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策略及育人价值

2022-11-27 00:4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传统

王 燕

(定远县新区实验小学 安徽滁州 233200)

革命传统教育是提升个人民族荣誉感、国家使命感、个人责任感的重要方式。2021 年5 月16 日出版的第10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对于当前各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在小学阶段,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施主要依托语文学科进行。“知史方能通文”,语文与历史一直是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对于当代青少年特别是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必修课,也是人生起步阶段的必修课,对于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道德水平提升、精神力量充实具有支持作用。由于革命传统的发生场景与学生们当下的生活环境相脱节,在教学中容易有所忽略,教师应立足语文教学要素,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吃透革命精神的内涵,从而奠定爱国思想,提升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教材文本,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首先将教材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融合,引导学生提高语言文化运用能力,并对言语形式美进行欣赏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传统文化及思想情感的熏陶和影响。所以教师应对教学目标精准定位,立足教材,对学生思维及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培养,对人文主题渗透加强重视的同时,也应确保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现阶段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增加了新的篇目,里面包含了各种传统思想,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思想教育,在增加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对革命精神文化内涵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黄继光》一课教学时,由于故事发生年代和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学生缺乏理解的情感基础和生活阅历,在此状况下,教师可借助相关影视作品的精彩片段,使学生能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有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视频和图片等直观展示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英雄身上所展现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光辉形象有所感受,同时结合课文中人物动作、语言描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人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体会。同时教师还可通过播放《我的祖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

由于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中所呈现及描述的事件、人物等通常所发生的时代与学生生活时代相隔较为久远,学生对于其中所表现的战争残酷和形势的严峻缺乏深入体验,也难以展开想象,对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往往无法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有效利用各种视听材料和设备,使学生能够与文本内容之间产生互动,对课文所呈现的人物精神品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进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如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视频资料,听朗读,走进作者,走进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通过反复朗读把学生引入那段伟大历史的深处,理解英雄们的高尚品质。并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正是革命英雄们让人民得到如今幸福的生活,这些曾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永远需要人们牢记。他们的精神是引领人们奋斗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立足教材,深入挖掘,借助各种资料,让革命精神形象化,引导学生自主领悟,深入其心。教材始终是教师一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每一本教材都是经过相关教研人员反复推敲不断打磨最终形成的,在教育内容上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而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一时的发展。因此,立足教材文本有助于学生未来学习的衔接和能力的成长,在语文教育中融入革命传统教育也需要立足教材,以教材为中心进行适当的延展、拓宽,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紧扣趣味要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专注度相对成年人要低。要吸引学生的关注,还需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快乐学习和成长,这对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性教育是直接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具有直接性。学生是显性教育的主体,如课堂学习、书本阅读等,课后研讨、课后作业、实地考察等需要教师引导、家长参与的活动也属于显性教育的一部分。隐性教育则更强调间接教育,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非学习性的趣味活动,间接获取知识,如学校举办的影视品鉴会、主题演讲、主题辩论与校庆活动等。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常规教学的显性教育外,更需要个性化的隐性教育相配合。如节日活动造势,将传统教育与丰富的节日活动相结合,更具实践意义。紧抓趣味要素,能让学生更主动地了解与认识革命传统。

例如,每年的清明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以纪念和追思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给学生讲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事迹,还可以让学生忆苦思甜,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树立读书报国的信念。国庆节带学生感受升旗仪式,举办“弘扬传统文化祝福祖国母亲”系列活动,如文化长廊、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画展等,让学生了解因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纪念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感受他们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和爱国热忱等优良品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生动的爱国氛围。

主题活动的实践,也有助于学生吸收所学,在紧扣趣味要素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如举办学习雷锋活动、志愿者月等,让学生身体力行,争做志愿者,学习雷锋好榜样。从理论到实践,从说到到做到,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认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满足感,体会践行英雄事迹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

由于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对真实的人物形象及历史事件进行了反映和描述,其所传递的革命精神,对于学生全面成长以及更好地面对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教师应首先对革命文化的内涵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对自身所承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和传承责任进一步明确,其次应充分结合教材课文中的优秀文化要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联系,并引导对学生对不同时期革命精神发扬的重要意义进行体会和感受,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国家意识、公民基本道德品质等加强培养。另外为了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师应从此类课文的创作意图及背景入手,对课文阅读价值进行准确把握和深入挖掘,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加强联系,对学生语文知识及应用能力有效培养的同时,使其能够对革命文化意义和精神加深理解,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聚焦要素,在深度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通过教材内容思想性及艺术性的充分体现,能够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美予以体验和感受,在部编版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都选择了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包括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历史背景以及动人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所以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对课文中各种要求进行深入挖掘和聚焦,从美育、文化等方面入手,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有效提升。

1.关注情感

革命传统教育类文本最震撼人心的是崇高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聚焦文本描写中的情感因子,借助分析归纳、想象体验等学习策略,在情感语境中自然产生对英雄的敬佩和感恩之情,进一步形成对英雄、责任、信仰等方面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通常所展现的只是革命伟人或英雄人物一生中的一个片段,对于英雄的光辉形象,学生往往无法全面领略和感受。所以教师还应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对典型材料不断进行补充,使英雄形象更加丰满,有效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

例如,教学《军神》一课,教师要关注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责任”以及语文要素“体会人物的内心”,这是对五年级语文要素“感受人物品质”的延伸。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言为心声。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句,借助背景补充、联系生活、感情朗读等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想象、感悟,在体会人物内心的过程中强化阅读体验,理解“军神”的深刻内涵,并深入感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境界。

2.关注表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儿童的视角,围绕语文要素、核心素养等要求,寻找解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困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使学生在思辨阅读中感悟人物的崇高精神。

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资料查阅、深入思考探究能力培养加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学生遇到难以理解和困惑的内容,教师应积极引导其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创设的方式,使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并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寻找问题解决途径,使学生合作意识增强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避免为了完成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而忽视学生语言表达、文字训练的问题出现。

二、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育人价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钟易之指出:“语文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没有脱离这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支配,西方国家也不例外。”作为实施语文课程载体的教材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保障,同时其具有鲜明的思想及情感价值,所包含的革命传统及革命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民族文化

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中,包括了大量的关于革命领导人、革命英雄的生动故事,充分展现了革命领袖的风范,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怀以及对革命领袖、志士仁人、革命英雄的敬佩之情的有效激发,并对学生的国家意识与对国家的认同加强培养,这也是对学生最基本的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中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内容,这些课文是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能为学生打好民族精神底色,使学生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二)塑造时代新人

通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效融合,能够对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进行挖掘和体现。其中包括了感恩之情、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等优秀道德品质。同时青少年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可持续发展,因此教育工作也肩负着激励少年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通过课文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能够使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对其精神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并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效联系,引发学生进行深刻思考的同时,对其革命情怀、民族气节以及高尚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革命传统不是在战争年代才有,它在和平年代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彰显了不同时代中人物的价值追求,教育学生不忘历史的同时,鼓励他们学习先进文化,立下宏志,长大后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大写的人。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内涵的重要举措。要将这种民族精神在课堂上由教师带给学生,由学生带到社会,更加发扬光大,让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拿出精神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