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幼儿园阳光体育更阳光*

2022-11-27 00:47刘园园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体育

刘园园

(天长市第二幼儿园 安徽滁州 239300)

阳光体育是幼儿阶段教学中所提出的关键教学方向之一,要求幼儿园要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现状和目标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建设,并且系列体育活动的建设需要幼儿教师们清晰地认识到幼儿的心理身体等情况,具有目的性地进行活动的安排。本文主要分析幼儿的各方面的特征,并针对目前幼儿发展的需要分析制定幼儿园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阳光体育在幼儿园中起到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阳光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应用趣味性较高的体育活动来展开幼儿体育教育,在阳光体育中,幼儿需要通过跑、跳等形式来完成基本动作。目前,大部分的幼儿存在着运动不足的现象,很多家长找不到合适的运动方式,幼儿的活动时间主要是手机游戏、电视、iPad 等,没有运动内容,导致幼儿出现身体瘦弱或者肥胖的现象发生。针对这种问题,幼儿家长以及教师应用阳光体育,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加运动,从而激发幼儿的潜能,符合新课程对幼儿的要求,达到强身健体的最终目的。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目前,国家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全面发展。幼儿天生具有敏捷的思维,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对此,幼儿教师应当将素质教育观念融入体育游戏中,为幼儿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在游戏中告诉幼儿尊重游戏规则,从小培养幼儿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三)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幼儿

幼儿的好奇心比较重,喜欢对亲近人的行为和说话进行模仿。同时,幼儿也需要获得教师以及小朋友的关注。对此,幼儿教师应当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同时,幼儿教师对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一些好的行为举止,应当进行表扬。这样幼儿就会出现“攀比心理”,自觉主动地遵守活动区域的规则,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目前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

想要在幼儿园体育课堂上融入游戏化的模式,就要对相应的空间进行完善,并且增加对体育器材的投入。丰富的体育器材可以最大化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如果在课堂上,体育器材的数量足够,并且器材也符合幼儿的使用规则,那么再加上老师对课堂内容的精心设计,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但是现阶段,在幼儿园的体育场地中,器材的数量不够,种类也不全,这样的配置无法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这也让体育课堂逐渐走向单一化,无法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和游戏教学。在这样的状况下,幼儿园对体育游戏化的教学不够重视,这也造成了游戏化的体育课堂无法有效开展。

(二)班级配备的幼师数量不足

目前阶段的幼儿园,主要是比较年轻的幼师,他们的学历是大专以及中专,对于本科以及再往上的学历老师所占据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这也让幼师的整体水平下降了很多。在幼师中,男女的比例也是不均衡的,大多幼儿园招聘的都是女幼师,男性的幼儿园老师,包括体育学科的老师,都是十分缺乏的。老师的整体素质不够,数量上也不均衡,这些都是幼儿园在体育游戏中面临的问题。

三、幼儿教育阳光体育实践策略

(一)根据幼儿兴趣灵活采用游戏方式

幼儿不同于成人,其对世界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对其进行引导时,应注意让其注意力保持集中,并且在相应的教学中让其能够长时间集中。[1]幼儿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点,在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时,应将更多的趣味性内容设计在相应的教学中,并且能让幼儿将注意力投入其中。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进行相应的学习时,能随着教师的灵活引领有更加集中的注意力倾向。而教师在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时,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其参与积极性的内容。在具体操作中,应采取与幼儿的兴趣爱好相对应的内容进行设计。并且设计方案时注意对幼儿的引导,注意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方便教师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教师首先应站在一个合格的引导者的位置上,将课件设计成更加符合幼儿学习心态的内容。教师应深刻领悟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及其方式方法,并能在幼儿教学中真正地将其合理应用。每一名幼儿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都不同,教师应对其进行统一的调查与记录,并在设计相应的教学手段时,能够真正地根据手中的幼儿资料进行合理设计,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二)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幼儿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其对世界的看法仍处于较为浅薄的状态,并且由于受其年龄的限制,其认知能力尚浅,对很多事物不具备分辨能力。而作为幼儿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对其在很多方面都能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言语和行为方面,基于幼儿的模仿力较强,其对教师的说话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模仿是无意识的。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相应的规范与约束,为幼儿做好相应的示范,使其在进行模仿时能得到良好的行为引导。而在体育教学中,幼儿由于其意志力较为薄弱,教师应在相应的挫折教育上对其进行更多的有意识的培养。一般幼儿在体育课程中,在受到一定的挫折后,大部分幼儿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到良好的状态。而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点,应在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时,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引导,使其在相应的挫折教育中得到一定的心态上的成长。而在进行具体的挫折教育时,教师应在为幼儿提供积极的体育游戏的同时,还能做到让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心智上的成长。例如,在进行跑步锻炼时,有的幼儿在此过程中有摔倒的情况,而遇到这种情况时,幼儿通常的反应是放弃跑步。因此,幼儿的行为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对此进行更多的指导,如教师可以假装摔倒,而后若无其事地站起来,让幼儿在对其进行模仿中得到积极的暗示与鼓励,使其在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时能有更强的意志力方面的长进,达到一定的挫折教育。

