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2022-11-24 16:29王海青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
财会学习 2022年30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部门

王海青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

引言

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发展面临众多困难,以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为首的各项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观念落后,基于此,企业要着重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风险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热度不减的重要话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企业管理者都对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但是企业发展中却仍然存在对内部控制认知不足、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能够规避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企业要转变思维,创新传统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控制意识与风险管理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案,促进自身发展。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内涵

(一)何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规避企业在经营中潜在的风险,保障企业发展。影响企业风险的因素有很多:财务、管理甚至招聘等都影响企业的运营,因此风险管理是企业未来发展路上的重中之重。运用好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来降低风险的发生以及对企业的不利影响,维护企业发展的稳定性[1]。

(二)何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进行内部监管,有着极强的专业性与目的性,通过对企业内部体系的监管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企业运营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有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维护,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提升企业工作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利润、避免产生资源浪费。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实行监管最有力的手段,它能够解决企业运行中的管理纰漏,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三)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工作全面落实才能够保障企业规避风险,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辅相成,只有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风险管理强调风险的规避,内部控制强调企业工作的规范,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内部控制以风险管控为基础,因此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差异性的同时也对企业发展起推动作用[2]。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由于企业中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手段的实用性、科学性持怀疑态度,因此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不重视内部控制工作。我国企业的发展原本就晚于世界其他国家,管理手段和观念也相对落后,导致我国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所忽视,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无法使企业发挥出原本的经营能力,致使其经济效益下降,企业内部控制不只是流程与形式,只有保证良好的内控氛围才能够有利于自身的经营与发展。

(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在其运营管理中长期存在,一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忽视,风险管理手段在企业中始终无法全面开展,同样员工对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存在漏洞;二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落后无法吸引到人才前来招聘,企业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越来越稀缺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形成恶性循环。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只依靠财务部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是不足够的,认为让财务部门管理好企业资金的传统固化思想已经跟不上市场竞争的形势。企业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宣传部门等是一体的,然而企业中其他部门却没有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就会导致企业运营状况每况愈下。企业没有建立内控监督部门,监督控制职能没有体现,监督制度也只是表面工作,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低下。

(四)风险管理体系不合理

由于缺少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企业在面对风险时的预防能力和应对能力都力不从心,不止如此,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还会影响企业一系列的运转,人才招聘、考核制度、销售渠道与方式等都会受到冲击。重要的是会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清、各部门之间缺少配合与沟通、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意识模糊,以上的消极影响都是风险管理体系不合理带来的[4]。

(五)风险管理监督制度的缺乏

没有健全的风险监督制度就难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风险管理的干预,从而造成企业在面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时缺少抵御能力,对企业正常运转造成消极影响。第一,没有监督体系的风险管理,其监督行为是多此一举的,企业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依旧存在,也依然会受到内外部风险的冲击,缺少监督制度就会让企业在面对这些危机时做出不符合市场规范的行为;第二,监督制度中职权的错误划分会使得企业各部门执行权与监督权分离,监督机制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不能保证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强化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加强各部门紧密联系、实现部门之间互相监督的重要途径。为了防止企业间盛行贪污之风,考核制度要着重针对各部门下放权力的考核,通过对员工及部门负责人的考核来监管其权力的实行,保障企业经营的纯洁性建设。为了防止企业员工与竞争企业相勾结,企业考核制度要完善风险管理以及员工素养的考核内容,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与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行力量。强化考核制度是企业内控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企业的定期考核是管理人员与内控部门把握员工思想的主要途径,只有强化考核制度才能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与内部控制工作的职能,企业经营风险才能降低。

(二)提升财务工作者的素养,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中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是企业财务管理资金流通的基础,因此想要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就要从加强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为起点。第一,提升财务工作者的思想理念和高度,将他们培养成能够为高层管理者出谋划策的管理型人才,由原本的财务型会计升级成为管理型会计,同时加快提升个人素养,改变财务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通过激发财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来带动企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二,企业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聘请专业讲师以定期授课的形式帮助财务工作者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定期举行企业内部控制活动,通过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方式帮助企业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工作方式。企业鼓励财务部门工作者与公司企业其他部门员工多交流,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学习热情,响应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来建设学习型企业;第三,企业要增加招聘岗位,提升招聘准入门槛,人才始终是一个企业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招聘管理型人才能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力度,能够保证内部控制手段的先进性[5]。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企业应对风险与挑战的最有效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如下:第一,增强企业管理层、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沟通与配合,先在各个部门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分散给各个部门一部分权力,有助于员工获得归属感,能够积极工作,努力提升个人能力,也能够为后期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同时为了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还可以在部门内以及各个部门之间设立互联网沟通平台,积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二,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实行内部控制工作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各部门要配合企业管理人员构建监督体系,制定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一个集体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以最有力的方式支持内部控制工作,为了维护员工的行为,提升其工作效率,创造更多企业利润,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员工要自觉维护监督体系,遵守规章制度,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6]。

(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企业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对风险能力,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学习如何在内外部风险袭来时有效地规避,为其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第一,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尊重其工作方式与成果,设立专门的部门供其进行日常工作,并定期为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加他们与公司其他部门员工的交流机会,以便于风险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测及规避计划。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设立各种风险管理活动,让员工们工作之余参与到活动中,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同时员工可以参与网上测评,针对具体的风险管理举措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修改意见,集群众智慧,促管理水平;第二,企业在大量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人才的培训与资金投入,公司的运转与经营的基础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新型风险管理人才,对人才队伍进行补充是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也是为企业制定风险规避计划的灵感源泉。

(五)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增强企业风险预测能力和应对能力,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规避风险,就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明确风险管理工作的责任划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定好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利用互联网监管体系对企业部门的运转与管理进行监督,同时成立风险管控组,让各个部门的经理加入管控组中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并要求各部门经理将风险防控理论渗透到各部门的员工之间,让风险管理在各个部门中高效传播和响应;其次,各个部门都要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差异性,以实际情况为主构建适合于部门的体系,体系中要涵盖员工信息、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分析等多方面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根据每位员工的特长安排工作任务,大大提升部门的工作效率与管理能力,对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有积极影响。同时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各部门明确职责划分,能极大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

(六)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要实现长期发展,就要构建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是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首先,根据企业发展及各部门具体工作情况制定工作章程,让内部控制工作有实施的制度支撑,规范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职责,分工明确,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其次,健全监督流程和审核评价流程,从企业管理层到各部门员工实行逐层管控,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渗透力,同时明确各部门分工、工作任务、职能权限等,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寻找到相关责任人,使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更便捷高效,同时把控好互联网监督评价平台,掌握公司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思想动向,以便于更好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最后,企业要积极扩充人才储备,招聘技术型、管理型人才,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利用互联网监控平台实行对人才的管控,提升人才管理效率,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在新员工之间的稳定推行[7]。

(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不仅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需要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具有引导作用,企业要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从思想角度实现更高层次的内部控制。通过完善企业文化,凝聚员工思想力量促进形成健康的企业价值观,同时企业领导者要发挥带头作用,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融合,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强化企业品牌效应,让员工与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文化具有极强的引导力和渗透力,因此企业要重视文化宣传工作,争做行业内的表率与榜样,通过互联网、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各种宣传形式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以便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也让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结语

经济一体化时代,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经济发展迅速,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我国企业发展遇到瓶颈,面临诸多问题,因为我国企业发展较晚,很多管理理念都比较落后,所以企业在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带来的风险的巨大冲击时往往很难有还手之力,加上内部控制手段不够强硬,企业管理改革创新的道路异常艰辛。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学习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招聘管理型人才,完善企业制度和体系,增强新老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部门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