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研究*

2022-11-27 00:4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一带一带一路

顾 哲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3)

一、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合作现状

从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后,中国与沿线65 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家加大了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互通,加大了两地留学生的互助交流机会,并设立了专项的奖学金,用于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专项教育人才。通过共同构建多元化、具有弹性的教育合作机制,满足“一带一路”国家的各方教育互利合作需要,促进共同的教育发展。

1.高职院校多元化合作现状

在我国,也有很多高等职业院校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端,与跨国企业合作,发挥自身的教育专业优势,为企业培养现在急切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比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贝宁CERCO 学校合作成立的“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创浙江高等职业院校海外办学的先河,学校以贝宁为中心,为西非各国和在非中资企业培训各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

2.基于“鲁班工坊”的交流合作现状

很多职业院校坚持贯彻“一带一路”的根本思想,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沿边国家。就比如天津市创立的“鲁班工坊”,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在境外创建的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合作机构,将我国优秀的职业技术和职业文化与世界分享,搭建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3.基于专业特点的国际合作

还有一些有专业特色的高等职业学院,例如,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开设有专业的印染和纺织课程,而且其专业能力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学校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技术如蜀锦蜀绣、蜡染等工艺积极通过多种途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了新加坡、印度、老挝和印尼等国的学生前来学习,让更多的留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

4.基于创设新模式的多元化合作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指引下,利用各种途径和平台建立了职教联盟。如陕西职业技术学校组织的“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筹备研讨会、宁波职业技术学校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产教协同峰会,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创建与沿边国家的合作交流机会,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合作所处的环境

职业院校在与国内外院校、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客观因素,这里的客观因素包括“一带一路”合作的沿边国家的地区差异、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和法律体制的差异等,所以在办学合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前做好研究,制订好办学的全部规划和紧急处理方案。

1.不同国家间政治经济的差异化

很多沿边国家的政治形势变化不断,例如,东南亚的国家政治转型速度较快,因此会产生政党分歧。[1]在一些中东地区,面临着新旧政权的更替和变革,国内局势动荡不安,而在南亚地区的一些小国家虽然对“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很大的期盼,但其国内政党纷争不断,导致局部地区发生战争。这些国家的动荡局势对职业院校的教育合作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同时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些国家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也会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职业院校全球多元化合作模式也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2.不同国家间教育体制的差异化

职业院校与国外或者境外国家合作办学中,会受到教育体制差异化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边国家中,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教育体制包括政治背景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各个国家内部每个学校的教育机制和办学风格也都不尽相同,在与沿边国家合作办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标准,所有的问题都要在办学的过程慢慢摸索总结,在不断地改进和协商中达成共识,达到学历互认、学分互认的教育共享模式。

3.职业院校的服务能力有待改进

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会有更多的高等职业院校“走出去”与国外的院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办学,为人才的输出和引进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但同时,面临着未来企业的人才紧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提高整体的办学水平,为跨国企业和国内合作企业提供更多的重要性高素质人才,这也是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根本,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定位,也是实现职业院校多元化模式的最终方向。

4.职业院校的发展战略急需优化

当前职业院校的海外合作伙伴较多,教育合作与交流频繁,但部分院校对自身定位并不明确。如境外院校的专业类型较多,但配置不合理,将大部分教育资源投向汉语专业,而它和国内的孔子高等院校的专业类似,导致教育资源重叠。另外,一些院校盲目地建设学校,没有明确定位,也没有制订科学的发展计划,如它们通常为建立高等院校还是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而犹豫。正是因为前期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定位,后期在实施阶段会出现师资配置纠纷等问题。

二、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合作的模式

(一)严抓办学质量,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

职业院校向国际化推进时,要始终严抓教育质量问题,若教育质量无保障,则国际化将无法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将受到制约。此外,要积极寻求资格证书的认证,提高我国教育的社会认可度。[2]基于此,职业院校首先要认识到教育质量是教育行业的生存根本,是教育生命的起点,要树立科学、明确的教学理念,建立良好的教育机制,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训,鼓励其他主体参与制定相关技能评价标准、教学质量标准、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在人才培训方面,鼓励企业资深人士和职业院校教师一起传授课业,并采取企业、院校和行政管理机构联合评价机制,即院校教师负责评定理论分数,企业专业人士负责评定实操分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颁发相关证书。职业院校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国际法律认知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另外要鼓励其他关联主体共同参与制定国际普遍接受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完成职业院校考核,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发掘专业优势潜在价值,开发多元化合作渠道