(三)结合幼儿爱表现的特点创设角色表演

在幼儿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其爱表现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幼儿在体育课堂上有走神溜号的现象时,教师应对其给予充分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平时喜爱的角色进行相应的模仿,即教师鼓励其以自己平时喜欢的角色身份进行相应的扮演,并且在相应扮演中尽情地发挥该角色本身的行为特点。用此种方式能让幼儿充分地融入其扮演的角色心理中,并将其注意力集中在一处,同时能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更加投入的互动。例如,在体育课堂中,在进行“兔奶奶过生日”的游戏时,可以让不同的幼儿根据自己心里喜欢的角色进行相应的模仿。而幼儿在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其既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又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完成了更多的体育锻炼。在体育游戏中实现了一定的身体锻炼,又让幼儿的精神得到一定的愉悦。而对于教师来讲,其教学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幼儿在角色扮演的情况下进行游戏,会自动带入角色情绪,相对于自己本来的幼儿身份,其心理和行为更为稳定。其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四)设计多样化的幼儿早操

由于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性以及接受能力,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设计丰富多样的动作或者是游戏环节。在早操环节是一天之中唤醒幼儿身体机能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注意早操的娱乐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以此来保障幼儿对于动作的准确完成。例如,在早操时可以通过融入少数民族的舞蹈,或者是由教师自行设计的符合幼儿的舞蹈来代替早操,避免因为枯燥无味的重复性动作降低幼儿的积极性。在进行舞蹈设计时也可以添加音乐来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最后加入一些简易的器械以及相关的动作分解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多样化的早操能够帮助幼儿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通过在早操中加入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帮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促进幼儿未来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地成长,无论是智育方面,还是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等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要求学生做到平均发展,而是说都需要做到一个了解,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涉及。我们在幼儿园儿童的学前教育中,需要对儿童的体育建设做出一定的努力,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幼儿未来的全面发展。例如,可以在幼儿教育中,在器材的使用上更为广泛一点。像一些日常用品的使用,比如小椅子、小桌子、长凳子、圆凳子等,都可作为体育活动的器材。而且,利用这些器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利用这些日常用品去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能够给幼儿呈现一定的意识激发,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保证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有想法。其次,幼儿体育教师还应起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使得幼儿学得开心,玩得开心。体育活动的加入,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是在督促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让幼儿可以在身心发展完善的情况下去更好地成长。

(六)创设户外体育循环区域

体育运动一般在幼儿园户外场所展开,幼儿的活动场所较大,但是活动环境却相对单一,教师很难去改变幼儿园户外环境。因此为了促使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则应当根据幼儿体育教育内容创设体育循环区。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区域来展开针对性训练,一般来说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说,所能够接受的活动内容包括跳跃、保持平衡、投掷、车板、民俗体育等。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幼儿创设上述活动区域,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从而让幼儿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体育能力进行训练。例如,在平衡区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应当为幼儿放置长短不一的木条和木板凳,让幼儿对这些活动素材进行自由拼接,并且在拼接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而在民俗体育区则可以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能够经常遇到的体育运动来放置相关器材,比如毽子、陀螺等。幼儿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在区域内自由选择活动器械,从而摆脱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体育训练的束缚。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幼儿拥有充分的自我探索时间和机会,教师应当给幼儿更多的时间空间,一般来说体育循环区域开放时间应在30 分钟以上。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过程来了解幼儿的实际身体素质,并且对幼儿展开针对性培养,强化幼儿身体机能。

(七)展开全幼儿园的混龄体育活动

不同阶段的幼儿兴趣爱好和实际发展需求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为幼儿创设体育环境时,可以将全幼儿园的幼儿作为活动的开展对象,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以此来展开混龄体育活动,让幼儿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接触不同的玩伴,按照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养来自由选择活动项目。这样幼儿就能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分享。不断提升幼儿的身体素养,同时让幼儿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互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一同参加活动,让大班儿童将自己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技巧传授给小班幼儿,既让大班幼儿当了一天小教师,加强对于技能的印象,又能够让小班幼儿拥有更为丰富的体育技能体验。

(八)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亲子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也为了能增进亲子感情,还为了能让幼儿家长意识到提升幼儿体能的重要性。通过亲子活动的举办,教师与家长之间有了交流互动,家长之间也可以分享育儿心得。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亲子活动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拉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有些幼儿家长过分溺爱,导致幼儿身体性格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有些家长又因为工作原因,长期不在幼儿身边,与幼儿关系紧张,因此,亲子活动的举办就十分重要了。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游戏环节,让幼儿与家长相互配合,完成游戏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增进亲子感情。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保证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实现阳光体育健康生活活动开展的宗旨,幼儿园需要分析各方面可能对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且及时地改变体育活动设置的策略。幼儿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的需求,了解幼儿心理的需求,根据各方面的需求制定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能够在体育活动的安排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让阳光体育更阳光。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体育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我们的“体育梦”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