地质单位应该严格执行审批与审核的手续,保证每一道手续具有严格性。此外,在预算考核环节时,财务部门应该根据考核的情况制作出进度报告,保证地质单位领导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考核情况,进而促进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地质单位的长期发展[5]。

(六)积极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地质单位在进行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中,应积极应用绩效评价结果。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做出绩效评价结果报告表,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明确评价结果的重要性,将地质单位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单位内部财务报表相结合继而起到优化预算结果的目的,同时,需要注意在下发绩效评价结果时,应该由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下发,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在下发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地质单位工作人员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认同情况与对绩效评价的建议,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绩效评价结果必须具有准确性与科学性,并且评价结果要得到地质单位全部工作人员的认可。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价结果认同,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如果绩效评价结果不具备有效性,就不能成为任何工作的依据。因此,地质单位的领导人员不仅要积极推进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还应该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公平性,并赋予员工对评价结果进行质疑的权利,当员工不认可评价结果时,单位考核主管人员应该与该员工进行面谈,与员工探讨考核结果,并对员工的疑问进行解答。在面谈的过程中考核主管人员一定要站在被考核人的角度处理问题,安抚被考核人不安的情绪,给予被考核人工作上的肯定,并告知被考核人绩效考核的制定条例与相关的评价依据,为被考核人的考核结果进行明细分析。当绩效评价结果处理时,可以进一步的应用到绩效管理工作中,提高绩效管理的实效性,进而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当地质单位决策人员需要参考资料时,可以把绩效考核评价作为参考资料进行各种项目决策,进而避免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地质单位领导人员的决策正确性。

(七)增强绩效管理财务基础工作

首先,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工作时,应该增强地质单位的绩效管理基础工作。地质单位领导人员应该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主要是思想素质方面与财务工作职业技能培训,只有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符合财务工作的需求,才能在单位日常工作中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进而促使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对绩效管理制度方面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展财务的监管作用,在使用财务资金时一定要经过单位领导人员的审批,财务工作人员只有拿到领导审批后的资金分配表,才能对资金进行划分,严厉杜绝发生不符合规范的行为[6]。其次,财务部门对于财务凭证的完整性也需要注重,如出现财务凭证不完整的情况,财务人员应该严格拒绝凭证的收入,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出具完整的财务凭证,并提醒工作人员财务凭证完整的重要性,进而增强绩效管理财务的基础工作,促进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以取得更好的发展效果。

(八)做好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工作

目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轻管理、重投入”的现象,地质单位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务必提高预算执行中的控制工作,严格要求财务管理部门领导人员对于预算控制工作提高重视程度。首先,地质单位应该设置预算项目执行跟踪机制,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在对待预算执行工作时,实行全程项目跟踪,实时了解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定时向单位领导人员汇报预算控制情况,便于领导人员对预算控制情况的了解[7]。其次,如果管理人员发现预算执行偏离制定的预算目标,应该及时发出警告通知,严令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做出调整,进而避免出现预算项目脱离控制。最后,地质单位需要雇佣具有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完全符合单位要求,在进行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时,可以做到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不随意更改管理工作,不省略工作内容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条例完成本职工作,在执行管理工作过程中,如发现不利于预算控制的问题,要及时向单位领导人员提供问题报告,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九)搭建预算绩效管理动态监管体系

地质单位在进行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中,应该搭建预算绩效管理动态监管体系。建立内控小组,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结合预算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进,以周期的形式总结监管报告,并将项目实际支出与预算金额相比较,对超额支出进行总结。地质单位在进行内部会议时,把具体案例与情况进行宣讲,充分发展实现资金优化的积极作用,提前对可能发生超额支出问题的情况进行控制,减少单位的资金超额支出。此外,对于内控小组给出的监管报告,必须具备具体事项的资金流出情况,保证领导人员可以通过报告充分了解项目进行情况与资金控制情况[8]。

另外,在搭建预算动态监管体系时,应该注重对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监管人员必须对法律有充分的了解,并明确地质单位项目预算的跟进流程,在日常工作时,安排具体流程实行监管工作,并按照日期做好监管记录。当单位进行人员培训时,要积极参与到培训当中,提高自身监管水平与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地质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保证地质单位日常工作的有序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目前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对于地质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质单位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关系到地质单位长期稳定发展,只有保证地质单位各项工作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地质单位取得更好发展,保证单位内部运行的稳定。当前地质单位主要应该增加本单位的资金使用能效,构建完整的财务体系,充分发挥地质单位的社会服务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绩效评价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