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方法研究*

2022-11-27 00:47闫学胜黄依群郭冬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四史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闫学胜 黄依群 郭冬梅

(1.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所谓“四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总称。深化“四史”教育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上述几个板块的教育,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挖掘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充分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四史”在时间的发展和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重合性,都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以为中国人民谋求发展和幸福为根本目的所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内容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来源和有力的支撑,对于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有重要的意义。[3]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的认识,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民族认同感,积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以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同时,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史为鉴、以伟人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道德修养。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对“四史”教育内容的结合

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四史”的认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大多数教师刚刚在政策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和了解“四史”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其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不能做到“四史”的活学活用,仅仅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只能从表面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普及和介绍,不能将其有效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依照传统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学生对“四史”内容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校思政课开设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广大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历史发展问题。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历史教育往往容易围绕单一的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讲解,缺乏一定社会背景下时间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和看待历史时通常存在片面的问题,容易将事件从社会背景中孤立出来进行分析,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历史的正确理解。[5]例如,在讲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事件时,一旦脱离当时的环境背景,很容易让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产生困惑,将其视为历史偶然事件进行分析,而忽略偶然与必然之间的联系。教师不能充分发掘教学材料,而是将教学活动的开展局限在课本的内容中,缺乏对历史背后存在的思想政治知识的发掘,不能在课堂上灵活地穿插“四史”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经常被局限于课本中的内容,难以跳出理论的框架,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6]这主要是学校对学时的压缩造成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存在着难度大、任务重的问题,而学时的缩减导致教师很难分出时间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不能有效地将“四史”教育有关的内容融入于学生的互动之中,难以考查学生的“四史”知识储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课堂活动,限制了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开展。

(三)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侵蚀

随着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真谛之一,通过便利的网络系统,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随时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但与此同时,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也成为干扰人们思考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和自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也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学科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四史”教育对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围绕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四史”的内容,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以“四史”教育为基础开设选择性必修思政课程。所谓选择性必修课程即为学生提供某一必修课程的多种不同形式,确保学生至少较为深入地学习并掌握“四史”中的某一个方面。同时,要充分发掘“四史”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编写“四史”教材。教育部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四史”思政课教材和必读手册的编写工作,并指导各大高校将其投入使用。

此外,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进行“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备课工作,组织成立思政课教学工作小组,开展教学工作的研讨和探索实践工作。在此过程中,由小组组长牵头,组织开展统一的备课工作,及时开展会议讨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教学反思工作;同时,学习中央发布的各项文件和指导意见,在中央的领导下开展学习和教育工作,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充分发挥课程的先天性优势,推进“四史”教育的开展

目前,将“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已经是高等学校思政课开展的大势所趋,成为不可替代的教学发展方向,政府积极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做出指导和指示,确保“四史”教育开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校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武装,开展中国特色“四史”教育活动,依托高等教育体系和思政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立足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做到系统化、常态化、多方位、多角度。

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文科的公共课程时容易出现形式化的现象,即在学习过程中很少开展深刻的思考,去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和科学道理,仅仅停留在将教师的教学内容记住的表面学习,这种情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需要更加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思想的熏陶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行为的启发。将“四史”教育充分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就需要教师深入学习二者的内容,在“四史”的背景下开展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要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四史”教育内容中的共同点进行充分总结和提炼,发掘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教学资源和切入点,根据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进行“四史”教育相关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发掘教学资源,将两者进行统一,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四史”充分回答了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各种问题,其中:“党史”充分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展革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活动;“新中国史”是近代以来,我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逐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史”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人民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故事,也是积极向世界敞开大门,接纳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并不断向世界进行东方文化输出,向世界贡献中国力量、提出中国方案的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的历程。

教师要充分学习和了解“四史”的相关内容,并在授课时将其灵活地穿插到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某一具体事件的历史背景,了解事件背后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其次,可以开展“四史”专题教学活动,将思政课教学中有关的内容根据“四史”教育的特点和脉络进行梳理,拓展新的教学思路,建立新的教学框架,从而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同时,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是应该充分发掘历史事件和现代社会热点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避免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对历史进行分析,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施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导者,因此,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尤其对于“四史”教育而言,其学科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极为突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这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政府要积极推行并完善“三级”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育工作,建立“国家→地方→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培训工作,由国家对地方教育部门进行统一的指导和培训,地方研修人员通过考核后,再对当地高校代表进行培训,最后由高校代表对本校的思政课教师进行指导,层层递进地做好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和提高,落实思政课教师整体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同时,积极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促进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展开深刻的思考。国家和地方要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将“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融入课题申报、教研成果的评审、教学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促进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积极对相关方面有所建树的教师进行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录制榜样课堂教学视频并上传至网络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促进更多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充分发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要积极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源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将社会热点问题和历史发展过程相互结合,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建立讨论小组,将收集到的内容上传至资料库,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议,集中全体思政课教师的智慧,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发掘,以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武装学生的政治思想。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精神的陶冶,如,向学生讲述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石油工业开发和创业时期的艰苦,将“大庆精神”作为自己学习和模仿的榜样,积极跟随共产党的脚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师可以通过慕课或学习通等平台的使用,将教学活动延伸到线上,通过网络向学生发布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例如,可以收集大量的相关知识并整理成阅读卡片,定期向学生推送,并设计简单的互动问题,采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其期末成绩的考核相互关联,确保“四史”教育开展的有效性。

同时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活动,组织大学生到红色根据地去体会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到革命纪念馆去追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到改革开放前沿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

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要积极开展对“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工作,充分发掘“四史”教学资源,推动史政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四史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