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复率方式在老年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比较

2022-11-27 20:44高浩灏陈旭锋
实用老年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房室腺苷普罗

高浩灏 陈旭锋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急诊科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病情危重,甚至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肌损伤。SVT转成窦性心律(转复)十分必要[1]。SVT的主要引发原因是折返机制,窦房结、房室结、心房均可能发生折返环,其中最常见的是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另外,房室间的旁路导致的SVT也是比较常见的。SVT呈现出明显的阵发性发作特征,突发突止,每次发作都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当心室率过快时,可改变血液动力学,并使病人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2]。在一般人群中,SVT患病率为2.25‰,女性患SVT的风险是男性的2倍,年龄≥65岁者患SVT的风险比年轻人高5倍以上[3]。临床治疗SVT常用的药物为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普罗帕酮等,治疗效果较好。改良瓦式复律可提高非药物治疗成功率,但和药物治疗相比,利弊情况需要分析。本研究比较了改良瓦式复律与相关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进入抢救室的SVT病人81例,男42例,女39例;年龄60~76岁,平均(66.53±6.12)岁,原发病:冠心病42例,高血压47例。进入抢救室时心率为127~239次/min,转复成功后心率为50~117次/min。纳入标准:(1)经心电图等相应检查确诊;(2)无药物过敏;(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病程超过3 d;(2)严重电解质紊乱、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等;(3)近期应用过可对转复治疗产生影响的药物。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改良瓦式组(n=45),普罗帕酮组(n=8),三磷酸腺苷二钠组(n=28)。

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含心电监护、吸氧等。改良瓦式组:半卧位开始标准Valsalva 动作后迅速平卧后抬高下肢45°,坚持15 s,如仍未转复,重复动作,称为改良Valsalva 手法[4]。普罗帕酮组接受普罗帕酮(10 mL∶35 mg/支,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 1~2 mg/kg,静脉注射治疗。三磷酸腺苷二钠组接受三磷酸腺苷二钠(2 mL∶20 mg/支,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15 mg弹丸式注射,以生理盐水10 mL冲管。

1.3 观察指标 完成治疗后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每组的复律成功率,治疗前后病人血压、心率水平。

1.4 疗效判定 有效:病人在用药后30 min内的临床症状缓解,室上性心动过速向窦性心率转化。无效:用药后无显著变化,或转化为窦性心率,但维持时间≤10 min[5]。

2 结果

3组间性别、年龄、进入抢救室时心率、SBP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转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组显著高于改良瓦式组。见表1。

3 讨论

老年S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导致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病人突发心动过速,心率>160 次/min[6]。临床治疗SVT时,常用药物为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其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后腺苷经酶解反应生成,生成后结合房室结区腺苷A1,抑制慢反应纤维的慢钙离子内流,房室结构内前向传导阻滞或延迟,使折返环路阻断,终止心动过速。本研究结果提示,药物与迷走神经刺激法相比,药物复律成功率显著高于迷走神经刺激法(P<0.05)。三磷酸腺苷二钠是国际指南SVT首选的复律药物,6~12 mg快速静脉注射,起效迅速,常见不良反应为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面部潮红等,因其代谢迅速(半衰期短于6 s),不良反应常为一过性[7]。急诊工作繁忙,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与普罗帕酮比较,使用三磷酸腺苷二钠转复所需时间短,转律时医护人员可全程监护;而前者转律时间较长,转律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给急诊工作人员带来额外负担[8]。另外,普罗帕酮可导致严重心源性休克、心动过缓,且持续时间较长,故对于急诊科老年SVT病人,应首选三磷酸腺苷二钠转律。本研究中改良瓦式复律成功率只有50%左右,尚不能作为老年SVT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房室腺苷普罗
实现房室顺序搏动的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近况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今天你的闹钟响了几次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中房室传导文氏阻滞点未能测出的原因浅析
被闹钟“吓”醒后果严重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年龄越小 腺苷疗效越差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探讨心电图P-R间期变化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