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探讨

2022-11-24 16:29姜媛媛烟台市莱山区财政局
财会学习 2022年30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财务会计行政

姜媛媛 烟台市莱山区财政局

引言

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的蓬勃发展对财政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部以信息化手段为突破口,围绕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结合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落实新型管理机制,依托于“制度+技术”的管理格局全面提高各级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尽快适应数据信息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功能作用,加大力度开展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工作,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规范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工作,提升单位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单位资金利用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一、管理会计及大数据时代影响概述

(一)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建立在传统财务会计之上,结合时代发展特性的新型会计模式就是管理会计,具有优化财务管理质量,提升服务效益等功能作用。在管理会计实际实施过程中,其管理对象为单位业务活动,依托于各类信息数据的分析整合与处理发挥预测、决策等职能作用。总的来说,管理会计是传统财务会计优化升级的结果,涵盖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包括财务数据的信息化应用,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具有显著价值[1]。

(二)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无论是云计算等技术还是信息化数据平台,正处于普及应用过程,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在单位工作中,信息数据的比重也与日俱增,这要求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方式一同进行转变,线上办公、自动化数据采集及整理、信息共享等已成为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因而,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会计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采集与整理、文件资料存储以及财务信息加工等方面。

在财务信息采集方面,以往的财务会计工作主要围绕原始纸质凭证统计和整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在此期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且难以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下,财务数据相关工作逐渐实现无纸化操作,尤其是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下,财务数据采集、处理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财务数据实现良好共享与电子化传输,简化财务数据相关工作的同时,合理降低工作成本。

在财务会计技术方面,传统的财务数据核算方式整体速度较慢,难以满足不断进步发展的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要求,然而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数据库技术极大影响到此项工作的开展方式。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满足单位内部财务工作对结构化数据分析和管理的需求,而且在技术的综合运用下,单位财务工作体系丰富、信息完善,极大地增强了财务会计在单位决策中发挥的参考作用。

二、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从管理会计内涵分析来看,财务会计是其基础,而财务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的主要职能是基于会计准则和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并围绕各项经费落实一系列的核算、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此掌握财务活动经费去向与使用情况。通过对财务会计数据进行整理,生成的报告揭示了财务活动开展的真实结果,所以工作流程化是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但是管理会计不仅需要进行常规财务报告的编制,还需要挖掘财务数据信息,将其作为内部管理的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会计核算功能得到有效拓展,能够为单位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参考建议。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益与效率,基于财务会计数据的信息化加工与共享,能够改善会计工作的可靠性,管理会计转型会使财务数据应用价值提升,并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决策、实施等环节的开展具有更高效率[2]。

三、基于大数据环境探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方向及策略

(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正确认识管理会计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进财务会计转型工作时,应围绕管理会计内涵与特点,转变单位上下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在正确认识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不同后,树立大数据工作及管理思维,革新财务管理理念,从而推动财务会计工作向综合全面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由于当前财政改革深度日益提高,管理会计转型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以往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发挥数据核算工作,管理也以事后管理为主,缺乏前瞻性,无法为单位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与支持。而管理会计不仅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在其各个工作环节中还融入了多种信息技术,因而其整体更偏向于一个信息系统,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用来解释单位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是一种价值增值的持续性服务体系。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提高对财务会计转型发展的重视程度,以此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升单位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的正确认知,经常与财务部门进行交流与沟通,积极引进新型工作体系和方式,从上层设计的高度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尤其是财务部门,财务会计人员应积极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主动在工作中落实大数据思维,创新并落实相应的管理理念,将战略性意识融入至管理环节,将财务会计上升至管理会计高度[3]。

(二)加强内控制度,完善管理会计机制

由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工作技术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与发展需求,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管理会计机制,优化管理会计中有关单位财务管理的所有流程,加强财务人员工作行为约束与指导,确保大数据技术和管理会计理念能够落实到单位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单位预算编制及其执行、财务决算等方面,加快单位财务会计转型发展速度。

