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矢状面失衡症的手术治疗及近期疗效

2022-11-30 07:27朱卫国鲁世保孔超王宇王玮胡海量王宝宝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状面腰背痛终板

朱卫国 鲁世保 孔超 王宇 王玮 胡海量 王宝宝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指由脊柱退变引起的腰椎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症状的脊柱疾病[1]。除了 DLSS,脊柱退变还表现为椎间盘高度丢失、椎体压缩改变和椎旁肌萎缩或脂肪浸润等,导致腰椎前凸减少、胸椎后凸增大,进而出现矢状面失衡[2-5]。当躯干出现矢状面失衡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变化以代偿矢状面失 衡[6]。当失状面失衡失代偿时,患者的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将可能受到明显干扰[7]。既往研究表明矢状面失衡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HRQL)评分显著相关[8-10]。由于 DLSS 患者腰椎柔韧性降低且肌肉功能下降,其代偿矢状面失衡的能力通常不足,因此 DLSS 患者的矢状面失衡常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手术治疗 DLSS 合并矢状面失衡在行椎管减压的同时是否需要矫正矢状面失衡仍无明确的共识。笔者将由脊柱非结构性病变导致的动态矢状面失衡同时伴有持续性腰背痛、腰椎功能障碍 [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40 ] 定义为矢状面失衡症 (sagittal imbalance syndrome,SIS)。回顾性分析 2016年 5 月至 2020年 5 月,我院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治疗的 36 例 DLSS 伴 SIS 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 DLSS 伴 SIS 的手术策略,评估老年 DLSS 伴 SIS 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1)年龄 > 60 岁者;(2)有完整的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者;(3)有完整的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 ODI 者;(4)随访 1年及以上者。

2.排除标准:(1)伴有椎体骨折、椎体肿瘤或椎体感染等脊柱骨性结构病变者;(2)伴有下肢结构异常或下肢手术史者;(3)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者。

二、一般资料

本组共纳入 36 例 DLSS 合并 SIS 患者,其中男 9 例,女 27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 (66.1±1.8)岁。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势,手术方案由患者选择确定。将同时接受腰椎管减压、矢状面失衡矫正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患者纳入 A 组 (n= 16),其中男 3 例,女 13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 (67.4±3.0)岁;将未行矢状面失衡矫正而仅行椎管减压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患者纳入 B 组 (n= 20),其中男 6 例,女 14 例,年龄 60~75 岁,平均 (65.0±2.1)岁。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 (t= 1.160,P= 0.222)和性别分布 (P= 0.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 例中,25 例骨盆入射角 (pelvic incidence,PI)< 50°,11 例 PI ≥ 50°。1 例的后凸畸形为胸椎过度后凸,33 例为胸腰椎后凸,2 例为腰椎后凸。15 例同时伴有腰椎滑脱,29 例伴有退变性腰椎侧凸,8 例伴有冠状面失衡。如表 1 所示,两组患者在骨盆矢状面形态、脊柱后凸顶点位置、腰椎滑脱、退变性腰椎侧凸和冠状面失衡的分布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术前脊柱 - 骨盆矢状面和冠状面形态特点的比较 (n)Tab.1 Comparisons of pre-operative sagittal and coronal spinopelv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三、SIS 的诊断

诊断 SIS 需进行详细评估:首先,仔细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患者在站立或行走中的体态变化;其次,患者在自然站立、平视前方体位下拍摄全脊柱侧位 X 线片,并在侧位 X 线片上测量 C7铅垂线至骶骨后上缘的距离 (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最后,评价 ODI,其中问卷中关于疼痛的问答均指腰背痛,非下腰痛或腿痛。目前,脊柱矢状面失衡泛指自然站立位全脊柱侧位 X 线片上 SVA > 50 mm[11]。SIS 的诊断除了影像学上存在脊柱矢状面失衡外还应满足以下 3 个条件中的 2 条以上: (1)在自然站立状态时出现持续性腰背痛,在辅助工具帮助下直立时腰背痛明显缓解;(2)ODI > 40[12-13];(3)自然站立或行走 10 min 以上矢状面失衡或躯干前屈加重[14-15]。

