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2022-12-01 05:15佘慧慧李媛媛王心培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异维磺酸丘疹

佘慧慧,李媛媛,王心培,刘 婧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皮肤科 江苏 南京 210031)

玫瑰痤疮是一类常见但起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面部,随着病情发展面部症状会辐射至面部其他部位[1-2]。既往对玫瑰痤疮的研究表示[3-4],玫瑰痤疮除了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外,与患者自身皮肤屏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下降也有一定关联[5]。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来改善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明显控制病情,甚至实现临床治愈[6-7]。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是抗生素和维甲酸类药物的复合外用制剂,具有抗炎、抑制皮脂分泌及防止皮脂腺分化等作用[8]。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的有效成分是组织性肝磷酯,具有抗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瘢痕形成和抑制胶原纤维增殖的作用[9]。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和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均具备治疗玫瑰痤疮的功效,但目前两者联合治疗玫瑰痤疮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以期了解该联合用药模式治疗玫瑰痤疮对患者面部红疹、毛细血管扩张、脓疱和丘疹等症状的改善程度,旨在为临床提供治疗玫瑰痤疮的新方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笔者医院确诊的60例轻中度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18~32岁,平均(23.56±4.83)岁;平均病程(7.65±1.31)月。对照组年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36岁,平均(25.11±5.18)岁,平均病程(7.78±1.36)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10]中轻中度玫瑰痤疮的诊断标准,均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②年龄>18岁;③无鼻赘发生;④遵循WHA《赫尔辛基宣言》相关准则。

1.3 排除标准:①对治疗药物过敏和皮肤敏感者;②神经功能障碍或认知不足者;③合并自身免疫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近期接受玫瑰痤疮治疗者;⑥合并严重感染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口服抗组胺药和抗病毒药,外用医用冷敷凝胶,严格防晒,保湿润肤,清淡饮食,避免高温闷热潮湿环境,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

对照组患者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生产厂家:国药集团武汉中联四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404;包装规格:10 g:(5 mg+20万U)]治疗,取本品适量涂抹于整个患处,一日1次或2次,根据症状酌情使用,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和用药面积,共治疗6周。

观察组采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生产厂家:德国Mobilat Produktions GmbH;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60601;包装规格:14 g)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将3~5 cm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涂在患处并轻轻按摩,早晚各1次,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剂量,晚上睡觉前涂抹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共治疗6周。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判定标准[11]:临床治愈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红斑面积减少≥90%,面部丘疹消失,面部皮肤恢复正常;显效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红斑面积减少50%~90%,面部丘疹大部分消失,面部皮肤状况有所改善;有效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红斑面积减少20%~49%,面部丘疹消退至少一半,面部皮肤状况部分好转;无效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红斑面积减少<20%,面部丘疹消退<50%,面部皮肤状态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皮损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后,根据《临床皮肤病学》[12](第3版)玫瑰痤疮相关诊断标准,将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等主要临床症状进行分级量化评分,分别记为0、1、2、3分,分别代表无、轻、中、重四种程度。

1.5.3 玫瑰痤疮医师全球评分:治疗前后,使用玫瑰痤疮医师全球评分(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PGA)[13]标准对患者玫瑰痤疮情况进行评分。0分为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状消失,丘疹消散,皮肤不觉瘙痒;1分为轻微红斑病变,毛细血管扩张直径<0. mm,面积<10%,少量丘疹,皮肤轻微瘙痒;2分为红斑明显病变,较多小血管和少量直径>0.2 mm的大血管发生扩张,面积约10%~30%,中等丘疹,伴有可以忍受的皮肤瘙痒;3分为红斑严重病变,广泛分布于整个面部,大量小血管和/或大血管,面积>30%,有明显丘疹,皮肤瘙痒严重,无法忍受。

