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在“渔民节”中的应用

2022-11-28 05:2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王施瑞
艺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村渔民绘本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 / 王施瑞

在自媒体崛起的时代中,数字媒体技术在建设新农村、实现村落文化转型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村庄也是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和产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在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领导与推动下,将裴家村“渔民节”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必将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给“渔民节”带来了更好的推广和发展。

与其他乡村转型项目相比,裴家村渔民节的数字化创新在改造原本渔村旧形象和输出文创周边的基础上,将数字媒体技术与建设本村“渔民节”祭海文化相结合,即将当代新技术与当地物质特产、文明精神结合起来,以此来刺激经济方式的创新与再发展,做到文明与经济两手抓,即带动了经济发展,又实现了文化推广,将原本普通的小渔村打造成“祭海”文化浓烈的、创新度极高的自媒体时代新农村,实现双赢。

一、数字媒体技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历史潮流

为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各地积极展开相关项目的创新建设,例如邳州城镇化建设项目、山东青岛的玫瑰小镇项目,这些新农村建设项目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当地特色文化风貌,又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改变了当地村落的面貌,并使当地经济得到了极速发展。之前的村庄空空荡荡、只有老人与孩子相依相伴的身影,而经过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当地进行整改,来的人络绎不绝。从这些成功的项目中可以得到创新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往旧态的农村形象必定要得到创新型整改,村落及其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将当地物质特产、文明精神用新的形式向外传播;才能将当地农副产品带到村落外边的世界中来;才能在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实现了文化推广,实现当地村民的双赢。

这些成功的案例对新农村的创新型建设做了很多新颖的尝试,例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的玫瑰小镇,将村落外貌在保留本村落独有的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地改造,将当地文化特色与艺术设计相结合;选择一篇与玫瑰相关的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作为贯穿主线的世界观,在当地特有的地下通道的墙壁上进行作画,形成崭新的地下长廊景观,这里将为一批批旅客讲述着当地特色的玫瑰文化;青年人是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玫瑰小镇对接了一系列艺术设计比赛项目,让这些新时代的“新血液”为曾经陈旧的、一尘不变的村落注入充满活力的青春血液。

由此可见,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与视觉上的艺术设计、城镇发展策划等方面结合密切、相互融合,但很少与新时代的前沿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融合,并大多数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的发展方向也是如此,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普遍的、通用的模式。这样的发展方向并不符合如今这个自媒体遍地开花的时代背景,也不符合“创新型”的概念,所以山东省日照市裴家村“渔民节”创新型新农村建设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探究当地特有的祭海民俗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之间两者的关系与融合、发展的方向,并将它们紧密的联系起来。在自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与数字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的创新型新农村建设必定能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开辟一个崭新的道路和发展方向,必定能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推向另一个崭新的境界。

二、“渔民节”的文化背景

新农村的建设是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的,新农村的建设要处处考虑是否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新农村建设与艺术设计结合密切,但很少与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相融合,这方面的融合有待加强,所以山东省日照市裴家村“渔民节”创新型新农村建设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探究当地特有的“渔民节”民俗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与融合、发展的方向,将艺术设计融入到数字媒体技术中①,通过数字化绘本讲述“渔民节”历史传说、体验“渔民节”节日气氛、VIDEO MAPPING 传播历史文化等形式将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交互性②。在自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与数字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的创新型新农村建设必定能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和发展方向,必定能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推向另一个崭新的境界。

山东省日照市裴家村的特色“渔民节”民俗文化,这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是日照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之前是打渔前的准备,现在则延伸为沿海渔村的文化缩影。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鱼了。裴家村的“渔民节”有着别树一帜的祭海文化,其流程、礼仪等文化都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最好的证明。

抓住这种与众不同,首先前看以往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并吸取经验。裴家村“渔民节”文化创新将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大相径庭,即几乎各方面都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在对这个渔民节的宣传中,最基础的就是用自媒体的平台向人们展示这个村落的祭海文化,将这种优秀的文化推入到大众的眼中。其次在裴家村“渔民节”文化创新的项目中,几乎可以在方方面面看到数字媒体技术的身影。

三、数字媒体技术对“渔民节”推广的设计

鉴于当代用户点击游戏与打卡阅读的习惯,裴家村“渔民节”推出两种创新,首先是一部有关“渔民节”文化传说的数字化卷轴绘本,即《裴家村“渔民节”》(见图1)。数字化卷轴绘本与以往传统的平面静态绘本不同,数字化卷轴绘本可以结合声音、动画、平面、可与用户进行交互行为的AR 虚拟世界,还有文字,并且灵活性与趣味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是静态绘本完全达不到的效果。

图1 裴家村“渔民节”数字化卷轴绘本效果图

数字化卷轴绘本的整体风格是参考了中国传统的复古风格,再用新时代的扁平化风格作为载体进行展现,较为现代化、创新地将两种绘画风格结合在一起,迎合了当代人们的大众审美要求,又迎合了当地的文化内涵。贯穿数字化卷轴绘本的音乐风格也是参考了中国的传统音乐,选择了当地自古传承下来的惯用乐器,即鼓、锣、唢呐等乐器。宣读祭文的声音也通过数字化处理融合在了背景音乐中。我们也把这种类似经文的声音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应用在数字化卷轴绘本中,这样将使得“渔民节”环境更加丰富起来。