四、SIS 的手术策略

对于经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理疗、腰背肌锻炼、佩戴腰围等)3 个月以上仍未见明显改善的 SIS,建议采取手术矫正矢状面失衡。所有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一期后路手术。患者取俯卧位,沿脊柱后正中线作纵向切口,钝性分离软组织暴露脊柱后柱结构。为避免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上端固定椎应跨越后凸顶椎区;若无明显后凸,上端椎则固定至 T10或 T11。为增加内固定作为脊柱后方张力带的底座的稳定性,下端常需固定至骶骨。在僵硬性后凸顶点部位行截骨矫形。椎管狭窄节段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内固定采用全椎弓根钉棒系统。每个固定节段均行该节段的关节突植骨融合 (自体骨植骨和异体骨植骨),即固定节段与融合节段一致。术后佩戴硬性腰围 3 个月。

五、影像学及临床评估

1.影像学特点评估:本研究中患者的矢状面形态发生了代偿性改变,因此难以按照 Roussouly 分型标准将患者的矢状面形态进行分类[16]。根据该分型系统,以 PI 数值 50° 为界将患者的骨盆矢状面形态分为低 PI 骨盆形态和高 PI 骨盆形态,以评估患者术前骨盆代偿矢状面失衡的能力。记录脊柱后凸顶椎的位置,顶椎位于 T10以上被认为是胸椎后凸 (其中胸椎后凸 > 70° 被定义为胸椎过度后凸)[17],顶椎位于 T10和 L2之间被认为是胸腰椎后凸,顶椎位于 L2以下被认为是腰椎后凸。同时记录患者是否伴有腰椎滑脱不稳、退变性腰椎侧凸和冠状面失衡。

2.脊柱 - 骨盆影像学参数测量:术前和随访时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 X 线片,测量并记录以下指标 (图1):侧凸 Cobb’s 角:冠状面侧凸上端最倾斜椎体上终板切线与下端最倾斜椎体下终板切线所成的夹角;胸椎后凸 (thoracic kyphosis,TK):T5椎体上终板切线与 T12椎体下终板切线所成的夹角;胸腰椎后凸 (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T10椎体上终板切线与 L2椎体下终板切线所成的夹角;腰椎前凸 (lumbar lordosis,LL):L1椎体上终板切线与 S1椎体上终板切线所成的夹角;PI:垂直穿过骶骨上终板中点的直线与骶骨上终板中点和双侧股骨头中点连线所成的夹角;骨盆倾斜角 (pelvic tilt,PT):骶骨上终板中点和双侧股骨头中点连线与铅垂线所成的夹角;骶骨倾斜角 (sacral slope,SS):骶骨上终板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PI-LL:PI 数值减去 LL 数值的差值;冠状面平衡 (coronal balance,CB):骶骨中垂线至 C7铅垂线之间的垂直距离,C7铅垂线位于骶骨中垂线左侧为负值,右侧为正值。SVA: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角间的水平距离 (若 C7铅垂线恰好经过骶骨后上角处,则 SVA 记为 0,位于骶骨后上角的后方,则 SVA 记为负值,位于前方 SVA 记正值);T1骨盆角 (T1pelvic angle,TPA):T1椎体中心和双侧股骨头中点连线与骶骨上终板中点和双侧股骨头中点连线所成的夹角 (T1椎体中心和双侧股骨头中点连线位于骶骨上终板中点和双侧股骨头中点连线前方,TPA 记正值,否则记负值);近端后凸角 (proximal junctional angle,PJA):融合节段最上方椎体下终板与其近端邻近第 2 个椎体上终板所成的夹角。术后 PJA 增加 > 10° 被定义为 PJK。

图1 影像学参数测量示意图a:脊柱参数的测量方法;b:骨盆参数的测量方法Fig.1 Schematic diagram for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a: Measurements of the spinal parameters; b: Measurements of the pelvic parameters

3.临床评估:术前和随访时采用 VAS 评分评估患者的腰背痛程度,采用 ODI 评估患者的 HRQL。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随访中记录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百分比制调查患者主观对手术方案的满意程度。与 VAS 评分的评估方法类似,患者根据本人对手术方案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0 代表完全不满意,100% 代表完全满意。

