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研究
——以X市教育局为例

2022-11-24 13:52陈宏斐
关键词:教育部门教育局权重

陈宏斐, 崔 静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2021年4月,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规定,要按照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建设,提高预算透明度[1]。文件的核心要点就是要深化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的纵向管理工作,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我国教育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 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提出,预算管理要“讲求绩效”,着重强调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全面科学严谨、公开透明、标准规范、约束有效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2019年 1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2019〕6号);2020年8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29号)颁布;2021年8月,财政部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财预〔2021〕101号)。以上制度的发布反映了国家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这对我国预算绩效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目前,我国教育部门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文件要求,不断深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预算绩效评价在推进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绩效与预算管理“两张皮”现象,与中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使得预算绩效评价重形式、轻实质。

1 预算绩效评价对我国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内涵式发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推动我国教育内涵式发展。预算绩效评价是指对教育部门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执行效果进行科学化评价,通过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具有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2],可为我国教育部门预算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利于教育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建立科学、系统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促进我国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教育部门的预算管理水平也是衡量教育部门运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部门单位管理的科学性,可以最终实现我国教育快速、长效、有序、良好发展。

1.2 有利于提高教育部门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预算绩效管理是教育部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教育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有利于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3],并逐步实现运行成本最低、资金使用效率最高、绩效管理效果最佳的目标。教育部门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花的每一分钱都产生应有效益,绝不浪费财政资金[4]。另外,绩效评价是对预算资金支付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5]。通过预算绩效评价,预算管理部门可以对下一年预算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和调整,从而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这也是减少收支矛盾的重要举措。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监控和校正各项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及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综上所述,教育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由重视预算申报、分配,转变为重视预算执行和预算效益,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1.3 有利于教育部门内部管理能力提升

教育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首先要制定绩效目标,制定目标值,然后对绩效目标进行分析和总结,减免主观干扰因素,为教育部门管理者提供可量化的数据。用相关的指标值来客观评价教育部门运行现状及管理效益,可以使教育部门知晓本部门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利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教育部门合理使用、分配预算资金。

2 X市教育局预算绩效评价综合分析

2.1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教育行业特点的定量定性绩效指标,是做好教育部门绩效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出财政支出的效果和效率,各部门需根据不同的预算绩效目标,分类设计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应主要采用定量指标,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财政资金预算绩效并不能完全通过定量指标来反映,还需要辅之以一定的定性指标[6]。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指标选择遵循全面性与重点突出的原则;对教育部门预算绩效进行评价时,指标要体现全面性,避免遗漏部门预算的所有信息,确保评价指标涉及评价内容的所有方面;另外,绩效指标应涵盖政策目标、支出方向主体内容,突出重点[7]。指标的设置要在财政政策的指引下,根据各部门具体时期的预算绩效情况及时更新,持续优化,剔除不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确保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可用。同时,要创新评估方法,依靠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多种评估方法,以确保绩效评估结果客观精准。

选择评价指标是构建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工作。合理选取具有科学性的评价指标,才能保证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并得到全面系统的评价结果。目前,虽然标准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确定,但是有部分绩效研究专家针对不同部门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得出不同的评价指标,这对本研究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本研究以X市教育局的预算绩效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政府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及评价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在部门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指导下,构建了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从预算编制、预算实施、预算绩效三个层面选择了8个二级评价指标和32个三级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本研究在X市教育局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择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针对指标权重的设置方法选择了层次分析法[8],即邀请了数十名专家,包括教育领域人员、咨询机构人员等,对每一个指标进行重要程度打分,等级的选取与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相关,数字1到9代表不同等级的重要性程度,数字越大,重要程度越高。如某专家认为预算编制A重要程度最高,则可对其打分为9,若认为预算实施B重要程度最低,相较于其他几个维度而言几乎可以不考虑,则可打分为1。

2.3 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在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比较排序后,邀请专家对X市教育局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层次进行匿名打分,并进行数据处理,构建计算平均值之后的新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多位专家的权重赋值实行综合分析,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检验矩阵的一致性,并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若判断矩阵的CR=0,则说明矩阵是完全一致的;当CR<0.1时,说明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为有效问卷;当CR>0.1,说明其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为无效问卷。