数字化卷轴绘本讲述了“渔民节”神话故事和“渔民节”活动流程。在整个故事中将展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播放动画的方式讲述当地“渔民节”文化的来源,此处画面为复古与扁平风格相结合的动画,声效则为慢节奏的、悠长的传统音乐。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动画中交互点的方式,实现在数字化卷轴绘本中出海捕鱼等动画播放的交互行为。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渔民节”宴席的几个主要步骤,分别是祭品摆满桌、跪拜大海、焚香化纸、抢神饭、从凌晨到中午的唱戏、舞龙等。每个步骤都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例如在唱戏、舞龙的部分中,人们将先看到动画的教程,即上下左右移动手指和选择戏曲种类、舞龙颜色等交互行为的规则。学习教程后,用户会通过点击行为选择正确的答案,选择正确会显示表扬的动画界面和快节奏的音效,选择错误会显示鼓励的动画界面和悲伤的、慢节奏的音效。经过一系列选择后,最终清算正确选择的得分,得分由题目的对错来决定,当用户的得分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即可进入下一个步骤,这主要是为了侧面使人们认识到“渔民节”活动中每一个步骤的意义和重要性,当然,如果用户不想继续进行游戏时,也可点击左上角进行退出或者点击右上角进行下一步。

裴家村“渔民节”推出的另一个创新,是为了更进一步方便人们了解当地特色,主要是结合数字化卷轴绘本风格和故事线,打造可参观整个村落风光、感受渔民节活动流程并能进行解说的线上APP(见图2),即受众可以在这个APP 中③,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这个APP 中,有三个主要的可进行交互的功能性模块,分别是裴家村风光、忙碌又热闹的渔民节宴席、周边及文创获取。分别对应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外需求。

图2 裴家村“渔民节”APP效果图

其中“忙碌又热闹的渔民节”模块结合当代人们对“打卡”文化的喜爱设计了线上交互行为,人们会以手动点击与APP 进行交互行为、观看过场动画、聆听文化解说等方式,来“打卡”整个渔民节的每个活动点(抢神饭、宣读祭文等),感受渔民节文化中每个步骤的意义(e.g 渔民一哄而上“抢神饭”“神饭”代表着海神的恩赐,抢的是一份好彩头),并获得各个打卡点的线上虚拟物品(虚拟猪头肉、羊肉等),组成渔民节活动所需的所有必备祭品和物件,就可参加复刻至线上的、虚拟世界的“渔民节”活动,在虚拟平台体验一把旧时沿海人民的节日风俗,并获得整部数字化卷轴绘本(亦可提供付费实物打印与邮寄服务,人们可以拿到拥有丰富沿海风俗气息的纪念绘本和其他相关文创产品)。

当人们来到裴家村实地进行考察参观,则可以体验到比线上更加正式的渔民节祭海活动。每逢祭海的日期,当地将进行隆重的祭海仪式,旅者可以更加真实的体验这一文化氛围。而非祭海的日期,旅者则可以真实的参观当地风光和面向大海的祭祀台、夜晚可观看独特的海上灯光秀、线下购买文创等产品。

对整体村落的环境设计,是基于保持裴家村原有独特的“渔民节”文化氛围上设计的。从而形成本村落的独有的艺术风格,在装饰上大量应用其本地原有的船只、渔网、鱼漂等元素作为辅助物料,做一个以“渔民节”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延续与创新重塑。

同时在村落中建设有“渔民节”文化特色的裴家村“渔民节”文化馆,并使用VIDEO MAPPING、虚拟成像等数字媒体技术,展示“渔民节”历史传说、“渔民节”活动流程、裴家村风光。此馆将用于文化教育展示和对当地文化的保留,尽全力地继承并宣传这项历史文化与更长久地保留这种历史文化的韵味美相结合。

改良当地产出的海产品及其包装设计。将原本直接劳作获取的农产品进行再加工后,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产量可满足需求量的裴家村渔民节海产品特产应运而生。海产品包装设计也必定是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系列包装。其他非食品性质的文创产品,例如祭海福、海产品、船只、渔网鱼漂等相关纪念物也将被送到人们的眼前。

四、数字媒体技术对“渔民节”推广的意义

裴家村渔民节的数字化创新,正是数字媒体技术大放光彩的时候。在裴家村渔民节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线上文化输出创新主要应用了当代前沿的增强现实AR 技术和UNITY 框架平台进行实现,线下文化输出创新主要应用了VIDEO MAPPING、虚拟成像等数字媒体技术。这是一个艺术与科技、美感与技术相融合的过程。

把数字媒体技术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必将是当下以及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大势所趋。整个裴家村“渔民节”的创新型新农村建设旨在将裴家村“渔民节”特有的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使人们感受祭海、敬海、爱海、护海的传统风俗,这也必将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④,并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有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加入,裴家村“渔民节”将会得到更好的打造,艺术表现力将会更加丰富,制造体验感和新颖感出色满足。与数字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实际见效的帮助当地“渔民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唤醒“渔民节”文化而生、美化裴家村,并进一步丰富艺术包装感。并且将裴家村渔民节创新转型的想法落于实践有助于真正地帮助到当地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旅游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进行改革创新的裴家村“渔民节”,对维护我国文化多样性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注释:

①周瑞乾.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探究[J].美术文献,2018(1).

②邵新然.现代艺术设计中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要点分析[J].艺术品鉴,2020(30).

③易鸣越,王琪璇.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以传统文化类App为例[J].科技视界,2020(18).

④邹波.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J].传媒,2019(19).

猜你喜欢
家村渔民绘本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绘本
绘本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绘本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