六、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代入正、负号计算并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组间的影像学与临床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组内的影像学与临床参数,其中分类变量的差异性比较使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A 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融合节段均多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2)。36 例平均随访 (16.9±2.0)个月,随访中 2 例出现上端椎邻近椎体骨折伴背部疼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症状消失; 1 例出现术口感染,予以口服抗生素、定期换药后伤口愈合;无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中 B 组有 7 例出现 PJK,A 组未发现继发 PJK 的患者 (P= 0.008)。两组患者术前 VAS 评分和 ODI 相似。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背痛均明显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其中 A 组患者 ODI 改善优于 B 组 (P= 0.027),A 组患者对手术方案的满意度大于 B 组 (P= 0.013)(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临床参数的比较 (±s)Tab.2 Comparisons of pre-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临床参数的比较 (±s)Tab.2 Comparisons of pre-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tice: a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项目 A 组 (n = 16) B 组 (n = 20) t / χ2 值 P 值手术时间 (min) 342.0± 47.0 278.0±43.0 2.641 0.010a术中出血量 (ml)746.0±150.0 607.0±84.0 2.137 0.033a融合节段 (个) 9.0± 0.6 4.9± 0.2 4.011 < 0.001a随访时间 (月)15.4± 2.2 18.3± 2.7 1.575 0.149 PJK (n) 0 7 6.952 0.008a VAS 评分 术前 5.7± 0.5 5.5± 0.7 1.172 0.301 术后 2.4± 0.5 3.2± 0.8 1.844 0.101 t 值 2.657 2.509 P 值 0.009a 0.024a -ODI 术前 59.5± 7.0 55.1± 4.6 1.751 0.114 术后 18.7± 4.4 38.3± 5.3 2.496 0.027a t 值 4.635 2.082 P 值 < 0.001a 0.035a -满意度 (%)84.6± 5.9 66.4± 7.2 2.681 0.013a

两组患者的术前侧凸 Cobb’s 角、冠状面平衡和脊柱 - 骨盆矢状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 两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相似 [ (15.4±2.2)个月vs.(18.3±2.7)个月,P= 0.149 ]。在末次随访时,A 组的 Cobb’s 角、CB、TK、TLK、LL、SS、 PI-LL、SVA 和 TPA 均得到显著矫正 (图2,表 3),而 B 组仅 Cobb’s 角、LL、SS、PI-LL 和 SVA 改善明显 (图3,表 3)。A 组患者的 SVA 矫正显著优于 B 组 (P< 0.001)。

表3 两组矢状面失衡症患者术前与术后脊柱 - 骨盆参数的比较Tab.3 Comparisons of pre- and post-operative spinopelvic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图2 A 组典型病例,患者,女,70 岁,主诉站立时躯干进行性前屈伴左下肢疼痛 1 个月余,腰背痛 VAS 评分 3 分,ODI 50,诊断 DLSS 伴 SIS a:术前站立位全脊柱正位 X 线片示腰椎左弯 Cobb’s 角 11°,冠状面失衡,躯干向右倾斜 52 mm;b:全脊柱侧位 X 线片示 TK 24°,TLK 29°,LL 3°,矢状面失衡 170 mm,TPA 33°;c:患者接受了 L4~5 TLIF + T9~S1 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 18 个月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 X 线片示腰椎 Cobb’s 角 4°,冠状面恢复至平衡状态;d:站立位全脊柱侧位 X 线片示 TK 25°,TLK 12°,LL 36°,矢状面恢复平衡 48 mm,TPA 12°;患者的腰背痛 VAS 评分 2 分,ODI 16图3 B 组典型病例,患者,女,70 岁,主诉腰背痛 10年伴右下肢疼痛 1年,腰背痛 VAS 评分 6 分,ODI 60,诊断 DLSS 伴 SIS a:术前站立位全脊柱正位 X 线片示腰椎左弯 Cobb’s 角 23°;b:全脊柱侧位 X 线片示 TK 32°,TLK 18°,LL 24°,矢状面失衡 113 mm,TPA 24°;c:患者接受了 L3~4,L4~5 TLIF + L1~5 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 24 个月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 X 线片示腰椎 Cobb’s 角 13°;d:站立位全脊柱侧位 X 线片示 TK 22°,TLK 13°,LL 34°,矢状面失衡未得到矫正 (144 mm),TPA 28°;近端出现 PJK (15°);腰背痛 VAS 评分 4 分,ODI 40Fig.2 A female patient aged 70 years in Group A.She was diagnosed as DLSS and SIS, with the main complain of trunk bend forward and left limb pain for 1 month.VAS score was 3 and ODI assessment was 50% a: The pre-operative standing anteroposterior radiograph revealed a left lumbar curve of 11° and a coronal imbalance of 52 mm; b: The pre-operative TK, TLK, LL, SVA and TPA measured on lateral radiograph were respectively 24°, 29°, 3°, 170mm and 33°; c: A long PSF from T9 to S1 with L4-5 TLIF was performed; during the follow-up of 18 months, lumbar curve was decreased to 4° and a well balanced coronal plane was presented; d: The post-operative TK, TLK, LL, SVA and TPA measured on lateral radiograph were respectively 25°, 12°, 36°, 48mm and 12°.Post-operative VAS score was 2 and ODI assessment was obviously improved form 50% to 16%Fig.3 A female patient aged 70 years in Group B.She was diagnosed as DLSS and SIS, with the main complain of back pain and right limb pain for 1 year.VAS score was 6 and ODI assessment was 60% a: The pre-operative standing anteroposterior radiograph revealed a left lumbar curve of 23°; b: The pre-operative TK, TLK, LL, SVA and TPA measured on lateral radiograph were respectively 32°, 18°, 24°, 113 mm and 24°; c: A relative short PSF from L1 to L5 with L3-5 TLIF was performed; during the follow-up of 24 months, lumbar curve was decreased to 13°; d: The post-operative TK, TLK, LL, SVA and TPA measured on lateral radiograph were respectively 22°, 13°, 34°, 144 mm and 28°.A complication of PJK (15°)was developed.Post-operative VAS score was 4 and ODI assessment was 40%