1.5.4 生活质量:治疗前后,使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1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为症状感受、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等6个方面共10个问题,对每项指标分别记为0、1、2、3分,分别代表无、轻、中、重四种程度,总分0~3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5.5 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灼热感、水肿、结痂、色素沉着等。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情况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3个皮损情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情况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皮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情况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情况比较 (±s,分)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红斑 丘疹 毛细血管扩张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3.83±0.92 2.32±0.52* 3.41±0.75 2.19±0.41* 3.22±0.84 2.03±0.42*观察组 30 3.72±0.95 1.87±0.33* 3.38±0.72 1.51±0.25* 3.25±0.77 1.58±0.21*t值 0.456 4.002 0.158 7.756 0.144 5.249 P值 0.650 <0.001 0.875 <0.001 0.886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玫瑰痤疮情况和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GA和DL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GA评分和DLQI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PGA评分和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玫瑰痤疮情况和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玫瑰痤疮情况和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PGA DLQ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93±0.32 1.29±0.41* 22.01±2.29 11.05±1.19*观察组 2.01±0.36 0.56±0.27* 22.15±2.35 9.69±0.88*t值 0.910 8.145 0.234 5.033 P值 0.367 <0.001 0.815 <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脱屑、红斑、结痂和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2.5 典型病例:治疗前,患者面颊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红斑和丘疹显著,伴有皮肤瘙痒。治疗后,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程度明显减轻,红斑明显变淡,大片丘疹消散,皮肤仅轻微瘙痒。见图1。

图1 观察组治疗前后对比

3 讨论

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疾病,病程缓慢。目前玫瑰痤疮的根本病因还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精神状态不稳定、反复感染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15-16]。临床上针对玫瑰痤疮患者采取调整患者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已取得成效[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更可观,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显著,一定程度上说明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并且安全性较高。玫瑰痤疮与毛细血管长期扩张、长期反复感染和血管神经失调有关,维A酸类药物耐受性较高,能够阻滞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从而有效抑制毛囊角化,调节皮脂腺功能,减少皮质分泌从而减轻上皮细胞角化和毛囊角质栓塞,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中的红霉素还具有杀菌作用,避免反复感染。多磺酸黏多糖乳膏中的主要成分多磺酸黏多糖具有抗血栓、抗凝和纤维溶解作用,能够发挥抗炎作用,清除坏死组织。通过在局部患处涂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够增加局部血流,增强结缔组织的糖氨聚糖的合成,促进组织代谢与生长,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和抑制瘢痕的形成,减少患处疼痛和肿胀。研究证明[9,11,18-19],多磺酸黏多糖可迅速穿透皮肤,在真皮及皮下组织形成治疗浓度,抑制表层凝血酶,有效组织微血栓形成,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同时多磺酸黏多糖还能够抑制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的扩散,通过增加透明质酸,发挥强大的抗炎消肿作用,其促进。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皮肤有刺激不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的保湿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皮损干燥现象,一定程度能缓和治疗过程中对皮肤产生的刺激。此外,该药为乳膏制剂,温和易吸收,对皮肤无刺激。因此,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更显著,通过抗炎、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毛囊角化、改善局部微循环等途径,实现临床症状的改善,但由于两种药物均对皮肤有刺激性,因此临床需格外关注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程度调整用药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皮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和脓疱等皮损改善情况更好。此外,观察组患者P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的治疗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玫瑰痤疮的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更显著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联合治疗方式能够更好的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和脓疱等主要症状,对刺痛感、灼热感、肿胀和皮肤干燥等次要症状也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减轻患者治疗压力,建立患者追求美的信心,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玫瑰痤疮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脓疱和皮肤瘙痒等皮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本研究局限于样本数量有限,后期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以及更深层次的研究。

猜你喜欢
异维磺酸丘疹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胸腺肽口服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
探讨异维A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在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中的应用
白杨素在人小肠S9中磺酸化结合反应的代谢特性
润燥止痒胶囊、异维A红霉素凝胶联合治疗痤疮108例临床研究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