通过对专家打分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一级维度权重分析结果

数据处理后,得到一级维度的一致性检验结果CR=0.009 7,通过检验此矩阵确定的X市教育局各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一级维度中的各项指标权重是合理的。

另外,因为预算编制A维度的中间层只设计一个二级指标,权重为100%,所以本研究无须进行中间层的权重赋值过程,只对“预算实施”和 “预算绩效”两个维度指标的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计算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预算实施”指标权重分析结果

表4 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预算绩效”指标权重分析结果

“预算实施”维度二级指标的CR=0.037 2,说明通过一致性检验,此矩阵确定的X市教育局“预算实施”层级中各指标权重是合理的。同上,对“预算绩效”维度的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

“预算绩效”维度二级指标的CR=0.067 2,说明通过一致性检验,此矩阵确定的X市教育局“预算绩效”层各项指标权重是合理的。

同理,本研究对“预算配置B1、预算执行B2、预算管理B3、资产管理B4”以及“部门效率C1、部门效果C2、部门可持续发展C3”下的三级指标的权重赋值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此时,X市教育局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如表5所示。

表5 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结果汇总表

2.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预算绩效评分值

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化打分。

首先,根据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差”5个预算绩效评价等级,分别对应评分区间(90,100)(80,90)(70,80)(60,70)(50,60);为了最终计算综合评价得分,选取了评分区间向量的中间值表示相应的等级,即评分集向量V={95,85,75,65,55}。其次,确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隶属度,整理选择每个评价等级的专家人数占总人数的比值。最后,根据专家对每个指标给出的分值,建立模糊评价矩阵,使用模糊评价矩阵乘以各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得出各个指标的评价值。

现以“预算编制A”下的三级指标评价结果计算为例, 其“预算编制目标A1”的具体指标计算过程如表6和表7所示。

表6 专家评分结果统计表

表7 预算编制三级指标的隶属度

采用相同的方式,本研究得出“预算实施B”以及“预算绩效C”中的三级指标得分统计表,然后各位专家对各维度的打分区间进行三级模糊综合评价。以预算编制目标 A1的评价结果为例,具体指标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A1的评价矩阵为:

各指标的评分值为模糊评价矩阵相关数据与各指标对应的量化等分的乘积,但计算过程应从每个指标末级的三级指标开始,如指标A1设下3个三级指标A11、A12、A13,则应从A11、A12、A13开始计算,其评分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表5中计算出其权重向量W11=[62.85%,23.64%,13.52%],因此得到目标设定A1的评价向量为:

H11=R11W11=

[0.469 7 0.347 3 0.183 1 0 0]

得到矩阵如下所示:

H1=[H11]=[0.469 7 0.347 3 0.183 1 0 0]

依次进行模糊处理,得到3个二级指标的隶属矩阵H1、H2、H3,然后再次对3个维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K1=W1H1=[1]T[0.469 7 0.347 3 0.183 1 0 0]=[0.469 7 0.347 3 0.183 1 0

0]

K2=W2H2=

[0.425 4 0.309 6 0.265 0 0 0]

K3=W3H3=

[0.367 5 0.301 7 0.330 7 0 0]

由此得到准则层隶属矩阵:

然后通过三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向量:

P=WK=

[0.404 8 0.309 8 0.285 4 0 0]

最终计算出X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得分:

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综合运用,最终得到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得分为86.19,对应“良好”这一评价等级,反映了X市教育局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

依据上述方法得出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的评分值,如表8所示。

表8 各指标的评分值汇总表

本研究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针对X市教育局部门特点,建立适用于教育局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该教育局预算绩效评价等级为“良好”,对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整体较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3 结语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国家对预算管理的要求日益严格规范。绩效评价在提供财政支出重要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水平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优化财政支出运行及效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预算单位要将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放在预算管理的核心地位。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绩效评价制度,一是要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支出政策、项目要素及成本、财力水平等,建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分类分档的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二是要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在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中的指导、分析作用,提高预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科学指标体系建设、信息化平台搭建、评价结果运用等举措,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与责任心,发挥出制度激励与约束的效用,不断提高教育部门的绩效评价水平,实现评价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我国教育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部门教育局权重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权重常思“浮名轻”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