讨论

脊柱矢状面失衡泛指躯干具有前屈不稳倾向的脊柱矢状面序列异常[11]。理论上脊柱矢状面失衡源于腰椎前凸丢失或胸椎后凸增加。手术策略不当,如腰椎弯棒弧度不足或融合节段较短,同样可以导致术后医源性矢状面失衡 (平背畸形)[18-19]。矢状面失衡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类临床表现的总称,各种脊柱病变均可导致矢状面失衡。当矢状面失衡失代偿时,患者的躯干前驱会逐渐加重,影响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研究已表明矢状面失衡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 HRQL 评分结果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8-10]。Glassman 等[8]在一项涉及 352 例研究对象的多中心研究中发现,当患者的矢状面失衡越严重时,多项 HRQL 量表评分结果越差。Hikata 等[10]在 83 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开展了一项随访至少 2年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矢状面失衡对腰椎减压术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 HRQL 评分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临床中,矢状面失衡患者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大部分脊柱外科医师认为无临床主诉的单纯矢状面失衡并不需要手术矫正,然而对于伴有临床表现的矢状面失衡是否需要手术干预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无明确定论。Angevine 等[11]认为手术纠正矢状面失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常伴手术相关并发症,术者除了详细分析患者病情和制订明确的手术方案外,把握合理的手术时机至关重要,使手术获益大于潜在风险,达到满意的手术预期。

为了辅助临床实践,将脊柱影像学矢状面失衡伴发持续性腰背痛、腰椎功能障碍 (ODI > 40%)或站立 / 行走时躯干进行性前屈的一组临床表现定义为 SIS。定义中需要强调的是患者的持续性疼痛为腰背痛,而非腿痛;在进行功能障碍评估时,问卷中关于疼痛的问答也均指腰背痛以避免与 DLSS 混淆。SIS 患者无椎体骨折或椎体肿瘤等引起疼痛的病变,同时腰背痛在自然站立时出现或加重,在辅助直立下消失或减轻,笔者认为患者的腰背痛与脊柱后方的张力带结构疲劳或损伤有关。根据 Dubousset 等提出的“经济圆锥”(coneofeconomy)理论,人体总是倾向于通过消耗最小的能量使躯干保持直立的平衡状态[20]。在维持躯干姿态的过程中,矢状面失衡会显著增加脊柱后方躯干肌肉的力量输出和能量消耗,使肌肉易于疲劳,从而引起腰背部肌肉疼 痛[20]。当肌肉存在萎缩或出现脂肪浸润改变时,肌肉功能减弱,更加易于发生疲劳、引起腰背疼痛。同时笔者认为矢状面失衡使得脊柱后方张力带结构长期处于牵拉伸张状态导致的肌肉、韧带等张力结构的微损伤也是腰背痛的原因。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报道系统性分析了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认为腰背痛是导致生活功能障碍和危害健康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21]。

