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之有效预习

2022-11-27 00:4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作业数学

唐 梅

(江苏省泗阳县育才双语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课前预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学生有必要对每一次新知识的学习之前进行课前预习。教师的每一次上课讲学都需要进行备课的工作,学生上课前也需要准备学习,这准备的过程就是在进行预习。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现如今课前预习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作为学习习惯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学习习惯。所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之有效预习展开了以下讨论。

一、现如今课前预习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于课前预习还是存在着认识不够清晰的地方。首先是学生方面,学生在每次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都是从课本上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知识层面相对较窄,学习过程也十分地单调,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预习丧失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得课前预习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还有的是学生在脑海潜意识中认为预习不很重要,不够重视课前预习,因为在学生心中认为,无论是否进行课前预习,教师总是会在课堂上讲授的,这就会导致学生学习起来不够积极。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教学过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面对课前预习有着不同知识困难的学生,没法做到统一解答,会耽误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面对不懂的地方不太会刨根问底,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1]

除此之外,在面对提前预习这项作业的时候,一些时候,他们不能够完美地完成这项作业,因为每一科的作业都有很多,他们无法协调自己的学习时间去投入进去,要知道课前预习这一项作业十分关键,对于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提前进行课前预习的话,课堂上跟随教师教学的步伐也会更加紧凑,同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通透,这样的话能够加快课堂进度,又能够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进而在课堂上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价值,最后能够实现学有所成的效果。现在学生不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这与教师的布置有很大的关系,平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完成任务。这项作业如果被人都注意的话,学生就会拥有良好的心理,才能够促进他们行为的发展,教师如果提前并且每一次都提醒他们完成这项作业,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有很大的转变。

二、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课前预习的策略

(一)教师合理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由于经过长时间传统教育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课前预习这一学习过程都不是很重视,所以教师首先要尽快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断地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扎根心里,通过不断地影响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课前预习,从而达到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学习新的课程之前适当地留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来完成。作业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不至于丧失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不至于让学生的学习不够同步。在每一次留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重新为学生解释一遍,预习作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完成。这项作业的目的,还有就是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积极地通过查阅书本和自己的理解,去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布置下这项任务之后,明天的课堂上就来为他们做出解答。这样的设置远比课代表直接将作业记录在黑板上的效果要好,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他们也更愿意进行课前预习,这样的话也能明白明天即将在课堂上学习什么知识点。[2]比如,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克与千克的学习,这部分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容易的内容,然而,由于这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平时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学习千克与克的过程,却没有意识到,那么教师让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下手。首先,教师要先让学生通读课本,了解本章要学习的内容,先定下一个学习目标,初步理解要学习的内容,方便后续的学习,然后教师让学生放学后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物品,进行物品与重量的记录。这一块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学生家里会有很多零食之类的东西,零食袋子上会标有零食的重量,让学生用手感受一下它的重量,理解每个数字的重量是什么样子的,方便学生的兴趣,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教师课堂讲授时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课前预习

现在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手机、网络、多媒体的使用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而,在传统的家长和教师眼中,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学习就是让学生玩手机,教师留下的作业,学生通过手机去搜索答案然后抄到题目上,学生通过多媒体学习会让学生堕落,影响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毫无帮助。其实,这些想法观点在现在来说是过于偏激的,手机、网络运用得好便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一大助力,学生现在的阶段好奇心重,自制力又差,所以教师与家长要谨慎管理,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非常简单,尤其对于像数学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帮助会更大。在校园中,教师需要对多媒体技术大量地使用,利用媒体技术去展现教学的智慧化与多元化,充分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个学生对数学课堂都充满着兴趣,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更加关注教师的引导,并且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多媒体充分展现课前预习的作业布置,就是在为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展现这些作业的内容,利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留作业方式。吸引学生之外,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留作业的信心,记忆深刻的话,就能够让他们记住该完成哪些预习作业。

比如,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对于这部分内容的预习教师可以与家长联合起来进行。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学习中的微课让学生预习,教师可以让家长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制定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观看预习,由于微课可以通过有趣的动画、好玩儿的声音、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可以在家帮助巩固一下,让学生不至于第二天学习的时候忘掉。比如,在买东西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一点的计算,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爱。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所学内容,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敏感度。之后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小组一起讨论,由此学生即锻炼了思维,又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坚持学生预习,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目标

俗话说“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课前预习也是,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安排预习,让学生能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一到养成那么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都会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预习。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给学生留课前作业之前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程度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来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拥有不同目标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再通过教师合理安排的课堂讲授,他们会一同到达终点。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特的意义,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是有一定接受教育的权利,那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去推动他们坚持课前预习,根据预习内容去掌握一定的知识,知识基础搭建过后,必然会形成坚实的能力。每天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的学习目标之前,对于基础知识的铺设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还有也要设置能力目标。在设置能力目标的时候,需要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情况,对于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考虑在内,控制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愿意去解决这些问题。[3]

比如,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会与上一部分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有关,所以教师在留下课前预习任务的时候,要了解学生对于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练习,让学生多去巩固;面对学习情况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让他们预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再去学习学过的知识。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练习,保证学生的熟练度,这样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进度统一起来便于后续的学习。此外,教师在督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地学生给予学生夸奖,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往后的自主学习非常有帮助。

(四)提供预习反馈

教师需要先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预习作业,在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后,教师应在课堂上提供预习反馈的环节,让学生了解他们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教师可以先将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在之后的预习作业中进行适当调整。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能力的范围是不同的,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在班级了解每一个人的学习需求,尽量地去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以掌握一定的数学技巧与能力。这样的话,当他们日后进入深层次的学习阶段后,他们能够形成稳定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行为,去促成他们个人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预习反馈环节,通过大家的反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地去调节大家的学习方式融合一致,和学生维持一段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话,既能够保证学生课堂的学习状况,又可以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课堂,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中敢于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面对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尽量要做到聆听。聆听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聆听才能够深层次地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出良好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为学生提出专门的教育理念渗透,孩子们处于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吸收来自这个世界好的建议,这不仅需要学生做到,教师也是要如此。结合反馈信息做出对教学的反思,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也能够推动学生知识的吸收,使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作业反馈的环节。

结语

课前预习,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强,教师缺乏让学生课前预习的意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一步一步地来,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的,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和学生的不断重复,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活动,这让学生把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培养许多的能力,能够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进行不断的思考,从而想要尝试进行解决,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往后的课堂学习中回答教师的问题,总结他们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往后学习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形成稳定的学习心理。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作业数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作业
做好课前预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