第一,构建完整财务数据体系,巩固财务数据基础。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机制的功能作用,应以新《政府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调整现有财务会计制度内容,强调财务信息准确性、完整化要求,促使财务人员主动学习先进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财务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中,实现单位财务信息数据的全面分析,促进单位财务数据体系日益完善,最终形成坚实的财务数据基础,为行政事业单位转型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第二,依托数据信息共享,践行管理会计职能。在面向财务会计转型的管理会计机制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先进现代化技术的融入,常用技术为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满足财务数据采集、分析、价值挖掘与安全需求,确保财务数据信息共享成为各项会计工作的基础,为管理会计职能践行奠定良好基础,以此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决策制定与经营发展战略需求。比如,为给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财务预算中的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提供保障,单位及财务部门应以自身实际需求、活动内容以及业务发展特点为基础,对单位定额指标分配标准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后续财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保证相关人员能够明确掌握各项经费的分配情况和使用动向,实现资金流向与使用效率的实时把控,避免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单位资金监管提供支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政拨付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专项费用,通过在财务管理制度机制建设过程中融入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依托于数据的及时采集与分析,确保经费专项专用,避免经费挪用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经费预算与执行,通过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并在系统内对现有核算项目进行统一编码制定,财务人员直接登录系统,运用系统技术功能即可实现对财务项目和经费数据的快速分析、计算、汇总,以此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和去向得到有效核查和专项管理[4]。

第三,加强内部控制,奠定转型基础。在大数据工作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发展,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确保其运行的有效性,增强单位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具体而言,针对内控的执行和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可以实行奖惩机制。与此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落实各项职权,确保财务部门工作不相容分离,以此增强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性。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约束财务人员主动约束自身行为,在最新会计准则与法律规定下开展相关工作,为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三)精细化辅助核算管理,完善信息安全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转型的主要原因是发挥管理会计的全过程管理功能,在现代化管理环境下,应以管理会计功能细化财务管理流程,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全面深入至财务工作中,与此同时完善单位信息安全保障,财务人员在开展、完成相关工作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系统维护能力,避免出现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严重情形。具体而言,正确认识到管理会计更为广泛的职责内容,以其职能为基础细化财务管理流程,进而从财务会计各个环节与节点处进行管理会计转型,避免转型遗漏与衔接问题,确保管理会计作用的全面发挥。

第一,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结合现有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包括单位人员信息、定员定额标准、单位资产信息、员工工资基础数据等,依据科学、准确的定额分析结果编制部门岗位预算,依托于技术系统自动归类形成单位的基本支出和人员支出数据计划,优化预算编制流程与效率。

第二,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过程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以实际财务工作为基础,比如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上进行项目编码和会计科目的设置时,应根据专项资金规模的大小针对性地设置会计科目。比如,针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单位部门,则可以选用现有会计科目进行设置与核算;针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单位部门,会计核算则要从科目、部门和项目三方面展开,按照资金的类别属性、收支信息、责任归属等内容确定各个环节与方面,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辅助核算功能。其中,不同维度的工作应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依托于严谨的核算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核算管理力度。

第三,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信息安全加以保障时,应从软硬件完善和信息化程度提升的角度落实相关工作。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应注重软硬件情况的不定期查看,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单位部门,这是确保财务信息系统平稳、有序运作的基础保障。在提升信息化程度时,财务人员应主动适应数字化财务工作环境,提高信息化技术操作水平,尽量避免错误操作和问题应对情况,提高财务人员对信息危险防范方面的技术掌握程度,以此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5]。

(四)围绕大数据工作环境,加强财务人员教育培训

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转型发展的开展主体,财务人才队伍的信息化技术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管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加强财务人员教育培训,以大数据为核心,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为财务会计转型发展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良好人才基础。在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时,应将更多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会计人才融入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团队,创新管理理念、制度和流程。针对现有人才,则要进行高精专人才的培养,聘请业内技术专家或经验丰富的管理前辈开展座谈会等教育活动,依托于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或是直接邀请到单位授课,从而纠正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错误认知,并积累管理经验。与此同时,提倡从现有会计队伍中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其提供进修机会,从而为财务部门培养更多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注重单位衔接人员的业务学习,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加强财会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其信息化素养,通过更加健全的理论知识武装财会队伍,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水平,加快财务会计转型步伐。

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新时期下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势,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作用,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变财务核算单一功能,实现财会工作职能的延伸,为单位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单位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财务会计行政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