ODI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脊柱功能、脊柱病变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量表之一[12]。ODI 结果从 0~100%,其中 40% 被认为是“not disabled”和“disabled”的界定值[12-13],因此本研究将 ODI > 40% 作为腰椎功能障碍的标准。目前关于躯干前屈症尚无统一定义,既往文献认为当患者能够平卧而在站立时出现躯干在胸腰段向前弯曲 > 45° 即可诊断躯干前屈症[14-15]。然而既往报道并没有指出躯干前屈的量化测量方法,于是将患者能够平卧但在站立或行走时出现躯干向前倾斜或弯曲并且逐渐加重的临床特征描述为进行性躯干前屈,并将进行性躯干前屈纳入 SIS 的诊断标准。患者能够平卧但无法直立的临床特点提示躯干前屈源于脊柱肌源性病变,即脊柱失去了肌肉作为后方张力带的牵拉作用而出现前屈。笔者认为当患者出现以上临床表现时,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和质量已难以保证。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预期寿命,SIS 经 3 个月保守治疗未见明显改善者应行手术纠正矢状面序列异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 16 例 SIS 患者在重建矢状面平衡 1年以上后,矢状面参数 TLK、LL、PT、SS、 PI-LL、SVA 和 TPA 均得到有效矫正,其中 SVA 从术前 (133.7±25.1)mm 减小至术后 (46.6±16.5)mm (P< 0.001),PT 均值 < 20°,PI-LL 均值 < 9°。患者腰背痛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表 2、3),平均治疗满意度为 (84.6±5.9)%。既往研究同样表明矫正矢状面失衡可帮助患者缓解腰背痛、提高生活质量。Savage 等[19]综述分析了医源性矢状面失衡的评估和手术治疗,总结成人脊柱畸形矢状面失衡与较差的 HRQL 评分相关,通过手术重建矢状面形态和平衡可以有效地提高 HRQL 评分和患者满意度。Lee 等[22]对手术矫正退变性矢状面失衡的疗效进行了 Meta 分析,共 10 项研究的 327 例被纳入分析,结果表明手术矫正矢状面失衡可以大幅度缓解患者的腰背痛,充分恢复腰椎前凸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术后失代偿。本研究对比了同时患有 DLSS 和 SIS 的患者行和不行矢状面平衡重建的术后结果,分析表明 A 组患者矢状面平衡的重建、矢状面形态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 B 组患者 (表 2、3)。老年 SIS 患者多存在椎旁肌萎缩或脂肪浸润,后方肌肉质量不良限制了未融合节段代偿矢状面失衡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发生 PJK 的风险。随访中 B 组患者仍残余矢状面失衡,并且 7 例患者出现 PJK。而 A 组患者矢状面平衡得到有效重建,无一例出现近端交界性并发症。A 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大于 B 组患者。笔者的研究提示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但延长固定节段矫正矢状面失衡可使 SIS 患者的手术获益大于潜在风险。

在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脊柱畸形的治疗中,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矫正脊柱形态异常。而对于老年脊柱畸形的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应是手术的主要目标。并非所有的矢状面失衡均需要手术干预,若 DLSS 仅伴有影像学矢状面失衡而无相应的临床症状,则仅需行椎管减压固定。本研究首次提出的 SIS 概念对于辅助矢状面失衡手术矫正时机和融合节段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笔者认为,SIS 经保守治疗 3 个月以上仍未见改善应行手术矫正,否则将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预期寿命。需要强调的是 SIS 不是某一种特殊的脊柱病变,而是多种脊柱矢状面形态异常均有可能导致具有特定临床表现 (持续性腰背痛、腰椎功能障碍或站立、行走时躯干进行性前屈)的诊断,本研究首先讨论 DLSS 合并 SIS 的手术策略及术后疗效。与既往报道的平背综合征[18,23]和躯干前屈症[14-15]等概念相比,SIS 覆盖的脊柱病变范围更广,适用性更强。

本研究存在如下研究不足:(1)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同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2)本研究存在选择偏倚,两种手术方案并非随机分配,组间可能存在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因素;(3)本研究仅是单纯地分析并讨论了 DLSS 合并矢状面失衡是否需要矫正矢状面形态的问题,未就具体的手术方案和手术技巧深入分析;(4)SIS 患者腰背痛主要由脊柱后方肌肉张力带长期牵拉和损伤所致,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对症状的影响;(4)未评估 SIS 患者的椎旁肌肉。有待纳入病因和肌肉分析的大样本、长期随访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开展。尽管如此,本研究结果仍然能够为 DLSS 合并矢状面失衡的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脊柱影像学矢状面失衡伴持续性腰背痛、腰椎功能障碍 (ODI > 40)或站立、行走时躯干进行性前屈可定义为 SIS。SIS 可作为手术矫正矢状面失衡的指征。当 DLSS 合并 SIS 时应向上延长融合节段,重建胸腰椎矢状面曲度,恢复矢状面形态和平衡,从而充分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猜你喜欢
状面腰背痛终板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请您诊断
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研究进展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下腰痛患者终板Modic改变在腰椎上的分布特点
实习前护生腰背痛认知现状及知识需求调查
腰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MRI表现及诊断分析
BackSmart系统应用于护理人员职业相关性腰背痛的效果
青年女性矢状面轮廓曲线提取与拟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