对一个院校而言,可通过院校专业特征、专业水平和学员技能掌握情况来衡量自身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在专业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要善于对比分析,扩大我国院校的强势专业或特色专业的优势,着重培养该专业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并针对弱势专业和其他教育机构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互利活动。其次,职业学校要迅速适应国际教育环境,坚持“一带一路”的多样化教育合作原则,对产业相关专业进行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以“一带一路”教育标准为参考,设置合适的专业课程,为国际化企业提供人才保障。最后,各地职业院校要以“一带一路”的倡导思想为依据,培养对口的产业人才,合理配置专业资源,根据当地的支柱产业划分专业类型。例如,新疆农业职校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专业,申报了亚洲农业技术交流项目;广东德顺职校与UCSI大学、顺峰企业合作,办理了海外高等院校,在海外得到快速发展。

(三)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从多个层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地理优势在获取民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国际化职业教育需要院校有广阔的视野和较高的境界,要依托于自身地区特色,根据实际功能运作和特征来合理地定位和制订发展计划。海外教育合作和交流机构的选址很重要,一般选择地理位置较近、文化风俗相似、气候相似、语言接近的地理位置,这样可以降低沟通与合作的难度,提高合作效果。如广西某院校选择与东盟国家的高等院校和集团合作,同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展开教育交流与合作;内蒙古某院校认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相邻,可与这两国的院校展开各类教育合作活动,并制定了教育合作优化规则、政策和运作机制。黑龙江和俄罗斯接壤,两者教育合作相关的项目多达80 个,包括了俄罗斯20 多所大学,涉及专业30 多个,因此我国同俄罗斯教育合作次数最多的省份是黑龙江省。

(四)对标对表国标,促进国内发展与教育变革

职业院校在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沟通协作时,可汲取海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通过对国外教育素材的处理,设计出符合产业、职业需求的课程系统和专业项目。[3]职业院校要以教学为本,不断创新技能培训机制,通过实践工作能力来评估院校的教学能力。本国在创办海外职业院校时,要以扩大国际社会影响力为目的,建立国内外院校互通、国际学分认证互通、国内外职业技能证书互通的教育机制,根据国际统一标准来设计课程和职业评定内容。另外,学院还应根据地方文化和经济环境来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充分发挥本土教育优势。如成都工业职校积极与澳大利亚国家合作,引入和改进澳大利亚的课程教材、评估指标,推出了TAFE 项目。成都国际电焊培训机构以奥地利WIFI 课程为基础,建立了等级评定标准,并制订了专业的培训方案,参考奥地利经济大学的教育培训模式,根据ISO9606/EN287-1 国际标准开展学生培训,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体系。成都职校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在新加坡创办研习机构,合作和交流涉及多个方面,如教育教学、语言教学和民俗文化教学等。

(五)通力组建职教联盟,为合作“走出去”提供助力

基于教育的执教联盟是指有着一致利益需求与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交流协商并制定标准、合作区域、准入门槛的组合。该联盟会根据合作对象的特色或优势来划分合作范围,选择合作方式或类型,不同职业院校可看作一个整体,利用对方优势来弥补自身不足,并形成合力。院校可依托合作战略联盟,寻找契合点与“走出去”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4]院校在建设或参与过程中,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各院校必须加强合作,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扩大专业优势,毕竟独立的高等院校没有完整的资源体系,但海外教育联盟的教育资源是充足的,是满足长期发展需求的。所以,职业院校要积极与国际社会主体合作,通过资源优化和重新配置来获取共享资源,为各成员的海外院校创办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有60 多个,很多院校的机电、地理、建筑、语言等专业具有较大优势,如阿联酋境内的石油学院等。我国一些院校在课程和专业上优势明显,可积极同“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的院校加强合作,形成职业教育沿线的合力,和其他成员展开多元化合作,建立合作互助联盟,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并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对口的人才。国内院校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建立文化互通平台,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国内职业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内出现了多种合作模式,特别是在国外建立合作交流机构、海外合作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主体经过多年探索后,制定了涉及范围广、合作更规范、多领域相交融的合作机制。职业教育合作呈多元化发展,如在论坛上推行职业教育合作方法、跨国际的院校教育合作互动、“鲁班工坊”的出现如雨后春笋、“职教联盟”的发展、海外培训院校的运作等。海外创办的院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声誉越来越好,得到当地政府机关、企业和学生的认可,为其长足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但职业院校在多元化合作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麻烦,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

本研究突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使命,并对“一带一路”倡议实行后的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进行了探究。笔者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资料,以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合作发展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本次创新性探索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根据教育思路划分教育内容,对本人的理论要求较高。且该战略是近几年才推出的,而教育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给研究者造成了一定难度。所以笔者以实践研究为主,注重数据收集和分析,不断地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尽管本文的研究思路新颖,研究视角独特,但由于本人知识储备不够,研究创新能力不足,所提出的建议尚缺乏实践验证。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本人将不断改善研究方法,优化设计框架,不断完善研究体系。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一带一带一路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一带一路”上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